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王安石,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我今天才明白

公元1069年,繼位僅有兩年的宋神宗趙頊,把一個叫王安石的人,提拔成了參知政事(副宰相)。

已經年近知天命之年的王安石,對於這個任命並不感到意外,因為兩年前神宗剛繼位時,他就被這個20歲的年輕從家鄉請了回來。

宋神宗把王安石請回來的原因,和這次他把王安石提拔為宰相的原因都一樣,想借助王安石來“變法”。

其實最初想在大宋變法的,並不是神宗而是王安石。

那一年王安石還不到不惑之年,而神宗只不過是個十歲的孩。

當時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雖然沒有被仁宗相中,但這篇長達萬字的改革倡議書,卻很可能讓神宗對王安石有了最初的印象。

那麼王安石為什麼放著好好的官不做,要跑去倡議改革呢?他一個讀書人,難道不知道商鞅、王莽、李斯這些改革家無一善終嗎?

這一切還要從他這個人和這個時代說起。

宋朝的王安石,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我今天才明白

公元1021年12月18日,王安石出生於一個小官宦之家,這時大宋當家人,是開啟了大宋用錢買太平的宋真宗趙恆。

一年後,宋真宗駕崩,他給後世留下了八個字“

澶淵之盟

”和“

東封西祀

”。

前四個字表面上代表了大宋的恥辱,但實際上,大宋的後來的穩定發展,卻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此。後四個字一般人雖然不常聽到,但是它卻在大宋的衰落上,踹了狠狠的一腳。

史書中有關王安石的記載很多,不過大家的關注點,一般都在他的早慧上,而實際上對王安石影響最大的,是他經常跟著四處為官的父親四處奔波。

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

,王安石在跟隨父親奔波的路上,對宋真宗說的“

書中自有黃金屋

”有了新的認識,原來美好的東西,真的只存在於書裡。

行千里路不如閱人無數,

王安石生活在儒學重新崛起的宋代,但是他見識了無數面黃肌瘦的基層勞苦大眾以後,他心裡開始對“

盛世

”有了不一樣的看法,雖然他當時還只是個路人,但是他的心裡那顆“

改革變法

”的種子已經開始發芽。

宋朝的王安石,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我今天才明白

公元1037年,王安石跟隨父親進京,開始為進入大宋的體制做鋪墊,他的才華得到了歐陽修等人讚賞,不過王安石並不太開心,因為他從歐陽修的表情中看到了一絲憂愁,他後來得知,歐陽修的好友范仲淹試圖變法而被貶,歐陽修本人也受到了牽連。

公元1042年,王安石透過考試進入了體制,范仲淹因為抵禦西夏有功而青雲直上,考入了體制的王安石本有機會留在中央,但他卻選擇去了地方,范仲淹本可以身處高位安享晚年,但他卻決定冒險一搏。

隨後的日子裡,王安石踏踏實實的在地方勤政,而范仲淹卻一頭扎進了轟轟烈烈的變法,正當王安石期盼大宋能因變法而浴火重生時,

慶曆新政

卻忽然夭折。

失勢的范仲淹和歐陽修,揹著黑鍋去了地方,歐陽修寄情于山水,寫下了《醉翁亭記》,范仲淹矢志不渝作出了《岳陽樓記》,王安石在記住“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又繼續埋頭苦幹。

范仲淹和歐陽修此時還不知道,一個基層的大宋公務員,將在未來接過他們手裡的改革大旗,他們更不會想到,這個人的改革力度,讓他們這些曾經的改革家,都望而卻步。

宋朝的王安石,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我今天才明白

公元1051年,在基層踏實肯幹,且出了不少政績的王安石,被時任宰相的文彥博看中,不過王安石卻拒絕了文彥博對他的越級提拔,日理萬機的文彥博只好笑笑作罷,此時的他不會想到,若干年後,他會因為這個自己曾經相中小人物,而不得不被被迫離開中樞,為他的變法讓路。

一直自認為被埋沒的人才,一定是真的無才。

除了文彥博之外,歐陽修也想把這個晚輩提拔到中央,但是王安石依然婉拒,因為他心中的大樹,還沒有長大。

公元1067年,20歲的宋真宗登上了皇位,而曾經發起改革的范仲淹,已經離世15年,當初他的鐵桿支持者歐陽修……雖然名聲更勝,但是卻沒有再步好友的後塵。宋神宗坐在龍椅上,看著暮氣沉沉的大宋朝廷,希望能有人站出來改變這一切,但他目光所及之處,盡是躲閃的目光。

他只好把目光放得更遠一點,終於他發現了一人,那個人在他10歲時,曾想推動改革,奈何官微言輕,而後他把自己的野望藏在了心裡,開始故意疏離中樞,當神宗望向他時,他正以守孝等藉口遁於江湖。

當年,神宗就派人把他起復,然後又調至中樞,兩人開始探討一個可能會改變大宋的大計,最初時,王安石應該是拒絕的,因為他知道,他的改革不一定真能改變大宋,但是一定會給自己引來罵名,甚至可能會讓自己晚節不保。

但人生在世,除了活個生死,有些人還想活個對錯。

於是兩年後,他在明,神宗在暗,一場變法開始像星星之火,開始在大宋燃開,火光中,神宗希望大宋能在自己手裡涅槃重生,而王安石,則希望自己能成為一把乾柴。

宋朝的王安石,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我今天才明白

後世的譚嗣同曾說“

變法則富

”,然後他用一腔熱血成就了“

戊戌六君子

”之名,為中國的崛起點燃了一處星火,魯迅曾說“

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

”,於是他拿著每個月300塊錢的工資,只敢“

彷徨

”而不敢真的“

吶喊

”。

當年的神宗,只看到了變法改革的好處,卻低估了變法的艱難,因此改革一受挫,他就開始躲藏得更深,而王安石早就看透了變法的危險,所以當困難來臨時,他只是輕輕的說了聲“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

宋朝的王安石,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我今天才明白

若干年後,人們已經不太記得,當年“

王安石變法

”還有另一個名字,以神宗年號為名的“

熙寧變法

”,現在又有誰還會記得那個冒失的年輕人;而王安石這輕飄飄的15個字,卻跨越了千年,在新中國變得振聾發聵。

近千年前,王安石的變法以失敗告終,而有關他失敗的原因,分析的著作數量,應該不亞於《紅樓夢》的各種臆測,不過有關他這個人當時這麼這麼做,面臨多大的困難,他又付出了多少,瞭解的人卻並不多,我們對於他的瞭解,更多的其實是他的詩作。

有人在詩中,看出了他的豪邁“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也有人在詩中,看出了他的婉約“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還有人看出了他的悲愁“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而我看到的,是另一個王安石“

寧吾廬獨破受凍死,不忍四海寒颼颼。

”。

宋朝的王安石,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我今天才明白

上學時,老師嘴裡的王安石,是一個不在乎外觀的“

邋遢大王

”,長大後聽人說,他是個一心變法的“

拗相公

”,而現在,我心裡的王安石,是一個,想在

儒家

已然成勢的大宋,獨自舉起

法家

旗幟的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