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宜候夨簋:一覺三千年 醒來驚世人

西周時期,青銅冶鑄技術達到頂峰,當時,青銅器可以打造田頭農具,可以製作貴族祭祀的禮器,也可以鑄造開疆拓土的利器。鎮江這座坐擁三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它的地下曾經深深埋藏著各種不同形態、不同用處的青銅器。而在歲月的長河中,一個又一個偶然的際遇,讓這些寶藏陸續重見天日,拼湊出一幅璀璨的吳文化歷史畫卷。

1954年六月間的一天,鎮江市丹徒縣大港鎮農民聶長保和往常一樣去田裡翻地,突然,他的鐵鋤下發出了異樣的聲響。聶長保小心翼翼地挖開泥土,黑黝黝的泥土中,靜靜的躺著一個沉甸甸的金屬容器,聶長保開啟看了一下,裡面並沒有財寶。他繼續向周圍挖掘,連續又挖出了很多這樣的東西。 當時他並不知道這些是什麼,回家後一鋤頭把它打碎了,聶長保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一鋤頭打碎的竟是一件稀世珍寶——“宜侯夨簋”,現收藏在中國博物館。

宜侯夨簋高15。7釐米,口徑22。5釐米,足徑17。9釐米,器侈口,束頸,四獸首耳,淺腹,圈足較高,下緣附邊條。腹部間飾渦紋、夔龍紋,圈足飾鳥紋。 宜侯夨簋,宜是地名,是目前鎮江可考的最早的地名,侯是爵名,官位相當於,夨是製作這件宜侯夨簋人的名字,簋就是一種盛食器。

“宜侯夨簋”的底部刻有一百二十餘字的銘文,正是這些銘文為人們揭開了這批青銅器身世之謎。器內底鑄銘文12行120餘字,記述周康王冊封為宜侯,並賞賜鬯、瓚、弓、箭、土地、庶人等,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度的重要史料。

當年,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還有古文學家唐蘭等人將這段銘文翻譯成現代漢語,大意是,四月丁未這一天,周王察看了地圖,向南方進行了占卜,對虞侯夨說,我派你到宜地去當諸侯,賞賜土地、山川、人口和武器若干。為了感謝王的恩賜,夨特意鑄造了這隻寶器,以為紀念。

“宜侯夨簋”腹內的銘文中,蘊藏著吳國早期的神秘史實,可稱之為吳國第一禮器。考古專家認定,“宜”便是今天的鎮江丹徒一帶,這裡是西周時期先吳的政治中心,是吳國的發源之地。這是鎮江文字記載中最早建立的城市名稱,距今三千年。而西周的王室在陝西,為了開闢疆土,周人不遠千里來到吳地。同時也將先進的農業技術和中原禮樂帶到了這山清水秀的荊蠻之地,這是歷史記載中第一次北人南遷。此後,吳文化在鎮江進入了歷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