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物院裡的古生物們

安徽博物院裡的古生物們

安徽省位於祖國東部低海拔地區,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橫貫省內,將全省自然劃分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地三大自然地理區域。省內中生代、新生代地層十分發育,古生物化石極為豐富,化石種類和地史分佈在古生物學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

安徽博物院老館裡有一個展覽,叫《安徽古生物陳列》。

《安徽古生物陳列》在普及古生物學相關學科知識的基礎上,以安徽地區發現的中生代、新生代古生物、古人類化石、舊石器文化為主體,結合有關資料,

向人們展示生物進化的歷史

陳列所展示的標本,多是安徽省的重要發現,為從事相關學科研究的專家、學者,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那麼,《安徽古生物陳列》裡的重點展品都有哪些呢?

1

、鏟齒象臼(jiù)齒化石

化石產地:安徽繁昌縣

地質時代:中新世中期

安徽博物院裡的古生物們

鏟齒象是屬於嵌齒象科的一種象類。它的下頜極度拉長,其前端並排長著一對扁平的下門齒,形狀恰似一個大鏟子,故得名鏟齒象。

鏟齒象當時廣泛分佈於歐亞非等各個大陸,數量眾多,但是直到400萬年前的上新世卻全部滅絕。

2

、固鎮水牛頭骨化石

化石產地:安徽固鎮縣

地質時代:更新世中期

安徽博物院裡的古生物們

1974年發現於安徽省固鎮縣,地質時代為更新世晚期,為水牛化石一新亞種,標本儲存較完整,對於研究第四紀水牛的分類、演化和分佈,探討淮河流域更新世晚期古氣候環境,提供了珍貴的材料。

3

、東方劍齒象臼(jiù)齒

化石產地:安徽和縣

地質時代:更新世中期

安徽博物院裡的古生物們

劍齒象是脊齒型真象最繁盛的一個屬,中國南方每一個含第四紀堆積的洞穴幾乎都能找到它的化石。有名的東方劍齒象,第三臼齒齒脊數10,第二臼齒8,第一臼齒7。脊與脊間充填了白堊質。

4

、巢縣銀山智人枕骨(模型)

化石產地:安徽巢湖市銀山

地質時代:更新世中期

安徽博物院裡的古生物們

經測定銀山地點伴生的動物骨化石樣,銀山人年代約在16萬至20萬年前,但根據對銀山地點堆積物中鈣板年代的測定,銀山人年代應該在30萬年前。

5

、龜山巢湖魚龍

化石產地:安徽巢湖市銀山

地質時代:更新世中期

魚龍是最早成功適應海洋生活的一類海生爬行動物,自早三疊世晚期出現,至晚白堊世早期滅絕。與一般爬行動物“卵生”不同,它是一種“卵胎生”動物。

安徽博物院裡的古生物們

巢湖魚龍化石發現於安徽巢湖平頂山-馬家山地區早三疊世晚期地層中,是最早的魚龍化石之一。

大大的眼睛、細長的吻部、側扁的身體是其外形上最大的特點。四肢呈鰭狀,柔軟而有力,前肢比後肢大,尾巴後部微微向下彎曲。這些較為原始的特徵,使其只能適應於近海生活。

巢湖龍,俗稱巢湖魚龍,是巢湖龍動物群的優勢類群和早期魚龍的典型代表。

6

、和縣人頭蓋骨(模型)

龍潭洞和縣猿人頭蓋骨指的是1980年11月,在和縣龍潭洞發現一具完整的猿人頭蓋骨化石。

安徽博物院裡的古生物們

專家鑑定,頭蓋骨化石為20歲左右的男性猿人,屬新生代第四紀更新世中期,距今約30萬年,定名為“和縣猿人”。

7

、淮河古菱齒象骨架

淮河古菱齒象(簡稱淮河象),又稱淮河諾氏古菱齒象,是淮河流域第四紀常見的象類化石。這具淮河象化石出土於1972年安徽懷遠縣茨淮新河工地,

是迄今我國發現的同類象化石中比較完整的骨架之一

。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晚期,距今約20萬年。

這頭象形體巨大,高4米,長8米。其骨骼和骨縫的癒合程度等體質特徵顯示,這是一具約60歲的老年雄象。

安徽博物院裡的古生物們

從牙齒結構和咀嚼特徵來看,淮河象可能與非洲象有演化關係,它們生活於森林草原環境,食用樹葉、樹枝,甚至嫩的樹幹、樹根。

淮河象的發現,為研究象類演化、古菱齒象的體質特徵等提供了珍貴資料,同時,對於研究淮河流域第四紀古地理、古氣候等具有重要意義。

8

、棘鼻青島龍

棘鼻青島龍分類上屬爬行綱、鳥臀目、鴨嘴龍科、青島龍屬。1950年發現于山東萊陽縣金剛口村晚白堊紀王氏組地層中。因其產地靠近青島,1958年經著名古生物學家楊鍾健院士研究定名(簡稱青島龍)。

