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掩其書” 作為書法家的心學大師

“人掩其書” 作為書法家的心學大師

《何陋軒記》區域性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人掩其書” 作為書法家的心學大師

《銅陵觀鐵船歌卷》區域性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人掩其書” 作為書法家的心學大師

《示諸侄》區域性

“人掩其書” 作為書法家的心學大師

《客座私祝》區域性 浙江餘姚市文物保管所藏

◎王建南

展覽:聖賢之道——陽明的故事

展期:至2021年12月19日

地點: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明代著名書畫家徐渭稱:“古人論右軍以書掩其人,新建先生乃不然,以人掩其書。”世人說到王羲之,肯定提到他的書法,卻忘了他還是政府官員,世家子弟,而提起王陽明,大家馬上會想到心學大師,一代儒將,而忘了他還是一位卓越的書法家。

1472年10月31日,王守仁(別號陽明)出生於紹興府餘姚縣,成長於紹興。近三年來,紹興博物館以王陽明的生平和思想解讀為主線,結合20餘件書法作品及拓片構成輔線,舉辦了全國巡迴展,講述這位古代聖賢的故事。大多數人往往注重王陽明的人生經歷與學問,忽視了他的書法。

王陽明曾對弟子說:“吾始學書,對模古帖,止得字形。後舉筆不輕落紙,凝思靜慮,擬形於心,久之始通其法。”王陽明習字初學唐碑《聖教序》,深得王右軍筆法。此碑為唐代沙門懷仁從王羲之書法中集字,刻製成碑文,稱《唐集右軍聖教序並記》。王羲之筆法精絕,筆勢遒勁,字裡行間流露出“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的韻致。王羲之的字在骨力上呈現“峻骨”和“峻整”兩大特點,一筆之下,要集筋、骨、血、脈、肉,點畫出入之跡要合乎筆勢,由用筆而生字形,他書寫靈動,達到了“若斷還連,如斜反正”。王陽明繼承了王羲之的書寫特點,形成了早期流麗清奇的樣貌,中期融合了唐代李北海的筆勢,平添了雄健奔放。到了晚期,他汲取了宋代書法的意趣,兼收幷蓄同時代書家的長處,最終形成了自己在楷、行、草三體書法上的各自特點。從整體上來說,王陽明書法的精神內涵更與宋代書法家相通。

王陽明的早期書法成就以37歲時所書《何陋軒記》最可代表。1506年是大明正德元年,王陽明宦海磨難的開始。這一年,由於大太監劉瑾專權,逮捕了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王陽明不顧個人安危,上疏武宗朱厚照,觸怒劉瑾,責王陽明四十廷杖,貶謫至遙遠的貴州龍場驛駐守。王陽明千里跋涉,初到時無房可住,只得棲身於叢棘中,後找到一個石洞住下,隨後自力更生,伐木取材,搭建臨時居住之所。他得到當地少數民族的幫助,生活漸漸步入正軌,特撰文《何陋軒記》,以表心緒。草書疾如風雨、縱橫跌宕。這卷作品有宋代黃庭堅之風和同時代書法大家文徵明之韻。

《象祠記》寫於《何陋軒記》後,借貴州當地苗族人翻修祠廟之事,引出議論。象,之所以被苗民祭祀,是因它在舜的感化下改惡從善。王陽明由此生髮出“人性之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的觀點,激勵世人改過向善。

《奉壽西岡羅老先生詩卷》作於正德十一年三月(1516年),可作為王陽明中期書法的典範之作。江西泰和人羅欽順潛心格物致知之學,與王陽明常有論學,關係密切。羅欽順的父親羅老先生別號西岡退叟,正德十一年適逢八十大壽,王陽明以這件作品作為賀壽之禮。通篇書法蒼老沉著,筆力雄健,風骨高騫。王陽明此時已走出了王羲之書法的苑囿,更多地摻入己意,以我為主,一改王羲之結體微微右傾的特點,王陽明書寫時字型垂直端正,筆勢開放爽利。通觀全篇,又顯意態祥和,蘊藉雋逸。

