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經典--《王羲之:勤學苦練,終成正果》

勤學苦練,終成正果

#FormatImgID_1#

閱讀提示

王羲之,字逸少。一度官至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353年,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2人修禊蘭亭,寫下了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王羲之的書法藝術成就很高,他不僅精通各種書體,而且創造了一種適應時代需要的新體,並構建了一個完整的風格體系,對後世書法影響極大。他是我國古代最負盛名的書法家,後人尊之為“書聖”

講故事

王羲之出身於書法世家。 他從小就喜愛練習書法,並且由父親王曠、叔父王廙(yì)啟蒙。王曠擅長於行書和隸書,

王廙

擅長書畫。因此,王羲之很小就通習行書、隸書和繪畫。

王羲之7歲的時候,正式拜當時頗有名望的女書法家衛鑠(世稱衛夫人)為師學習書法。衛夫人師承鍾繇,得其書法之妙。她不但向小羲之傳授鍾繇之法,而且教會他衛氏祖傳的習書之法以及她自己多年練成的書法技巧。王羲之學得非常用心。他12歲之前臨摹衛書,收效不錯,但自己總覺得不滿意。12歲那年,王羲之在父親的書房偷偷地讀了《筆論》一書,深有感觸。

立志經典--《王羲之:勤學苦練,終成正果》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漸漸地對東漢” 草聖”張芝的書法產生了羨慕之情。衛夫人趁機因勢利導,給他講歷代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王羲之聽了張芝“臨池”的故事很受感動,決心以此來激勵自己,並認為:只要自己肯刻苦努力,一定能夠趕超張芝。他不僅學習張芝寫字的手法,而且也像張芝那樣,經常到水池邊上學習寫字。

王羲之的家鄉有一條河,河邊有一個地方叫作新城,城內有一個很深的方形水池。他經常來這裡學習寫字。每當春天到來的時候,他便帶上筆墨紙硯來到這裡習字,一會兒用池裡的水磨墨,一會兒用池子裡的水涮筆。當他的墨筆投入池水中時,水裡立刻出現一些黑雲似的水墨。天長日久,池中的水就漸漸變黑了。隨著池水的一天天變黑,王羲之的字也大有長進。不久,他寫的字便超過了當時著名的書法家庾翼。

立志經典--《王羲之:勤學苦練,終成正果》

他仍然不滿足。為了練好書法,王羲之每遊歷到一個地方,總是不辭勞苦,跋山涉水,四處鈐拓歷代的碑刻,從而積累了大量書法資料。他在家裡的書房內、院子裡、大門邊,甚至於廁所的外面,都擺好了凳子和小書桌,準備好筆、墨、紙、硯。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想到一個結構好的字,他馬上就把它寫到紙上,然後仔細揣摩。 據說,王羲之在練字時,時而凝眉苦思,時而嬉笑若狂,達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立志經典--《王羲之:勤學苦練,終成正果》

隨衛夫人學習書法多年,王羲之很佩服她,但沒有侷限於她所教的內容,而是向更多的人學習。他自己回憶這一段經歷時說:“我小時候跟隨衛夫人學書法,以為她的書法最好。後來走過了許多地方,見到了李斯、曹喜、梁鵠等人的書法,以及蔡邕的《石經》三體書和張昶的《華嶽碑》,才知道只學衛夫人書法,遠遠不夠。。。。

於是改變主意,博採眾家之長。”寥寥數語,道出了王羲之不斷開闊視野,廣聞博取、探源明理的經歷和用心。他要透過不懈的努力,使自己的書法技藝不斷提高。

立志經典--《王羲之:勤學苦練,終成正果》

王羲之不僅向書法名家學習,而且在生活中留心觀察。有一天,王羲之和家人乘一葉扁舟在紹興一帶遊玩。 船到了縣禳村,岸邊有一群白鵝,搖搖擺擺地迎面走來。王羲之看著鵝可愛的樣子,不禁喜歡上了它們,想買回家去,於是詢問趕鵝的道士,能否把這群鵝賣給他。道士說:如果王右軍大人想要,只要替我書寫一部養生修煉的《黃庭經》, 這些鵝全部送給你。 ”王羲之當即拿出紙筆,為道士書寫了經書。他把這群鵝帶回家後,朝夕觀察其搖擺行走的步態,反覆揣摩其中的妙處,並將其與自己的書法結合起來。過了一段時間,他的字變得更加飄灑、俊逸了。

立志經典--《王羲之:勤學苦練,終成正果》

一天傍晚,王羲之在一座石橋上散步,看見一個老婆婆提著一籃子竹扇,站在橋頭叫賣,但一個買主都沒有。王羲之十分同情,就對她說:“老婆婆 ,你的扇子上既沒有畫 ,又沒有字 ,因此沒人來買。 我在你的扇子寫幾個字好嗎? 者婆婆覺得他是個熱心人,就把扇子交給他。王羲之從旁邊的寫字攤上借來筆、墨,靠在石橋的欄杆,上在扇子題字。不一會兒,每一把扇子上都題好了字。然後,他說:“有人問 ,你就說字是王右軍寫的,他們一定會買的。 果然不出所料,人們聽說字是王右軍所寫,都爭先恐後地買老婆婆的扇子,一籃子竹扇很快賣完了。

立志經典--《王羲之:勤學苦練,終成正果》

當王羲之的書法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時,他仍然自謙,說趕不上當時的書法家庾翼、郗惜。他不斷學習, 把平生所得的各種不同筆法,悉數融入於真、行、草體中去,形成了獨具風韻的書法風格。他的書法技藝備受後人推崇。

動腦筋

(1)王羲之為了練書法把清水池都練成了‘墨池’,你為學習是否有這樣的堅持不懈的呢?

(2)文字是我們文化的基石,希望大家能把我們的中國字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