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為何徐晃背水一戰,卻真的死了

小編想要一個關注,有沒有好心人啊

小夥伴們,你們好,這麼好的日子,都在幹嘛呢,接下來,小編便跟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娛樂八卦事!

縱觀韓信一生,你會發現,韓信就是為戰爭而生的軍事天才。他自從被劉邦拜為大將軍後,一出山便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成功的把漢軍從偏僻的巴蜀之地給帶了出來,再一次的拉開了楚漢爭霸的序幕。而且在之後幾年裡,韓信南征北戰,無一敗績,創造了不少看似幾乎不可能做到的軍事奇蹟,其中最為後人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井陘之戰(背水一戰)。

韓信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為何徐晃背水一戰,卻真的死了

韓信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為何徐晃背水一戰,卻真的死了

井陘之戰,是韓信軍事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致的一次戰役。公元前204年,韓信統帥三萬兵馬攻打趙國,而趙國聽聞韓信來攻,立即調集了二十萬大軍來抵抗韓信。當時的情況,可以說是對韓信非常不利的,首先來說,趙國軍隊人數遠遠多於漢軍,老實說,以二十萬人打三萬人可以說是非常簡單的事情;而且當時韓信又是遠距離出擊,孤軍深入敵人的地盤,這就要面臨著補給運輸困難的問題。更關鍵的是,韓信還違背了兵法,背水列陣,這可以說是兵家大忌,完全就是給敵人送人頭的一種列陣方式。

韓信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為何徐晃背水一戰,卻真的死了

韓信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為何徐晃背水一戰,卻真的死了

按理說,趙國擁有著地利,人和的大優勢,而且韓信相對於趙軍也沒有天時的優勢,趙國軍隊怎麼都不可能會敗啊。可是結果就是這麼戲劇性,趙國不但敗了,而且還是慘敗,二十萬主力被韓信擊潰,趙王也成為了韓信的階下囚。

韓信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為何徐晃背水一戰,卻真的死了

那麼韓信是怎麼做到的呢?在慶功宴上,漢軍其他將領問韓信:兵法上說,背水列陣是不可取的做法,可是將軍不但做了,還獲得了勝利,這是為什麼呢?韓信回答道: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眾將聽聞皆稱將軍妙算,末將受教矣。可是這一戰真的就只是依靠“置之死地而後生”嗎?當然不是這麼簡單。

韓信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為何徐晃背水一戰,卻真的死了

韓信為這一戰可是做了不少準備,首先在開戰之前,他就已經透過間諜瞭解了趙軍的情況,而且還事先研究了趙軍主帥的性格(古板不懂變通),可以說是做到了知己知彼。如果沒有這些情報收集,韓信又怎麼可能隨意的就把自己的軍隊置於險地呢?而且任何奇謀,尤其是這種冒險的奇招,都不是簡簡單單的,都會有其他計策相呼應。韓信在井陘之戰中,同樣不是隻有背水列陣,他在開戰之前,就已經埋伏了一支奇軍在高邑,如果沒有這支奇軍,單單就靠背水列陣激發軍隊士氣,根本就不可能贏得勝利。正因為有如此多的前戲和後招,韓信才創造出了這個軍事史上的奇蹟,可是後人卻僅僅記住了“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一句話,就想著去複製韓信井陘之戰的勝利,那結果自然就呵呵了。

韓信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為何徐晃背水一戰,卻真的死了

不信你就看看徐晃的“背水之戰”。東漢末年,曹操中了趙雲的“空營計”(《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空城計的原型)之後,惱羞成怒下令徐晃進兵至漢水與蜀軍決戰。徐晃照搬韓信的背水列陣,將自己的軍隊置於險地,以期望能夠提升自己軍隊計程車氣,然後迸發出排山倒海般的戰力,獲得戰爭的勝利。結果呢?徐晃大敗,曹軍死傷無數,置之死地就真的死了。

韓信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為何徐晃背水一戰,卻真的死了

韓信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為何徐晃背水一戰,卻真的死了

所以說,世間上的戰爭,尤其是以弱勝強的戰爭,都不是那麼簡單的,都是統帥精心統籌規劃以後的結果。就像韓信的井陘之戰,就是因為他事先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才有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奇蹟,才有了這一場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奇蹟。不過話又說回來,天賦也真的很重要,韓信出山前幾乎沒有指揮過軍隊,沒有任何軍事指揮經驗。可是他當上漢軍大將軍後南征北戰數年,卻從來沒有輸過,不得不說,韓信是不折不扣的軍事奇才,兵仙之名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