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榆大戰 劉銘傳被困時, 捻軍中一叛徒刺死魯王, 淮軍反敗為勝!

文:小佛

1864年6月,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一命嗚呼,月餘後,曾國荃率湘軍攻破天京,幼主倉皇逃走,李秀成兵敗被捕,後幼主去無可去亦被清軍所執,太平天國滅亡。而實際上,太平天國滅亡後依舊有很多殘兵在各地與清軍抗衡,期待有朝一日更夠復國。

且看清朝版圖,在北部有捻軍主力,賴文光殘部;西北有梁成富率兵侵擾甘陝兩省;雲貴川有石達開餘部;江浙廣東李世賢汪海洋其勢正大。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捻軍中的一支——任化邦部。

贛榆大戰 劉銘傳被困時, 捻軍中一叛徒刺死魯王, 淮軍反敗為勝!

任化邦,安徽蒙城人士,家境貧寒,幼年父母雙亡,孤苦伶仃,幸有叔父時常照料,後又為地主家養豬,才不至於餓死鄉野。1852年,蒙城發生大旱,貧苦百姓食不果腹,將草根樹皮也是吃得乾乾淨淨,任化邦的叔父扯起大旗反清,後來捻軍大頭領張樂行給了任化邦叔父任乾一個藍旗的番號,任化邦也就成了捻軍藍旗的一名隊長。由於任化邦能征善戰,在藍旗中的地位逐漸超過叔父,成為藍旗的將領。

天京事變後,北方的張樂行部等捻軍投奔太平軍,從此捻軍成了太平軍下的一支勢力。1864年後,天京失守後,任化邦和張宗禹等捻軍將領率軍和太平天國遵王賴文光合兵一處,從此攜手共同繼續反清,大概也就是這個時候,被封為魯王。

贛榆大戰 劉銘傳被困時, 捻軍中一叛徒刺死魯王, 淮軍反敗為勝!

1867年2月,任化邦率軍在湖北鍾祥縣尹隆河與淮軍劉銘傳血戰,劉銘傳部慘敗,一時之間清軍將領大多聞魯王之名而色變。同年6月,山東部分鹽民準備起義反清,送信給賴文光和任華邦請求幫助,兩人遂率軍進入山東境內。結果還沒等到捻軍到達,鹽民們的起義已經失敗,捻軍就在登州、萊州、青等地方活動。

李鴻章為了能將捻軍消滅在山東,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緊趕慢趕地修築運河和膠萊河的防禦工事,要將把捻軍圍困於河東。捻軍苦戰,僅僅突破了膠萊河防線而沒有突破運河額防線,使得活動區域越來越小,可以說是已經陷入淮軍的包圍之中。

任化邦驍勇善戰之名早就流傳清軍之中,況劉銘傳之前吃了任化邦的大虧,淮軍不敢主動出擊進攻捻軍。李鴻章等人傷透了腦筋,後不知何人提及,任化邦有一部下願意投降,於是淮軍將領許諾叛徒潘貴升,如果他能夠暗殺掉任化邦,將得到三品花翎頂戴和二萬兩白銀。

贛榆大戰 劉銘傳被困時, 捻軍中一叛徒刺死魯王, 淮軍反敗為勝!

同年10月,淮軍劉銘傳與善慶等部率軍前往江蘇贛榆縣,任化邦早就得到訊息將兵馬埋伏路邊,準備將這支清軍全殲。清軍一進入,任化邦親率馬軍殺出,淮軍不敵,劉銘傳陷入包圍之中,並且軍隊很快呈潰敗之勢。突然,淮軍中出現一支捻軍,隨後這支部隊混入任化邦的大部隊,這領軍之人不是別人,正是叛徒潘貴升,他乘任化邦指揮全軍向前衝殺,從其後面瞄準,一槍戳中任化邦腰部,任化邦墜馬而亡。潘貴升的部卒馬上在軍中高聲:“ 魯王受槍傷死了!“捻軍頓時群龍無首,陷入混亂之中,淮軍乘勢反擊,捻軍大敗。

參考資料:羅爾綱,《太平天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