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劉震雲,旱災餓死的民眾,相當於建了三座奧斯維辛

《溫故》:劉震雲,旱災餓死的民眾,相當於建了三座奧斯維辛

《溫故》:劉震雲,旱災餓死的民眾,相當於建了三座奧斯維辛

五個小時,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如果慢慢看,只會有更多的眼淚。三百萬,這三百萬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生命,我彷彿能夠看到他們的那飢餓的神態,感受到他們的痛苦與無助。不想談論政治上的問題,不談論戰爭。美麗富饒的河南,這片廣袤的黃土地上距今七十年前我的先輩們經歷的苦難,經歷的慘絕人寰的飢餓帶來的 妻離子散,唇亡齒寒。

《溫故》:劉震雲,旱災餓死的民眾,相當於建了三座奧斯維辛

我沒想到一本書把我震撼到這種地步,我不是沒有為歷史落下過眼淚。只是這次的眼淚,讓我感受到更多是壓抑,就如書中劉震雲所說的“我從一九四二年起,就註定是這些慌亂下賤的災民的後裔”我被這片土地上存放的這麼一段黑暗的歷史而觸動。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我所知道的只是六零年的饑荒,是奶奶告訴我的那些關於人吃人,榆樹皮都沒得啃坐在地上餓得哇哇哭的故事。

《溫故》:劉震雲,旱災餓死的民眾,相當於建了三座奧斯維辛

對難民,劉震雲終於有了感性的文筆,他對電影中那個帶領村民搶食別人村落的“刺蝟”人物原型發出讚美:我對地主分子範克儉舅舅氣氛敘述的一幫沒有逃荒的災民揭竿而起,佔據他家小樓,招兵買馬,整日殺豬宰羊的情形,感到由衷的歡欣和敬佩。一個不會揭竿而起只會在親人間相互殘食的民族,是沒有任何希望的。雖然這些土匪,被人用浸油的高粱杆給燒死了。他們的領頭人叫毋得安。這是民族的脊樑和希望。

《溫故》:劉震雲,旱災餓死的民眾,相當於建了三座奧斯維辛

為什麼三千萬的災民沒有死絕?是政府採取了什麼措施或蝗蟲自動飛走了嗎?都不是,而是日本人來了,殺人如麻的日本人救了不少鄉親們的命,即使他們的動機絕對是壞的,但日本人救了災民,令人觸目的是,反觀當時的政府不也是有戰略意圖和政治陰謀嗎?可政府對災民的態度確實撒手不管,看著人吃人、狗吃人的慘狀不聞不問。

《溫故》:劉震雲,旱災餓死的民眾,相當於建了三座奧斯維辛

委員長不是不相信有災,如果不是白修德的堅持,或許政府會始終無動於衷,因為《大公報》也曾刊登了《豫災實錄》的文章,結果換來的只是委員長下令“停刊三日”。雖然“我們討厭外國人,不想總感謝他們,但一到關鍵時候,他們還真來幫我們”,可委員長卻不在當時的河南同災民攜手共進,共同從事著慈善事業,雖然委員長也信奉基督教,卻對災情置之不管。

《溫故》:劉震雲,旱災餓死的民眾,相當於建了三座奧斯維辛

從文字中讀者可以更加明瞭的體會到“這場災難完全是人為的”。因為不僅是政府長期以來的不作為,而且在救災之後的工作也只能用“愚蠢和低效”來形容,地方官員的惡劣行文使悲劇在下令救災後甚至進一步惡化,不但其他地方政府不允許調糧救河南,甚至政府諸多部門還要從救濟款中抽油水。

《溫故》:劉震雲,旱災餓死的民眾,相當於建了三座奧斯維辛

當時的中央銀行要收取百分之十七的手續費,作為大鈔票兌換小鈔票的條件,原因是糧食囤積者拒絕災民以政府下發的百元票面的鈔票買糧食,災民在如此的情形下,還要被無情的剝削,也就難怪說出“誰都不信了,就想死的離家近點”或“早死早託生”這樣的話。

《溫故》:劉震雲,旱災餓死的民眾,相當於建了三座奧斯維辛

災難是無比沉重的,而在面對災難時政府或一些人的舉動確實荒唐到令人無奈的程度,恰恰也正是這些人卻來要求百姓不要“失節”只能“餓死”,他們的冬季連所謂的愛國都談不上,面對這場人禍,災民“餓死”有何意義?! 這是一次遲來的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