諸葛亮躬耕地襄陽隆中,史學界分歧不大,為何南陽民間爭議很大

諸葛亮躬耕地襄陽隆中,史學界分歧不大,為何南陽民間爭議很大

我們要搞清楚,諸葛亮躬耕的地點到底在哪。這到現在來說還是有著比較大的爭議的。

但在筆者看來,諸葛亮躬耕地更可能是南陽。諸葛亮在出師表當中寫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這裡的南陽指的就是南陽郡,那麼我們就從相關資料來分析一下諸葛亮到底是在哪裡躬耕的(觀點僅供參考)。

諸葛亮躬耕地襄陽隆中,史學界分歧不大,為何南陽民間爭議很大

其次就是襄陽市和南陽市對於躬耕地的爭奪。這兩市分屬於湖北省和河南省,是相鄰的。據歷史記錄今南陽市屬古隆中,而隆中又屬襄樊與南陽交界。諸葛亮所住地臥龍崗確實是在河南南陽。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甫吟》。”此處亮躬耕隴畝,即諸葛亮躬耕處,也就是南陽。

諸葛亮躬耕地襄陽隆中,史學界分歧不大,為何南陽民間爭議很大

再然後就是行政區劃的改變,在三國時期,南陽地區屬於屬於襄陽郡。總體來說,現在的襄陽市、南陽市都承襲至三國時期的襄陽郡、南陽郡,但襄陽郡地域一部來自於南陽郡,現在的襄陽市地域很大一部分也屬於當時的南陽郡,比如,現在很有名的隆中以及隆中隸屬的鄧縣東漢時就都屬於南陽郡,後被劃到襄陽郡。

所以這就是行政區劃的變更,使得諸葛亮躬耕的南陽地區,曾經作為襄陽郡的一部分。也就出現了所謂的諸葛亮躬耕於襄陽的說法了。

諸葛亮躬耕地襄陽隆中,史學界分歧不大,為何南陽民間爭議很大

再次說完了兩地行政區劃的改變,我們來看一看支援躬耕襄陽的一些理由。

那些人認為宛城在三國時期屬於曹魏勢力,宛城作為襄陽故舊所在地,劉備怎麼敢去跟諸葛亮三顧茅廬呢?從此來看似乎不無道理,但是其實根本就是在胡說。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當時佔據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次到臥龍崗諸葛草廬山訪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這臥龍崗現在位於南陽市城區以南,仍舊有著武侯祠等一系列與諸葛亮有關的歷史建築。

諸葛亮躬耕地襄陽隆中,史學界分歧不大,為何南陽民間爭議很大

在一些支援諸葛亮躬耕於襄陽的人看來,臥龍崗位於當時的宛城城外,劉備怎麼敢去曹操的地盤求賢。這豈不是自討苦吃。這顯然是沒有好好的去讀史書所導致的片面想法。在207年的襄陽,當時是劉表的地盤,而曹老闆當時還在出兵北征烏丸。劉備勢力委身於曹操和劉表之間,僅僅是佔據了新野一郡之地。

而且在當時來看,劉備是依附於劉表的,所以所謂的南陽在三顧茅廬時是曹操的地盤,劉備無法求賢的觀點。顯然就存在著極大的漏洞了,同時劉表與劉備當時同為漢室宗親。又怎會阻止劉備呢?由此來看,諸葛亮躬耕於襄陽的觀點也就不攻自破了。

諸葛亮躬耕地襄陽隆中,史學界分歧不大,為何南陽民間爭議很大

那為什麼在後來會出現諸葛亮躬耕地的爭論了呢?這就涉及到後人的祭祀地點問題了。

對於諸葛亮的祭祀問題。宋元對峙時期,宋朝的官員已經不能到金人控制下的躬耕地南陽去拜謁諸葛亮了,只能到諸葛亮的留學之地隆中去拜謁。但岳飛除外,岳飛北伐中原,班師路過南陽武侯祠,曾在武侯祠內書寫諸葛亮《出師表》以明志。同時留下了一篇序言。其序為:

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過南陽,謁武侯祠,遇雨,遂宿於祠內。更深秉燭,細觀壁間昔賢所贊先生文祠、詩賦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覺淚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獻茶畢,出紙索字,揮涕走筆,不計工拙,稍舒胸中抑鬱耳。岳飛並識。

諸葛亮躬耕地襄陽隆中,史學界分歧不大,為何南陽民間爭議很大

由此可以看出宋人在襄陽去祭拜諸葛亮這只是因為戰爭原因導致的,並不代表諸葛亮真正的躬耕地。到了元明清三代,又明確記載諸葛亮的躬耕地,如《大清一統志》記載“諸葛草廬,在南陽縣七里臥龍崗”。意思是說諸葛亮躬耕的地點位於南陽縣的臥龍崗,也就是現如今的河南南陽了。

個人認為,南陽市和襄陽市爭奪諸葛亮躬耕地,並不僅僅是一個歷史考究的問題。其背後最大的原因莫過於名人效應。兩地的政府意圖透過打諸葛亮的牌,以此來去本地旅遊產業的發展。其實在我看來大可不必如此,縱然諸葛亮因為人們對於三國的愛而名動天下。

諸葛亮躬耕地襄陽隆中,史學界分歧不大,為何南陽民間爭議很大

但是一個地區發展旅遊產業不單單隻能依靠這名人效應。只有從根本的服務和其他方面做到更好,才能夠讓旅遊業得到發展。如果只依靠名人效應,那得到的也不過是空中樓閣。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嚴謹的歷史考究,畢竟歷史不是兒戲,需要慎重。

你是如何看待諸葛亮躬耕地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