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明信仰中,戰爭勝利不僅得益於天時地利,還有神仙的庇佑!

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佔北京,崇禎帝自殺。清軍入關後,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同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改元弘光。南京陷落,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改元隆武。隆武政權建立後,積極採取抗清政策。

明朝雖然滅亡,但閩南衛所體系直到清康熙五年(1666)才被完全裁撤,鄭成功以金門、廈門、銅山等閩南衛所所在地為依託,建立抗清基地,開展反清復明鬥爭,先後攻佔被清軍佔領福建、浙江等地,成為清廷的心腹之患。

在神明信仰中,戰爭勝利不僅得益於天時地利,還有神仙的庇佑!

明末清初的衛所神明信仰

一、“遷界”中宮廟的破壞

鄭氏集團在沿海民眾的支援下,擁有較為雄厚的實力。清廷為了避免與鄭成功的直接交鋒,決定切斷鄭氏集團與沿海居民的聯絡,透過實施經濟封鎖,以圖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目標。

由於福建是鄭成功的主要據點,因此遷界令執行最為嚴厲,遷界展開後,在清廷的高壓政策下,閩南地區百姓被迫背井離鄉,基本生存條件難以得到保障,神明信仰活動也隨之停止。

並且,閩南沿海衛所多瀕海分佈,成為遷界的重點地區,在遷界政策的執行下,其廟宇也多被焚燬殆盡。

廟宇被毀,信仰活動被迫停止,“遷界”堪稱閩南沿海衛所信仰的一大浩劫。

雖然宮廟被毀,沿海百姓內遷,但劫難並不能阻止百姓對於神靈的虔誠信仰。在危機當頭,信眾揹負神像,在內地擇地再建宮廟,以延續香火。

在風雲變幻之際,廟宇雖慘遭焚燬,但神明信仰仍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其信眾採取變通之道,將神靈的香火帶到臨近的內陸地區,使信仰得到延續,且在遷移地流傳開來。

在神明信仰中,戰爭勝利不僅得益於天時地利,還有神仙的庇佑!

二抗清信仰的興起

清統治者入主中原時,忠於明室的文武大臣相繼在南方建立政權,力圖匡復明室。在明清易代這一“天崩地坼”的大變局中,抗清鬥爭風起雲湧,但因實力差距懸殊,不少抗清義士慘死於清軍的屠刀下,地方百姓為了紀念在民族矛盾衝突中犧牲的抗清義士,於是修建祠廟,祭祀英靈。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銅山所城的“張公匡伯祠”。

銅山所張公匡伯祠,在所城南,祀明太子少保晉少師忠匡伯張公進。史載張進生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天啟六年(1626),由廕生授古北口守備。後歷任休寧遊擊、江北參將等職務。張進初到銅山,就因嚴明的吏治,深受百姓愛戴。

清順治十八年(1661),鄭成功部將郭義、蔡祿進駐銅山。不久兩人密謀降清,決心把銅山獻給清朝,於是發動叛亂。彼時張進鎮守銅山,但僅有旗軍數百人,雖欲與叛軍決一死戰,念及先帝重恩,為減少平民傷亡,張進在室中密埋火藥百桶,決心與郭、蔡同歸於盡。叛軍詐言清兵將圍困銅山,派說客對張進勸降。

張進將計就計,稱病不出,假裝表示願意同郭、蔡歸清,邀二人前來議事,準備待二人到後點燃火藥。不料,二人心悸生疑,在儀門前拒不入內,張進見計謀被識破,於是毅然引爆火藥,殉節於烈焰之中。銅山民眾感念張進忠義,同時為紀念其早年政績,於是在其生祠中塑像祭祀。

在明末清初這場大變局中,受“遷界”影響,閩南沿海衛所神明信仰的發展遭到沉重的打擊,大量宮廟被毀,信仰活動中斷。但信眾也有相應的應變之道,往往神像遷移到內陸地區供奉,充分體現了閩南沿海衛所神明信仰的頑強生命力。

同時一些抵抗外族入侵的義士,在捨生成仁後,百姓有感於他們的民族大義和氣節,將他們奉為神明,歲時祭祀,以示不忘。

在神明信仰中,戰爭勝利不僅得益於天時地利,還有神仙的庇佑!

