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強大秦國的第一次失敗!

侃古今中外事,閱天地人間情。有很多讀者朋友私信元寶,讓元寶講一講戰國時期的割據戰爭,確實對於初學歷史者來說,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可謂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其中又尤其以戰國時期各國間的割據戰爭最為複雜和煩亂,在接下來的幾期推文中,元寶將著重對戰國時期的戰爭進行系統化和簡單化的講述,希望可以解決大家的一些困惑,今天元寶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著名的邯鄲之戰,好了廢話不多說,故事開始。邯鄲之戰又稱為邯鄲保衛戰,至於為什麼這樣叫,請聽元寶慢慢道來。

歷史強大秦國的第一次失敗!

我們都知道,在春秋戰國初期,秦國的實力是非常弱小的,只是一個位於中國西北的小國,甚至被齊國和魯國成為蠻夷之地,但是秦國幾任國君勵志圖精,在經歷了商鞅變法和多位國君的經營之後,到戰國末期,秦國的實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在實力達到巔峰時刻的時候,秦國毅然決定走上兼併之路。(當時的秦國不僅經濟實力位居各國之首,軍事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歷史強大秦國的第一次失敗!

再認真考慮過後,秦國決定將矛頭指向曾經欺負過自己的趙國,當年的趙國家大業大,時期戰國七雄中的佼佼者,可以說是呼風喚雨的存在,因此對各國進行欺壓,當然也包括弱小的秦國,秦國當時沒有可以和趙國反抗的實力,所以只能默默忍受,沒辦法,寄人籬下總比活不下去的號,所以當秦國強大之後,第一隻箭就射向了趙國,頗有一種臥薪嚐膽的以為在裡邊。話說其他國家的軍隊按照戰功來進行封賞的,但是秦國採用了一種全新的模式,按照人頭來論戰功,拿到敵軍的首級越多,封賞就越多,甚至可以直接做官,從此擺脫農民的身份,躍身進入貴族統治階級,由於這種巨大利益的驅使,秦國的軍隊戰鬥力自然就很高,可以說在戰國七雄中打敗天下無敵手,所以當秦國的鐵騎踏到趙國的城門前面時,趙國幾乎是完全意外的態度。

歷史強大秦國的第一次失敗!

首先意外的是,弱小的秦國怎麼敢親自送上門來,但是當自己的軍隊和秦國軍隊開始作戰後,趙國的人們才意識到差距的存在,不僅存在,而且差距還很大,自己根本就沒有招架之力,更別提反擊的事情了。其次就是詫異秦國為何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迅速的崛起,當時的社會不像現在,哪個國家發生了什麼大事,不到一分鐘便傳遍全球,對於國際社會而言,不出門就可以知曉全世界的事情,但是當時的條件是不允許的,所以當秦國招納商鞅進行變法,開始發展國力的時候,趙國是根本不知情的,就算知道,那也不過是很遠的地方傳來的無稽之談,所以趙國統治者根本就沒有上心,所以當秦軍打敗趙國軍隊的時候,趙國的通知者才會如此詫異。

歷史強大秦國的第一次失敗!

秦軍輕而易舉的就打敗了打敗了趙國,趙國為了生存下去,自己很識相的自動獻出了六座城池來給秦國,秦國也就這麼接受了,但是正當趙國準備接受這個現實的時候,有大臣獻言,說道,秦本區區小國,怎可與趙國相提並論,不如將六座城池用來賄賂齊國國君,讓他聯合楚國一同討伐秦國,這樣既打擊了秦國的囂張氣焰,也暗中保護了趙國的顏面。於是趙國國君接受了這個建議,將自己的六座城池主動用來賄賂齊王,派自己的貼身大臣前往齊國說明來意,齊國國君自然願意接受這樣的好事,於是和趙國聯合攻打秦國,還不忘帶上自己的小弟楚國,就這樣,他們對秦國形成了一個包圍圈,秦國的南部有楚國坐鎮四川,東部和北部有齊國和趙國坐鎮,所以陷入了一個被動的境地,不得已在邯鄲與趙國發生了很大的戰役,史稱“邯鄲之戰”。結果是不出所料的,秦國再強大,也架不住三個國家一塊攻打呀,所以邯鄲一戰中慘重,傷亡了三十萬軍隊,對自己造成了很致命的打擊。

歷史強大秦國的第一次失敗!

此戰,是秦國獨強的戰略格局形成後,關東諸侯合縱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勝。秦昭襄王在趙國內部團結、外部合縱抗秦形勢已成的情況下,單純從兵力對比出發,認為秦強趙弱,堅持攻趙,在戰略上已屬失策;而在初戰失利、頓兵堅城時,仍一再增兵繼續強攻,置魏、楚援軍於不顧,在作戰指導上亦欠穩妥,因而導致失敗,推遲了滅亡六國的程序。所以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輕敵,因為你不知道從哪裡就冒出來一堆不相干的人來阻擾你的腳步。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先講到這吧,我們下期再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