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關閉山海關,為何“闖關東”現象還是屢禁不止?看後你就有數了

清朝關閉山海關,禁止普通老百姓闖關東,是為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而當時的普通老百姓明面上直接拒絕了清朝的禁令,並且直接闖關東是因為已經沒有後路了。簡而言之,清朝有自己的苦衷,而普通老百姓的苦衷似乎更多一些。

清廷關閉山海關,為何“闖關東”現象還是屢禁不止?看後你就有數了

清朝關閉山海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因為清王朝在剛剛統治華夏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退路,這個退路是自己一旦將來當不成皇帝,一定也有一個體面的退出舞臺的準備時間。沒有看錯,當清王朝第一次統治華夏土地的時候,內心其實也是非常恐慌的,畢竟自己所帶來的人只有10多萬人,而且這10多萬人表面上看起來驍勇善戰,可是背地裡也經常做一些缺了大德的事情。

原本清王朝本身就沒有想過憑藉著這些人能夠統領如此大片的土地,最開始想的無非就是敲打明朝崇禎皇帝一下,如果能夠索要點好處就再好不過了。可陰差陽錯之間,一敲打二敲打的竟然把崇禎皇帝給敲打死了,自己白撿了個大便宜不說,還是要賣一下乖的。

清廷關閉山海關,為何“闖關東”現象還是屢禁不止?看後你就有數了

除了天災之外,連綿的戰爭也是導致出現人口遷移浪潮的原因之一。20世紀前後,兩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以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還混雜著太平天國起義、義和團運動等,此後又有連年的軍閥混戰,使得華北多處地區都受到了戰爭的影響,老百姓難以維繫過往那種安定安穩的生活,迫於這種壓力,只好離開故土到其他地區去尋求出路,成為移民浪潮的另一原因。

此外,也與關外、口外等地存在著許多新的機會有關。關東地區土壤肥沃,存在著一些無人耕種的荒地,與人地比例不和諧的華北地區相比,可以為農民提供生活下去的機會;“走西口”也與這方面因素有關,口外地區有山西人做生意的市場,吸引了在本地生活困苦的人到那裡去尋找生機。雖然關閉山海關,但是為了生存,不得不闖關東。

清廷關閉山海關,為何“闖關東”現象還是屢禁不止?看後你就有數了

東北土地肥沃,漢族人民來到東北,透過種地釀酒,就能過上比較安穩的生活。長城以南的漢族地區,人口眾多,吃糧緊張,遇到水旱災害,就有嚴重饑荒,迫使他們到東北謀生。棉布和棉花作為人民的主要衣料已得到普及,能夠抵禦東北地區的寒冷。

清政府的封禁政策還是有漏洞的,人們可以充分利用,等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封禁政策也就廢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