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除了科舉之外,還有哪些當官的途徑?寒門還是科舉最好

科舉出身的官員,能維持在文官總數的一半以上,他們是文官的主體。但歷代王朝也不止只有科舉一條路來選官,還有透過其他渠道當上官的。除了科舉之外,第一大當官的途徑是“捐納”,捐納就是買官。

在清朝,除了科舉之外,還有哪些當官的途徑?寒門還是科舉最好

早在先秦時期,就有鼓勵老百姓“報效”的慣例,也就是國家鼓勵老百姓捐錢捐物,為國家排憂解難。作為回報,國家授予老百姓低階的爵位或者其他優惠。正式公開的賣官,可能開始於西漢中期。當時,西漢王朝要治水,要出擊匈奴,要大興土木,財政捉襟見肘。一些愛國的豪強富豪,幾乎傾其所有。後來,朝廷一到沒錢的時候,就想到拿官爵來吸引富豪報效,就變成了賣官鬻爵。捐納當官,最大的問題是經不起道德推敲。歷朝歷代都知道買官賣官不能保證官員的素質。但一到財政實在騰挪不開時,不得不開啟捐納之門。越到朝廷有事的時候,捐納的風氣越重;越到王朝傾覆前夕,捐納入仕的官員比例就越高。

清朝第一個開捐的皇帝是康熙。康熙為什麼要開放捐納?因為他沒錢平定三藩叛亂。清朝財政本來就不寬裕,三藩一作亂,軍費開支就成問題了,康熙不得不允許百姓捐納。這一放開,就收不回來了。之後治河、賑災、平定邊疆,都透過開捐籌錢。每個皇帝登基之初,都宣佈要禁絕捐納,但幾年後又默默地放開了。

在清朝,除了科舉之外,還有哪些當官的途徑?寒門還是科舉最好

清朝前期,買一個知縣要花四五千兩銀子,差不多可以購買千畝良田。知府的售價差不多要兩萬兩白銀,價格是很高的。坦率地說,買官者如果不貪不佔,在任期內是不可能“收回成本”的。隨著買官賣官的規模越來越大,標價逐漸走低。到清朝後期,同治、光緒年間,差不多一千兩到一千二百兩銀子,就能買到一個知縣,七八千兩銀子就能買到知府,上萬兩銀子都能買到道臺。再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官職售價的下降幅度更大。清朝人能夠買到的最高官職是道臺。蘇南的鹽商盛行花錢買道臺,因為一兩萬銀子對他們來說不算大錢。不僅給自己買,還給子孫買。一般的財主,沒這麼財大氣粗,如果看子弟資質平庸、前途不明,也咬咬牙,給買個知縣或者縣丞,算是給子弟謀一個養家餬口的飯碗。

第二個當官的途徑是議敘。就是論功行賞,授予有功之人官職。比如衝鋒陷陣、抗洪搶險、抗震救災,某人衝在前面,功勞很大;某個小吏任勞任怨幾十年,無私奉獻,兩袖清風,破格提拔,進行議敘。議敘往往和保舉聯絡在一起,因為議敘某人得有人保舉、推薦。除了少數最高層明令褒獎的情況外,大多數議敘都需要有人保薦給朝廷。清朝的議敘物件,一是兢兢業業的老吏,可以有一定的比例議敘為官,二是低階官員。

在清朝,除了科舉之外,還有哪些當官的途徑?寒門還是科舉最好

第三個當官的途徑算是比較容易的。比如,國子監的監生或者貢生,清朝八旗官學裡的官學生,學習期滿,或者在朝廷需要時,參加統一考試,選拔為官。還有一些舉人、秀才,有時也可以參加類似的考試。一般歷朝歷代在官員有缺口時,會從這些學生中挑選官員。一些教職也向舉人、秀才敞開,可以考取。舉人大挑,也可以歸入此類。

第四個當官的渠道叫廕生。傳統社會中令人羨慕嫉妒恨的“封妻廕子”中,封妻指的是給妻子封誥,封一個誥命夫人;蔭子指的就是兒子可以透過廕生的渠道當官。帝王為了籠絡大臣,給予他們這樣的待遇。秦漢有一個任子制度,一定級別以上官員的兒子可以直接當官。之後的朝代都有類似的制度。比如,北宋司馬光就是官宦人家出身,他把家裡廕生的資格讓給了弟弟,自己透過努力,科舉入仕,傳為佳話。清朝地方官按察使及以上、中央各部的堂官及以上都可以保舉孩子直接當官。比如,一品內閣大學士,可以蔭護兒子直接出任五品左右的官職。當然,其中也要經過選拔程式,不是說白痴也能當官的。中級官員沒有這樣的特權,他們的兒子也可以免試入官學學習。基本上,清朝官員只要升遷到知府級別,就算是讓兒子“贏在了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