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聖人不積累財物,越是為了別人自己就越富有,越是給予別人,自己得到的越多。聖人從不積累財富,越是為了別人自己越富有這是因為聖人不自私,他無私,一有財物就拿去幫助別人,別人也願意幫助他,在他的精神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人和他一起從事這項工作。

這些人漸漸地也具有了聖人的品質,聖人就是這樣複製了更多的自己,原先是一個聖人、一份力量,現在是很多聖人、很多份力量,從而能夠救濟更多的人,這不就是“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嗎?

一部電視劇中有這麼一個故事: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強盛起來,可是由於國家小,經濟財力比起中國來還是很弱。為了同清朝爭強,明治天皇帶頭節衣縮食,將節省的宮廷費用投入到海軍建設當中。

在他的帶動下,日本全民一心海軍實力終於超越了清朝海軍。而慈禧太后卻藉著辦海軍的名義斂財,實際上是給自己修頤和園、辦壽宴。結果在甲午戰爭中,清朝戰敗。明治天皇的出發點雖是不正義的,但這裡只是說他的做法。

學著做一個無私的管理者,其實要比那些自私的人獲得的更多。做官只為了發財的人往往做不了大官,做生意只想著賺錢的人往往做不成大生意。每個人都需要有一些社會公德意識,這樣才能積累自己的德行,贏得別人的尊重。

管理者也是這樣,如果登上某一個位置只為了升官發財的話,往往是做不成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