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能夠在戰國七雄中脫穎而出,從歷史角度來看,是實力還是巧合

走進歷史 ,瞭解歷史 ,學習歷史, 歷史使人明智。大家好,我是北陌南生,歡迎大家關注我,每天給大家帶來一點歷史趣聞。

前提: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落,禮崩樂壞。群雄並起。戰火連天,社會動盪不安,生產力與人身安全因為戰爭的原因受到嚴重的破壞與威脅。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到了春秋末期,經過吞併,只剩下了實力較為強大的幾個國家,其中有七個國家實力雄厚。由此進入了戰國時代。人們急需渴望一個強大的國家來統一。儘快結束戰爭,讓大家過上安定的生活。這個時候秦國就橫空出世,經過商鞅變法與合縱連橫的策略,逐步削弱各方諸侯的勢力,並且將他們一一擊破。

秦國能夠在戰國七雄中脫穎而出,從歷史角度來看,是實力還是巧合

後來在秦王嬴政時期,經過幾年的滅國戰爭終於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從而結束了這個動盪不安的亂世,實現了大一統。這不僅是大家期盼的,也是秦國的歷史必然性。因為長期的戰爭,使得生產力遭受了很大的破壞,不符合時代的潮流發展。而國家的統一,人民安居樂業對於生產力的提升有著很好的發展,使得經濟也得到了復甦。

其實在春秋時期,秦國只是一個邊陲小國,但是卻能夠在幾百年時間裡發展成為一個讓東方六國都膽寒的霸主。秦國的崛起是有什麼秘訣嗎?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秦國的力求變法發憤圖強和統治者的宏圖偉志以及君王禮賢下士。雖然在今天我們看來很簡單,但是其中的血與淚只有秦朝的統治者心裡才明白,這是一條歷經坎坷的道路。

秦國能夠在戰國七雄中脫穎而出,從歷史角度來看,是實力還是巧合

客觀的說,秦國能夠實現大一統是在那個社會環境下,統治者能夠順應時代的潮流,在商鞅變法的基礎之上謀求強國,建立起第一個封建社會的國家。使得整個國家成為了一部戰爭機器,國家的經濟發展與生產力都有了顯著的提高,今天我們就從秦國統一的背景,秦國採取的措施和秦國統一的歷史意義來了解一下這個不起眼的小國的崛起之路

秦國統一的背景

首先秦國在統一之前的華夏大地,長期處於分裂的狀態。各國之間互相攻伐,實力強大的經常欺負實力弱小的諸侯國,許多弱小的諸侯國漸漸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是也有不甘於被人消滅的,就力求變法。秦孝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為了能夠使得秦國強大起來,不受到東方六國的欺凌,也不希望自己亡國。於是就頒佈了著名的《求賢令》吸納有學之士,力求變法強國。

秦國能夠在戰國七雄中脫穎而出,從歷史角度來看,是實力還是巧合

其次在秦穆公時期就開始尋求變法強國之路,嘗試了幾次。雖然也有失敗,但是卻為後來的商鞅變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提供了經驗教訓。到了秦孝公時期,任用了商鞅為大 良造,從經濟,政治和軍事等方面頒佈了一系列變法的措施。使得秦國一改之前的頹勢,增強了國力,成為了西方強國。秦孝公去世以後,秦惠王在商鞅變法的基礎之上,又採用了蘇秦與張儀的合縱連橫戰略,使得秦國逐漸在七國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最強大的國家,東滅六國,天下一統指日可待。

最後,六國的衰亡其實與秦國“遠交近攻”的戰略息息相關。六國之間互相攻伐,損害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本來就不怎麼樣的國力日況俞下。最後導致秦國發動戰爭的時候失去鄰國的幫助,最後導致孤立無援,只能夠被秦國消滅。其中他們最為愚蠢的辦法就是用賄賂秦國來換取一時的和平,最後甚至到了割讓土地來換取太平。而這樣的做法不僅使得秦國的實力越來越強大,而且還助長了秦國的氣焰。而他們這種以一地換取一夕安寢的變現,只能讓自己在歷史中慢慢沉淪,最終被消滅。

