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一生唯謹慎”,司馬懿的一生,其實比諸葛亮還要謹慎

“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因為用兵謹慎、處世謹慎,諸葛亮的人生被深深打上了“謹慎”的烙印。

不過,諸葛亮不謹慎的時候好像也不少,

比如,他把街亭交給沒有實戰經驗的

馬謖

把守;把調運北伐糧草的關鍵任務交給與自己有隙的

李嚴

去辦;在去世前把北伐大軍撤退的指揮權交給了與

魏延

水火不容的

楊儀

,造成這一文一武最後玉石俱焚。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更是恃才傲物、屢走險棋:

“草船借箭”他賭的是曹操不出兵追擊;“借東風”他賭的是周瑜的人馬晚來一步;“空城計”他賭的是司馬懿不會用一支軍馬試探性的攻城……

“諸葛一生唯謹慎”,司馬懿的一生,其實比諸葛亮還要謹慎

所以說,就“謹慎”而言,諸葛亮完全不如他的對手司馬懿,甚至說要差得老遠。

司馬懿比諸葛亮年長兩歲,但在《三國演義》中,他的存在感卻要低了許多。這不僅是作者羅貫中“擁劉反曹”的主基調所導致的,還與司馬懿低調內斂的前半生有關。

當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大顯神通時,年屆三十的司馬懿才剛剛走入職場,成為曹操手下的文。文學掾只是衙署的佐官,基本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所以,30歲的司馬懿,在史書上只能是一片空白。

“諸葛一生唯謹慎”,司馬懿的一生,其實比諸葛亮還要謹慎

直到曹操進入漢中,司馬懿才終於秀了一把智商,他建議曹老闆:趁劉備在益州立足未穩,馬上攻取之。

然而,曹操卻很罕見的表露出自己的大氣與胸懷:

“人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耶?”

曹老闆在教育小員工司馬懿:人生啊,最怕不知足,我們就不要得隴望蜀了。

而後,關羽攻打樊城,威震華夏。曹操準備遷都,以避關羽的鋒芒。

這時,司馬懿再次站出來,向曹操提出了聯合孫權、南北夾攻的計策。

“諸葛一生唯謹慎”,司馬懿的一生,其實比諸葛亮還要謹慎

以曹魏的實力,對付關羽應該說不是難事。但曹操按照司馬懿的計策,挑唆孫權在關羽背後搞小動作,這就好似推翻了一堆多米諾骨牌:本來處在巔峰的蜀漢集團,迎來了關羽被殺、張飛被刺、夷陵兵敗、劉備病死等一系列重大挫折。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勢也正式形成。

戰略家司馬懿,是這一局面形成的直接推手之一。

可是,稍有亮眼表現的司馬懿,此後又陷入到長期的沉寂之中。曹丕雖然對其信賴有加,但奈何曹魏集團軍事大佬們太多,司馬懿仍然沒有出頭之日。

直到曹丕死後,司馬懿成為顧命大臣之一,這才開始從默默無聞中脫穎而出。

“諸葛一生唯謹慎”,司馬懿的一生,其實比諸葛亮還要謹慎

最初掌握了軍權的司馬懿,給人以無限的期待。畢竟,當年他給曹操的兩條建議,都是極富前瞻性並可以改變歷史走向的良策。

但是,進入實操階段的司馬懿,卻又玩起了龜縮防守。

他在隴蜀和兩淮地區構築了堅若磐石的防守體系,特別是實行了屯田政策。士兵們戰時拿起武器上陣殺敵,閒時就操起鐮刀下地幹活。

這種看似沒啥進取心的戰略,最後在關鍵時刻挽救了曹魏。

諸葛亮北伐,幾乎次次都存在路途遙遠、補給困難的問題,而曹魏藉助著軍屯的優勢,往往能夠打持久戰:

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

不動。

第五次北伐時,諸葛亮兵困五丈原,進取不得,只得拿出一套女人衣服送給司馬懿,以示羞辱。而司馬懿的反應是,假裝火冒三丈,直接上書曹叡,請求出戰。

“諸葛一生唯謹慎”,司馬懿的一生,其實比諸葛亮還要謹慎

而在曹叡與司馬懿唱了一出“雙簧”之後,魏軍依然堅守不出,直到熬得諸葛亮病逝五丈原。

在整個曹叡時期,鬚髮已白的司馬懿走上了人生巔峰:他千里奔襲斬殺叛將孟達,兩拒諸葛亮北伐,北上攻滅遼東割據王公孫淵,

可謂是戰功赫赫、勞苦功高,堪稱曹魏第一軍事強人。

憑藉著這種超級表現,他又一次成為曹魏的顧命大臣,與曹爽一起,輔佐曹芳。

曹爽是已故大將軍曹真之子。但是,虎父偏偏生了一個犬子。曹爽這個紈絝子弟、公子哥,專權擅國不夠格,玩起韜略來也稚嫩得很。

他雖然用一招“明升暗降”奪了司馬懿的兵權,讓其退居二線,但對宮廷之變的殘酷性,他明顯認識不足。

年屆七旬的司馬老漢,還是用年輕時得心應手的大招——裝病,成功矇混了曹爽。

“諸葛一生唯謹慎”,司馬懿的一生,其實比諸葛亮還要謹慎

等到曹爽陪同皇帝曹芳出城拜謁皇陵之際,司馬懿開始起事,他迫使太后表奏皇帝,廢黜了曹爽及其兄弟的一切職務,同時接管了京城的武裝力量。

消滅了曹爽以後,曹芳這個皇帝也就有名無實了,他只能去討好司馬懿,又是加封丞相,又是加九錫。可司馬懿就是不受,一連拒絕了十幾次,直到死也不接受這些頭銜。

有人會覺得納悶:曹操當年逼迫漢獻帝,不就是這麼做的麼?曹操只是三讓而已,司馬懿為何不如法炮製、笑納之呢?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司馬懿為何一生唯謹慎的答案。

司馬懿雖然雄才大略,對於曹魏亦是功勳卓著,但他與當年的曹操,甚至於袁紹、袁術等人,有著本質的區別。

“諸葛一生唯謹慎”,司馬懿的一生,其實比諸葛亮還要謹慎

曹操、袁紹、袁術都是漢末軍閥,都曾割據一方,擁有自己的臣僚、部屬和軍隊,因而他們就有稱王、稱霸甚至稱帝的根本資本。

而司馬懿雖然也出身世族,卻一直沒有自建平臺的實力,他只能藉助別人的平臺就業、擇業,最後再創業。

而且,司馬懿開始發跡的時代,三分天下已經成為牢不可破的定局,

他也只能在這已經“階層”固化的環境中,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慢慢熬。

這種局面也註定了司馬懿的一生要少一些開創性,多一些循規蹈矩。所以,司馬懿其實要比諸葛亮更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