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定下了帝陵昭穆之制,道光帝為什麼還葬在清西陵?

清朝皇家陵寢分為三處,遼寧瀋陽有努爾哈赤的福陵,皇太極的昭陵及撫順先祖們的永陵,號為‘關外三陵’。入主中原後,在遵化建有清東陵:葬有順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豐定陵、同治惠陵,還有兩位出名的女人,孝莊的昭西陵及慈禧的定東陵;後來的軍閥孫殿英盜東陵就是看中了乾隆和慈禧的陵寢,給國家帶來巨大損失,這是後話。雍正帝另在易縣建清西陵:葬有雍正泰陵、嘉慶昌陵、道光慕陵,光緒崇陵,還有溥儀死後的華龍皇家陵園,都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雍正為什麼另闢西陵,眾說紛芸,演義裡什麼原因都有,大抵因為風水。後來乾隆定下了‘昭穆之制’,簡單來說就是父子不能在一個陵區,祖孫同陵區,誰知才過了嘉慶一代就出了問題,道光也選中了西陵,這是怎麼回事,今天就來說說。

乾隆定下了帝陵昭穆之制,道光帝為什麼還葬在清西陵?

道光帝畫像

其實,自嘉慶以後清朝的每個皇帝(除溥儀外)都同時在東陵西陵兩邊都找過陵寢,哪邊風水好就用那邊的,都沒有遵循祖制來了。那為什麼單單說道光帝呢,歷史很有趣,且聽道來。

清朝到了道光帝手上無論政治軍事經濟已經千瘡百孔了。道光拿得出手的功績只有平定了張格爾之亂,但正是在道光年間鴉片戰爭爆發,列強入侵從而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要說道光還是有優點的,他是清朝最節儉的一位皇帝了,每一文錢都恨不得掰開三瓣用,然而歷史就是喜歡開玩笑,越是節約越成浪費,內務府就最喜歡拿道光開涮了,感興趣的朋友可檢視我以前關於<內務府>的小作。道光年間還出現國庫都被盜光了,皇宮這麼森嚴,在裡面做事的人又只穿了短褲,每天檢查幾遍,怎麼做到的,怪事不。就連他原本在東陵選中的陵寢也成了極大的浪費。

乾隆定下了帝陵昭穆之制,道光帝為什麼還葬在清西陵?

清西陵

清朝陵寢制度,都是皇帝登基後即應選擇萬年吉地。於是道光元年,皇帝就在東陵的繞鬥峪選定了陵址,賜名寶華峪,並派莊親王綿課、大學士戴均元、戶部尚書英和等大臣辦理修建事宜,選定吉時元年十月十八日卯時開工。注意戴均元這個人,在代理嘉慶遺詔事情上就受過連降四級留任的處分,一辦事不牢靠的主啊,這次又用,看來道光腦子有些秀逗了。

開工後第二年七月,道光召見這些官員,當面諭示:‘一切工程從簡,務使樸實。’並下令減掉一些寶城內月臺碑亭等附屬工程,金券內的經文、佛像及二柱門什麼的都省了。要說道光出發點還是從簡的,但後來又下了道不能‘過從簡陋,以至有所難言’的旨意,這不自相矛盾嗎,你讓手下辦事人員咋搞啊,算了吧,皇帝都是愛面子的。

影視劇中的少年旻寧

一頓操作猛於虎。建了近六年,道光七年九月竣工,並將二十年前死亡的嫡福晉移入地宮。道光親臨奠酒順便驗收,認為工程堅固,命晉戴均元為太子太師,其餘一頓封賞。道光八年,貝子奕緒奉旨檢視,這下出問題了,滲水,再派人查多處浸水。原因是空山水由地下滲出。道光當即將一部分相關官員免職,命整改細查。

後九月十二日道光又來視察了,認為滲水確實嚴重已不能用,瞧白忙活了。這下皇帝生氣了,後果很嚴重。經查明是綿課戴均元等帶人搞測量時就漫不經心,辜負聖恩,並查岀嚴重的偷工減料,貪腐的行為,此時綿課已身故就降了他兒子的職,戴均元已退休了也取消退休待遇,英和革職還有其它官員一律從重從嚴處置。

乾隆定下了帝陵昭穆之制,道光帝為什麼還葬在清西陵?

道光帝畫像

後來又查實,修建時已有滲水現象並未奏明,強修啊,這罪名,判戴均元斬監候,其餘革職充軍。後考慮到戴是朝中重臣著加恩發往黑龍江充當苦差。道光開始心疼銀子了,於是大肆抄家挽回損失,為重新修陵籌備資金。修一座皇陵得花費多少,自行腦補,並且是修成又拆了廢棄的。

皇帝惱火啊,認為這幫人都很不誠實可靠,這才不得不違犯乾隆立下的制度,到西陵來找一塊寶地,選定在嘉慶昌陵以西數里的一塊吉地,賜名龍泉峪。

這下建陵大臣們老實多了,道光又壓縮了陵寢規模,但慕陵外表簡單樸實,道光卻把工夫下在細節上,如圍牆通身磨磚對縫,以前的陵寢只是圍牆下截如此;慕陵隆恩殿及配殿全部用金絲楠木構成;殿外無石欄增加簷柱形成巡迴走廊,還有寶頂等…都是豪華配置了。乾隆裕陵耗銀二百零三萬的兩,慕陵花費二百四十多萬兩。加上前後兩建一拆,可見道光的‘崇儉黜華’只是一句空話而已。

乾隆定下了帝陵昭穆之制,道光帝為什麼還葬在清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