閩南沿海衛所神明信仰的主要特徵

一、軍事性

衛所作為一個因軍事駐防而興起的城鎮,擔負著捍疆守土之責,軍事性是衛所城的固有屬性,因而在城池中興起的神明信仰也自然蘊含這一特點。

首先,我們從司職兵武的神明祠廟的建立來考察閩南沿海衛所神明信仰的軍事性特徵。

早在閩南沿海衛所城建立之時,各衛所城就響應明中央政府的號召,紛紛於衛、所治後建立旗纛廟。

其廟主要由駐城將士參與祭祀,供奉的神靈有旗頭大將、六纛大將、五方旗神、主宰戰船正神等,涵蓋了對軍旗、戰船、火銃、弓弩等軍事裝備乃至作戰的陣法的祭祀,足見衛所神明崇拜的軍事性。

此外,在明代關羽作為戰神,雖被列入祀典,但並未明文強制推行。

然而伴隨著時間的推移,閩南部分衛所也開始修建關羽廟,如通淮關羽廟、銅山關羽廟等。衛所軍人成為關羽信的傳播和廟宇修建的主體,在海疆不靖的年代,將士們寄希望關羽能保佑他們刀槍不入戰無不勝,關羽信仰也就帶上了濃厚的軍事色彩。

最後,閩南沿海衛所城還修建了其他種類繁多的廟宇,雖然神明體系繁雜,天神、地祇、人神、人鬼無所不包,神明職能也包羅永珍,但是部分原本不司職兵武的神明,也逐漸被賦予了軍事色彩,留下了不少顯靈助戰的傳說,如媽祖、柔懿夫人顯靈退寇等。

其次,從神明祭祀與軍事活動的關係來考察閩南沿海衛所神明信仰的軍事性特徵。伴隨著神明信仰對於衛所軍事活動的影響程度加深,閩南沿海衛所也留下不少神明顯靈助戰的傳說。

如戰神關羽其驍勇善戰的形象深入將士心中,因此每逢戰事,將士便紛紛祈求關羽保佑旗開得勝。銅山所就留有不少關羽顯靈的傳說。相傳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十月,海患再起。

在神明信仰中,戰爭勝利不僅得益於天時地利,還有神仙的庇佑!

二、軍民雜糅性

在軍民在城中展開互動的過程中,雙方的精神世界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互動與融合。首先,民戶參與官方信仰的祭祀活動。明初以城隍廟、旗纛廟為代表的官方信仰在衛所城中被建立起來。起初,修建這些廟宇的目的並不是為百姓服務的。

恰恰相反,這些廟宇的修建在於貫徹統治階級的意志,明廷寄希望藉助“神力”維護大明江山的長治久安。

從碑文看,這次重修民戶並未始倡,而事透過捐財的形式參與其中。隨著軍民交融的深入,民戶漸漸取得廟宇修建的主導權,倡修了銅山關羽廟、崇武城隍廟等廟宇,民戶的影響力也逐漸擴大。

彼時設醮迎神已經成為全城居民共同的節日活動,全城居民也自然包括了軍戶群體,他們也積極參與繞境迎神活動,與百姓共同慶祝新年,實現官民同樂。

隨著軍民與民戶的不斷交往,群體之間的藩籬被打破,兩者的精神世界產生交集,民戶參與官方神靈的祭祀,軍戶也融入全城的信仰活動中,雙方在信仰層面高度雜糅,已經徹底難分彼此。

實際上,戰爭的勝利,與天時地利人和密切相關,絕非民間傳說的憑藉“神力”取勝,但民間經常把複雜的歷史事件歸結於神明顯靈相助,進而編造富有神話色彩的故事,廣為流傳,不僅給神明信仰打上了軍事的烙印,也反映了神明信仰在閩南沿海衛所的巨大影響。

在神明信仰中,戰爭勝利不僅得益於天時地利,還有神仙的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