同樣是在1516年,9月,王陽明由兵部尚書王瓊舉薦,升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即詩序中“正德丙子九月,守仁領南贛之命”。此卷為王陽明在南京龍江關與前來餞行的喬宇、吳一鵬、魯鐸等人的唱和詩。本卷書寫流暢自然,用筆清勁灑脫,體勢內緊,而行氣則疏朗有致,為王陽明行草書代表作品。

儘管為朝廷事務奔波於大江南北,王陽明仍十分重視對子侄輩的教育,希望他們能夠從小立志,從事聖人之學,養成良好品德。上海博物館藏《示諸侄》作於1517年,是一篇有名的家訓。王陽明以家族長輩的身份為後代做出表率,言辭懇切,諄諄教導:“吾惟幼而失學無行,無師友之助,迨今中年,未有所成。爾輩當鑑吾既往,及時勉力,毋又自貽他日之悔,如吾今日也。”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陽明在贛州浰頭山取得了剿匪的決定性勝利,清理了盤踞於此長達數十年之久的匪患,然後他竭盡全力恢復當地百姓的正常生活秩序。四月初十,他在燈下寫就一封向父親王華(海日翁)報平安的家書。王陽明作為家中長子,深得父親的教誨。王華於1481年狀元及第後,官授翰林修撰,因其才學出眾,氣度不凡,深受明孝宗器重,曾賜金帶、四品官服,聖眷日隆。然而,雲風突變,孝宗離世武宗登基,太監劉瑾深受寵信,專權朝政。大臣們紛紛奔走其門,唯獨王華不肯趨附。劉瑾心生恨意,於1507年將王華調為南京吏部尚書,實為明升暗降。1507年,劉瑾借王華參與預編《大明會典》出現小謬誤之機,迫使其辭去官職。王華不為所動,坦然回鄉,以讀書自娛。他雖年已七十,仍侍奉百歲老母於床前,為世人稱道。對於這樣一位父親,王陽明倍感三生有幸,敬愛有加。父子深情可見於《寓贛州上海日翁手札》之中。

1519年,王陽明僅用四十多天時間便平定了寧王朱宸濠叛亂,卻遭張忠、許泰暗算,誣陷他有謀反之心,明武宗下詔面見。這一年,王陽明47歲。船過安徽銅陵時,他特地到五松山前湖田下東小山觀傳說中的鐵船,作《銅陵觀鐵船歌卷》。這是他在回南都的舟中所作,由“鐵船”生髮出內心的諸多感慨,感嘆人生坎坷。作品每行以三個字居多,行間疏朗,字間互不連屬,通篇字型修長,行筆快捷,豪放中見沉著,遒勁中見秀麗,有米芾書法“沉著飛翥”的神韻。誠如徐渭所言:“睹其墨跡,非不翩翩然鳳翥而龍蟠也。”

嘉靖六年九月(1527年),王陽明受命前往廣西。眾弟子送別之際,王老師撰寫了《客坐私祝》,以勵後學。這一卷大字行楷書峭拔俊美,端正寬博,氣息飽滿,一股凜然正氣彌散於紙間。這是典型的臨習晚唐柳公權書體的結果。“字如其人”在王陽明身上最為貼切。

王陽明雖公務繁忙,但最喜與人探討學問,講授自己的心學。松江華亭人馮恩曾給他寫信,討教“良知”說,王陽明書寫舊作以贈之。“問君何事日憧憧,煩惱場中錯用功。莫道聖門無口訣,良知兩字是參同。”如今儲存在湖北省博物館的《良知詩四絕卷》表達了陽明先生對“良知”的理解。整幅作品兩字一行,用筆爽直風健,瀟灑秀逸。這一年是嘉靖七年(1528年),王陽明逝世前一年所書。

王陽明一生,有三次悟道。第一次是“龍場悟道”,他悟出“心即理,心外無物”,為他的心學奠定了基礎;第二次是“寧王之亂”與“忠泰之難”後,他悟出了“致良知”之教,為“知行合一”找到了歸宿和昇華點;第三次是1527年王陽明赴廣西平叛前在家鄉浙江會稽天泉橋上的“天泉證道”,他總結出四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其心學的精華,完成了偉大的昇華。

借用王陽明所留下的書跡,今天的我們能夠感悟這位聖賢卓爾不凡的人生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