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氣質》136年前,旅華傳教士眼中的中國人和他的預言

鴉片戰爭打開了清王朝封閉已久的國門,但也使清王朝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經濟遭受破壞,政治遭受壓制的同時,清王朝的文化也在遭遇衝擊。

在這一時期有很多西方傳教士進入了中國內地開始傳教活動,他們在中國除了傳教以外,還對中國社會進行了很多深入的調研和分析,這些資料成為了西方社會了解大清王朝的重要資料。

在眾多西方傳教士所留下來的文獻當中,美國來華傳教士史密斯的《中國人的氣質》影響力最大,早在1890年,史密斯就開始在上海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上發表文章了。他發表的文章大多是他對於當下中國社會的觀察,這些文獻在歐洲、美國產生了極大反響,很多讀者紛紛致信給他,要求他將這些文章整理成書籍出版。

《中國人的氣質》136年前,旅華傳教士眼中的中國人和他的預言

1894年,他將這些文章整理成《中國人的氣質》一書正式發行,之後文章翻譯成法語,德語,日語,風靡西方世界。在中國近50多年的生活,讓他對中國人有了極其深刻的理解,他曾預言了當下中國發展的現狀。生活在底層下的大清人民

在當時,很多西方傳教士對於大清社會的第一印象就是人多。康熙六十一年,大清人口正式突破1億,道光年間更是猛增到4億左右,這時中國人口數量幾乎佔據了當時世界總人口數量的1/3,可是在人口迅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社會並沒有隨之發展。

當時的西方社會已經逐步走向了工業化,社會形態也日益趨近於近代社會。但擁有龐大人口數量的清朝依然處於傳統的農耕社會,這就導致當時清朝人民的生活質量極差,甚至連最基本的溫飽、衛生問題都無法保障。

在清朝末年,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最常見的現象就是街上成群結隊的孩子。當時底層街頭的孩子,可不像我們現在在街邊看到的小朋友那樣乾淨可愛,當時中國底層的很多孩子就連完整的衣服都沒有。

《中國人的氣質》136年前,旅華傳教士眼中的中國人和他的預言

史密斯在自己的作品中曾記載,1878年,清朝社會上流行性斑疹傷寒很是猖狂,很多人都因為染上這種疾病而死去。當時有一個外國人僱傭的車伕也患上了這種疾病,在他患病不足半月的時候,他忽然性情暴躁,跑出了醫院,人們找到他時,發現他把頭伸進了護城河的鐵柵欄內。

等到人們把他帶回去後,竟然發現他的熱病痊癒了,不過腿上還有風溼病。按理說這樣一個身患重病的人應該得到照顧,但是在當時的中國社會,即使病成這樣,也不得不為了生存下去,繼續工作。

一次,車伕在街邊撿到了一枚炮彈,他想把炮彈外面的鐵殼拆下來賣錢,結果引發了大爆炸,他的左腿被炸爛。路人將他送到了醫院,經過治療後,他的左腿被截肢。按理說此時的他應該好好待在家裡,但他很快又重操舊業,半年以後,他又撿到了一枚炸彈,這次他的整個手掌都被炸掉了,左胳膊被火燒焦,右臉被彈片劃傷。

這次車伕沒有像上次那麼好運,沒有路人將他送到醫院,他在太陽底下足足曬了4個多小時,後來一位政府的官員經過此處看到了他,於是便命手下人將他送到醫院。等到官員走後,手下人把他扔在了溝裡,不再管他的死活。

《中國人的氣質》136年前,旅華傳教士眼中的中國人和他的預言

雖然已經奄奄一息,但車伕在醒來之後依然憑藉自己的毅力爬出了山溝。他用自己的單足跳到了一家米店門口,在這裡他找到了一籃子飯,就在他準備已在店門口吃飯時,店主趕走了他,此時的他身體狀況極差,但並沒有完全失去神智。後來他被人可憐,送到了醫院。在醫院裡他始終沒有特別嚴重的症狀,4個星期後,他竟然又拄著柺杖出院了,中國人的這種強大的生命力令人稱奇。傳教士的神預言

史密斯在中國足足生活了五十年之久,在這裡他看遍了中國社會的現狀,他對於像車伕這類的傳奇故事十分感嘆,他在書中寫道“如果一個民族具有中國人那樣的身體素質,能夠在戰爭飢餓、瘟疫和鴉片的影響下堅持生存下來,如果他們能注意一下生理和衛生法則,有適宜的食物保證營養,那麼他們不僅會有足夠的力量佔據地球的主要地區,還會更加進步。”

《中國人的氣質》136年前,旅華傳教士眼中的中國人和他的預言

不得不說,他這個神奇的預言的確反映了當下中國社會的現狀,反映了現在中國人在國際上的地位。現在的中國,早已不是曾經那個任人欺辱的中國了,現在的中國有著最先進的科技,有著最先進的武器,有著最先進的人才,現在的中國人擁有足夠的力量保護腳下的這片土地。

更重要的是,當下的中國人依然沒有忘記曾經的歷史,為了不重蹈覆轍,當下的中國人都在為了更美好的明天不懈奮鬥。當然,作為一個傳教士,史密斯對於中國社會的看法都是以一種基督教的眼光來看待的,在他看來凡是能夠和基督教傳統教義沾邊的,具有接受基督教可能性的社會現象,都是值得讚歎的,而那些有反基督教教義的現象,就是愚昧落後,邪惡的了。

《中國人的氣質》136年前,旅華傳教士眼中的中國人和他的預言

有人說這些來華傳教士並非單純地傳播基督教教義,他們和那些列強相同,都是為了佔領中國,為了奴役中國百姓。但又有人說史密斯對於中國社會始終保持著一種慈悲之心。事實究竟如何,很難單純片面的去看待。

這些傳教士的作品的確對中國人的某些性格特點形容的有失偏頗,在國際上損害了當時大清王朝的形象。但是,這些傳教士的作品也給中國社會產生了積極影響,《中國人氣質》一書曾對中國的精英群體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魯迅、李景漢等當時著名的中國文壇大家都非常認可這本書,魯迅先生更是將這本書作為了自己之後批判社會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