安徽博物院裡的古生物們

青島龍,體長6。6米,高5米,鼻骨形成管狀突起,向上前方伸出,其末端加空、稍微分開。牙齒數目較少,上頜28列齒溝,齒骨上有34—38列齒溝,前齒骨呈馬蹄狀。

青島龍前肢短小,後肢粗狀,主要以後肢行走,尾長而有力。它是水陸兩棲動物,以植物為食。青島龍是我國解放後發現較早的完整恐龍骨骼化石,對於我國恐龍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9

、潛山安徽龜化石

化石產地:安徽潛山縣

地質時代:古新世晚期

安徽博物院裡的古生物們

1971年發現於安徽省潛山縣。該標本為著名古生物學家葉祥奎教授1979年確立安徽龜屬(新屬)、潛山安徽龜(新種)的正型標本,對於研究龜類的系統發生和地史分佈,以及潛山盆地的古地理、古氣候,提供了珍貴的材料,具有重要的意義。

10

、恐龍蛋化石

化石產地: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廣陽鄉

地質時代:白堊(è)紀

安徽博物院裡的古生物們

恐龍蛋化石大小不一,小的直徑不足10釐米,大的超過50釐米,可呈窩狀產出,排列有序。

恐龍蛋化石一般分兩種:一種是恐龍蛋殼化石,一種是完整的恐龍蛋化石,完整的恐龍蛋化石中,相當一部分含有胚胎。

含胚胎的蛋化石和含蛋的恐龍骨架化石證明,恐龍與大多數爬行動物及鳥類一樣為卵生生物,有的恐龍甚至和鳥一樣孵化。我國恐龍蛋化石的發現,無論數量還是種類都極為豐富。

11

、鬣(liè)狗下頜骨

化石產地:安徽和縣陶店

地質時代:更新世中期

安徽博物院裡的古生物們

食肉動物常具有可以咬住東西的強大門齒,它們的犬齒大而呈匕首狀,可以用來刺戳,頰齒呈片狀,咬合起來就像剪刀,可以把肉切割成小片,便於吞嚥和消化。貓科動物比鬣狗科動物擁有更強的撕咬能力,而鬣(liè)狗科又比犬科撕咬能力更強。

12

、用犀牛下頜骨打製的骨鏟

化石產地:安徽潛山縣

地質時代:古新世晚期

安徽博物院裡的古生物們

在漸新世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大陸生哺乳動物——巨犀,它體格健壯和高大,體長約8米,身高5米。

中新世的後期,出現了獨角犀牛的祖先。獨角犀牛僅存爪哇犀牛和印度犀牛,均分佈在亞洲。

在中新世以後出現的犀牛體型與現代犀牛相接近。

上新世後期(約300萬年前),雙角犀牛出現。

13

、原始牛頭骨

化石產地:安徽宿州市

地質時代:更新世晚期

安徽博物院裡的古生物們

原始牛是東北第四紀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的典型物種,與猛獁象、披毛犀、東北野牛、王氏水牛、普氏野馬生活在同一個時期。原始牛生存在第四紀晚更新世晚期的我國北方,距今1萬至5萬年前。

原始牛生活在陸地上,是一種體型龐大、性情兇猛的動物,個體比現代黃牛大一倍以上,有兩隻長角適應於茂密的草原、開闊的森林環境及寒冷環境。

14

、長形嬌齒獸下頜骨

化石產地:安徽潛山縣

地質時代:古新世中晚期

安徽博物院裡的古生物們

1986年,美國學者F。Szalay和中國學者李傳夔經過研究,將長形嬌齒獸下頜骨與安徽雙峰獸一起歸入靈長目。

它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真靈長類化石

,為靈長目的起源、進化和遷徙,以至古地理等均提供了化石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