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成才給王勃帶了來了聲名,卻也讓他性格產生了缺陷。

年少成才給王勃帶了來了聲名,卻也讓他性格產生了缺陷。

天才的冉冉升起

王勃字子安,他可謂是中國歷史上少年得志的典範人物。六歲就能寫文章,且行文流暢,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讓當代無數初中生都為之汗顏。其更宏偉的事蹟發生在他九歲時,針對顏師古的《注漢書》寫下一本《指瑕》。指出顏師古書中的錯誤。顏師古何人?那是研究漢學的專家,權威!能對他的文章圈點,可見年少王勃的聰慧與博識。

年少成才給王勃帶了來了聲名,卻也讓他性格產生了缺陷。

對於王勃的非凡才能我認為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家學淵源。其祖父是隋朝末年的大儒,其號“文中子”,在宋朝甚至出現“文中子,及老莊”的流傳。能與老莊齊名,足見其學問何等深玄,這一定深深影響到了王氏一族,以至於除王勃外,王勃的兄弟王勮等人也是當時有名的才子,王勮更是以進士及第進入官場。其二,則確實是王勃智商較高,繼承了祖父的血統,在文學方面擁有極高的天賦,並且是少年成才。其三則離不開王勃個人的努力,少年早熟,與其他兒童不一樣。在別人玩耍時,他選擇了在書海中遨遊。當然這其間也一定離不開其父王福峙的管教。否則縱然再聰明,不學習,最終也只會想傷仲永那樣。只是世人只在意王勃的天分,而忽略了其間王勃的努力。

此後王勃繼續著其驚世駭俗的天才之路,如十歲就飽覽六經,學完文學,又學術數,醫術。這也是王勃文章華麗且涉獵廣泛的原因,天文地理,史書典故藏蘊其中。例如“星分翼軫,地接橫廬”,王勃在《滕王閣》中開篇這樣寫道,這就涉及分野的專業知識。其中典故之類的更是不計其數,一句話便知天才並非浪得虛名。文采稍遜的人讀王勃的文章還是十分費力的。

王勃早年的人生不可謂不順利。十五歲時,當時宰相劉祥道巡視龍門一帶,王勃藉機上書,評價唐朝的政策,而這成功吸引了劉祥道的注意,劉祥道驚異於王勃洋洋灑灑的文章,更讚歎其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才氣。於是在舉薦王勃參加“幽素科”(科考的一種)。在這次考試中王勃一舉登第,授官朝散郎,從七品官,相當於現代的一個處級幹部。

年少成才給王勃帶了來了聲名,卻也讓他性格產生了缺陷。

未冠及第(沒到二十歲就做官)這在中國歷史上都是少有的存在。起點高,起步早,潛力大,看似王勃前途是一片康莊大道。但歷史卻恰恰相反,當王勃做官的那一刻,他的人生就走入了相對坎坷的下半段。

天才的缺陷

年少的王勃太過順利,沒有經歷過什麼坎坷與困難,這勢必會造成他性格上的一些缺陷,那些為後世所詬病的目中無人,恃才傲物等等表現,也在他之後的人生路途上成為他致命的絆腳索。

在科舉不久,唐高宗的兒子沛王李賢欽佩王勃的才華,召他進入王府作為陪讀。李賢也是博學多識之人,與王勃相交甚好。此間王勃結交的也都是有知識與文化的上層人物,所以在這裡王勃那些性格缺陷並未完全暴露。但在這次為官中,王勃卻得罪了一些人。

年少成才給王勃帶了來了聲名,卻也讓他性格產生了缺陷。

當時王公貴族間流行鬥雞的遊戲。沛王與高宗的另外一個兒子英王之間舉行了一場比賽,而出於遊戲心態,王勃便寫下了一篇《檄英王雞》的文章。而這篇文章就被有心人拿到唐高宗面前,唐高宗震怒,認為王勃在挑撥兩個王子之間的關係,便將王勃貶出王府。

從這件事中便反應了王勃並不適合做官。其一他缺乏政治敏感,儘管他出於遊戲心態寫下這篇文章,但是他不知道唐高宗對於兄弟內鬥十分敏感,因為唐高宗李治當年就深陷太子與魏王的爭鬥之中,對此深惡痛覺,而他得罪的這人必是深知這一點,才將他的文章拿個高宗看。第二得罪人而不自知,沒有提防小人,在不經意中得罪了他人,想必這一點與他才學出眾,恃才傲物脫不開關係。

五年後,第二次為官。做了虢州參軍,不同於沛王府,因為身份原因,縱然王勃鄙世傲物,在王府也會稍微克制。而面對文化水平和身份地位更低的人,王勃的狂傲之氣便一展無遺了。這一點是必然的,王勃生來才高八斗,異於常人。但偏偏又身居卑位,他的傲氣是難以壓制的。這也使得在虢州的為官之旅中,他與同僚的關係惡劣,得罪了不少人。

年少成才給王勃帶了來了聲名,卻也讓他性格產生了缺陷。

後來有人陷害他,將一名名為曹達的死囚佯裝成他的家僕放到王勃家中,然後誣告他窩藏罪犯。慌亂之下,王勃私自處死了曹達。後來被官府以私殺官奴為由被判死刑。而後恰逢高宗大赦天下,王勃又被放了出來,而至此王勃仕途也正式完結。

如果,王勃僅僅是一個純粹的文人,那麼他這些性格都不再是缺陷,都會成為為人所稱道的個性。但他偏偏做了官,那麼這些性格是為官場所不容的,而這多少都使得他的為官之路有些狼狽。

倏忽而逝的星辰

劫後餘生,經歷了這些,王勃也認識到自己並不適合官場。對於仕途也不再執著,自此他開始專注於文學。

在此期間他撰寫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同時也寫就了大量的詩文,給唐朝文學做出了巨大貢獻,為子孫後代留下寶貴的財富。其中那篇名傳千古的《滕王閣序》就是在此時寫就的。回看滕王閣序“天高地迥,興盡悲來。老當益壯,窮且益堅。”年輕卻已經備受滄桑的王勃,似乎是個老人了,感慨人生,回望過去。在寫下它的次年,王勃就因溺水而亡了,其年二十六歲,其一生短暫的如同一顆閃爍而過的星辰。而這篇文章也成為了王勃一生中的絕唱。

年少成才給王勃帶了來了聲名,卻也讓他性格產生了缺陷。

王勃一生矛盾在於,他的心性跟不上他前進的速度。少年成名的他在天才和神童等這些溢美之詞中養成了驕傲的性格。後來過早的進入官場,早期順利的仕途使他得不到磨鍊。以至於雖然他才華橫溢,但心智還不成熟,最後無法適應官場的複雜情況,四處碰壁。但好在經歷這些后王勃明白頓悟。在人生後期找準了自我定位,其一生倒也不失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