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與司馬光誰對誰錯

王安石與司馬光誰對誰錯

王安石與司馬光誰對誰錯

先看看王安石變法的措施、利弊和實際推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下文引用之語,部分整理自貴校社會學系周飛舟教授在《中國社會思想史》課程中的口述,特此向先生致敬。

1。 青苗法:

王安石與司馬光誰對誰錯

王安石在任地方官期間,曾在轄區內推行過青苗法(具體是在哪裡推行的記不得了,有心的知友請告訴我答案~),成效卓著,所以他一意孤行地認為此法可行。然而天下官吏不是都像你王荊公一樣耿直、清廉又能力出眾啊好咩 ╮(╯_╰)╭ 藍後就出現了這樣的困局:

王安石與司馬光誰對誰錯

王安石與司馬光誰對誰錯

司馬光對青苗法的反駁:“天地所生財貨百物止有此數,不在民則在官……不加賦而上用足,不過設法陰奪民利,其害甚於加賦。”也就是反對政府多切蛋糕。神馬?你說做大蛋糕?在農業社會,生產力低下,很難透過做大蛋糕來擴大財富總和。且司馬光背後的意思是,無論生產總值如何,都存在官與民的利益分配問題。分配過於不均,就可能引起社會動盪。

2。 保甲法

王安石與司馬光誰對誰錯

王安石與司馬光誰對誰錯

這事兒要反駁也很容易。王船山說,如果真有盜賊來了,農民手裡的兵器不好,武藝也不好,真的能去打架嗎?如果不去,又要坐牢,被官吏勒索。這事兒做的不好耽誤農事,做的好,百姓太厲害,可能變成盜賊。

私以為,宋代的社會風尚已重文輕武,地方武官又幾乎沒什麼權力,但求無過不求有功,指望這樣一班官民搞保甲法,真是有點強人所難了。

3。 均輸法

王安石與司馬光誰對誰錯

那以前桑弘羊怎麼做好了呢?私以為還是社會發展狀態的問題。漢代商人地位還木有辣麼低,漢武帝直接就啟用桑弘羊做財政部長了,宋代士農工商的概念已深入人心,王荊公你有本事招幾個富商大賈來做官啊 (→_→)蘇軾說得對啊,人家桑弘羊十三歲心算無人能敵,你們這群做官的文科生呢,會買菜嗎~(~o ̄▽ ̄)~o 。。。而且宋代商業極其繁榮,發展成熟,體量比西漢初年大太多太多太多了,在資訊傳遞不發達的時代,國家要插手分一杯羹確實難啊。

已經這麼長了,就不說募役法、保馬法等等了吧~其實就是懶。。。

總體來說,王安石派認為制度好,結果就會好,所以專門抨擊體制問題的親們應該供奉他為鼻祖啊鼻祖啊~

王安石與司馬光誰對誰錯

王安石與司馬光誰對誰錯

司馬光,他真正反對的,也未必是變革本身,而是大躍進。他的認知是“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離婁上》:“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有治人、無治法”,如果一個國家的絕大部分官吏都不能理解一項政策,還怎麼好好去執行它?當然用階級分析法可以推得變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利益,所以他們群起而攻之,但真實情況恐怕並非如此。難道王安石就不是地主階級?支援變法的神宗就不是天下最大最壕的地主了?

王安石和司馬光,兩個人都是為國為民,結果政見不合,天天撕逼。

王安石與司馬光誰對誰錯

反對派的呂晦上過一疏叫《論王安石奸詐十事》,純屬人身攻擊。以司馬光的為人,不大可能贊同這樣的做法。然而司馬光小公舉顯然贊成與王安石辯論到底——他的《與呂晦叔簡》說道:“比日以來,物論頗譏晦叔慎嘿太過,若此際復不廷爭,事蹉跌,則入彼朋矣。” 親啊,大家都在嚷嚷,你不替我們說話,你就是和王安石穿一條褲子!你自己看著辦吧!哼唧!這個時代的文人,已經不爭不行了,口誅筆伐,不打個頭破血流夷三族滅九族,簡直對不起芝士分子的名頭。司馬光當然也未能免俗。(注意呂晦叔名文著字晦叔,與呂晦是兩個人,前者太沉默後者太激進,也是有趣)

王安石與司馬光誰對誰錯

中國文人黨爭確屬一件無聊至極的大事。其實剛開始改革派和反對派的界限並非一刀切,比如蘇軾支援青苗法但反對其它措施。然後呢,兩邊都說子瞻是個君子啊,兩邊都不待見他。於是大家迅速地該站隊就站隊了。

如果王安石性格不那麼霸道,反對派不那麼以勢壓人,或者神宗氣場足夠強大鎮得住這幫臣子以及活得夠長(參見我霸氣側漏的漢武帝),可能變法在爭論磨合中還是會慢慢演進,向良性進步的方向發展。但也僅僅是可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