秦國採取的措施

商鞅變法

秦孝公開始,為了避免不被滅國,就尋求變法。秦孝公被商鞅的才華與強國策略所吸引。於是便在秦國境內以法家為代表商鞅進行變法改革。商鞅從經濟的措施上實行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的策略,使得秦國的生產力得到了加強,農業生產力得以發展。不僅解決了老百姓的糧食問題,還為戰爭提供了穩定的軍需資源。在軍事上實行獎勵軍功,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使得秦軍的戰鬥力得到加強,也為後來秦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兵源。在政治上廢除貴族的承襲制度,推行郡縣制,制定法律。這些措施的改革在那個時代讓秦國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整體煥然一新,短短几年的時間就讓一個弱小的國家成為了一個讓人聞風喪膽的強國。

秦國能夠在戰國七雄中脫穎而出,從歷史角度來看,是實力還是巧合

招賢納士

秦國的強大不僅是因為商鞅變法,還因為君王重視賢士的結果。比如在與六國的對戰中,蘇秦的合縱和張儀的連橫戰略。透過遠交近攻的策略削弱了六國的實力,從秦穆公重用百里奚開始,就開創了重用其他諸侯國專家的先例。從一道《求賢令》開始,秦國建立起了客卿制度,開闢了豐富的人才資源,在增強自己實力的同時,還弱化了其他六國的人才實力。這對後來兼併六國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秦國能夠在戰國七雄中脫穎而出,從歷史角度來看,是實力還是巧合

先進的武器

軍事實力在冷兵器時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國家的富強除了擁有請打的經濟實力以外,更離不開軍事實力的雄厚。而軍事實力的首要就是先進的武器,這個對於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有著不可分割的作用。從而讓秦國能夠更快的兼併六國,實現國家的統一。在當時,秦國的弩與箭都是機械化生產的。而且秦國對於它們的生產非常的重視,對它們進行嚴格的把關。一旦有零件損壞了,就有其他的零件補上,這對於作戰非常有利。再加上模具的標準化與工藝流程的規範化,再利用法律加以約束,使得秦國的軍事實力在諸侯國當中數一數二。

秦國大一統的歷史意義

首先秦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使得生產力得到恢復,為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長期的戰亂也使得人們對戰爭產生厭惡。而國力日益強大的秦國橫空出世,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也抓住了歷史的機會,兼併六國,統一了中國。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性。

秦國能夠在戰國七雄中脫穎而出,從歷史角度來看,是實力還是巧合

大一統結束了百姓居無定所的生活,社會安定。因為長期的戰亂,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終日惶惶不安。整個社會都特別的混亂。只有結束戰爭才能使得社會穩定下來,有一個統一的管理與聲音。人們才能專心的發展生產,再加上法律的約束也使得犯罪率下降。人們的生活才能得到保障。

大一統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秦國在兼併六國中,使得各國文化之間得到了交流與接觸,有利於文化的創新與融合。秦國的統一使得散亂的地區得到了統一的管理。興建水渠,修建了多條國道。有利於地區之間的交流以及內部的獨立與穩定。還加強了中央與地方的緊密聯絡,也方便了與偏遠地區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而大一統也留給後世影響二千多年的國家制度——中央集中權利的制度。在此基礎上又實行了郡縣制,加強了中央與地方的聯絡。也使得社會更加的穩定,方便國家的統治。使得人們在一個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下創造生產。使得封建經濟文化進一步的發展。這一個制度被後世的王朝所沿用,影響深遠,鞏固了統治者的統治,對社會的安定與發展生產,文化交流以及經濟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總結

秦國能夠統一,不僅僅是秦國自己勵精圖強的結果。更是因為它們擅於捉住歷史的機遇。不僅透過自己的變法發展自己的經濟與軍事,讓自己迅速強大起來。而且還能夠禮賢下士,招賢納才。採用他們的計謀來逐個擊破六國勢力,瓦解他們的整體實力以及挑撥鄰國之間的關係。而反觀其他六國,他們只想著自己如何貪圖享樂,如何保住自己的利益,甚至愚蠢到為了能夠得到一刻安寧,而割讓土地給秦國。許多的諸侯國就是在這樣的賄賂中此消彼長,使得國家迅速衰亡。最後的結果就是,六國越來越弱,而秦國越來越強大。而秦國在他們的賄賂最終慢慢壯大,不斷兼併他們,最終實現了大一統,所以秦國能夠統一絕不是歷史的偶然性,而是歷史的必然性。雖然這條路充滿了坎坷,但是對於我們後世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