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為何遭到後世子孫的嫌棄,牌位差點被扔出太廟?

作為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王朝,明朝在那個時代的綜合國力也算得上十分強盛的,但是也沒有逃得過王朝“300”年的魔咒。在明朝存在的264年間,共產生了16位皇帝,他們也都個性鮮明。

洪武13年,朱棣獲封燕王,鎮守北平,當時的北平可不是什麼太平地界,經常受到邊境強敵侵襲,可以說是明朝與北方遊牧民族對話的前站,朱元璋能把這裡交給朱棣,也能看出他對這個兒子的信任,朱棣沒有辜負期望,多次帶兵出戰,生擒北元大將帖木兒,戰功赫赫,讓朱棣逐漸成了家族中最受依仗的藩王。

朱棣為何遭到後世子孫的嫌棄,牌位差點被扔出太廟?

朱棣的登位,其實是不光彩的,他是從自己的親侄子朱允炆手中搶奪的。

朱棣以藩王身份起兵造反,並且成功登基大寶;他帶兵親征,痛擊蒙古部族,軍事能力在歷代皇帝之中超群;他開展了世界上首次大規模航海,將天朝威名遠播四方;他下詔編修《永樂大典》,留下無法超越的文化豐碑……可以說,這些功績都是史無前例的。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帝王,其牌位卻差點兒被他的子孫後裔丟出太廟。

朱棣為何遭到後世子孫的嫌棄,牌位差點被扔出太廟?

朱棣的牌位差點被扔出太廟這件事,發生在明朝嘉靖年間,而且也並非是嘉靖嫌棄他才將他的牌位扔出去的,而是因為嘉靖要把自己生父的牌位放進去,但是太廟裡供奉祖宗牌位的位置有限,必須要請出去一個,才能在進來一個,挑來挑去,就挑到朱棣頭上了,這就是明史上著名的“大禮議”事件及後續影響。

當嘉靖說出準備將朱棣的牌位給請出太廟的時候,朝中的大臣就差直接撞柱明鑑了,追封自己父親為皇帝已經是不可能之可能了,現在又要將朱棣的牌位給請出去,這如何能同意?

朱棣為何遭到後世子孫的嫌棄,牌位差點被扔出太廟?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嘉靖的決心和手段,一不小心可能命就沒了,於是大臣們就想到一個萬全之策,就是將明太宗朱棣的廟號改成明成祖。

因為自古都有一個規定,凡是廟號裡面帶有祖的,那就一定不能請出太廟,這個辦法也成功保住了朱棣的牌位。

朱棣為何遭到後世子孫的嫌棄,牌位差點被扔出太廟?

最終嘉靖帝看無法從朱棣下手,那就從明仁宗朱高熾下手,就這樣朱高熾的牌位就被請了出來,接著太廟裡面就放了明睿宗也就是興獻王的牌位。

這讓大臣們的反對聲音少了很多,畢竟相比較朱棣來說,朱高熾雖說也有能力,但論影響來說還是差了一些。

朱棣為何遭到後世子孫的嫌棄,牌位差點被扔出太廟?

這就是嘉靖帝差點將朱棣的牌位給請出太廟的來龍去脈,不得不說嘉靖帝不像是在做皇帝,而是在做自己,什麼事情都願遵從本心並進行實踐。

所以,朱棣的神位差點被扔出來,並非是遭到後世子孫的嫌棄,而且,被扔出的可能性僅僅存在於理論上,實際上非但沒有被扔出來,他的地位還被抬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