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改國號為清,封了三個漢人王爺,後來他們結局如何?

天聰十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改元崇德,稱皇帝。對於後金來說,一個新的時代到來了。新時代,自然要封賞一批功臣。此時,除了皇太極的兄弟、親族之外,還封了三個漢人將領為王,他們分別是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由於這三個王都帶有順字,史稱“三順王”。而這個順字,也表明他們是投降的將領。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三個漢族王爺,他們的投降經歷以及他們的最終歸宿。

我計劃用兩篇文章,來聊這個話題。今天先說恭順王孔有德和懷順王耿仲明。

孔有德是鐵嶺礦工,不識字,但是高大威武,力氣大,有武功,識弓馬。他和耿仲明是同鄉,兩人關係很好,還結拜為異性兄弟。在晚明兵荒馬亂的年月,不安分的人都去投軍了。孔有德雖然不識字,但是性情豪爽,弓馬功夫了得,正適合當兵,而且很有號召力。他們身在遼東,早年就跟女真人打過交道,而且他們並沒有讀書人那一套忠孝觀念,行動以利益為準則,這為他們後來的叛變埋下了伏筆。

皇太極改國號為清,封了三個漢人王爺,後來他們結局如何?

孔有德和耿仲明糾集了一幫民眾,開始幹起類似於山賊的行當。後金佔領遼瀋以後,由於生存艱難,孔有德、耿仲明都領著自己的武裝投入明朝大將毛文龍的麾下。由於這兩個人孔武有力,打仗勇猛,毛文龍對他們很賞識,收他們為養孫,還給他們賜名字,孔有德叫永詩,耿仲明叫有傑。毛文龍對他們很信任,很快就把他們提拔成參將。他們二人對毛文龍的“知遇之恩”感激一生。孔有德封王之後,仍舊不忘毛文龍大恩,每次與人談到毛大將軍時,仍舊禁不住肅然起敬。

崇禎元年(1628年),明朝廷任命袁崇煥督師遼東。毛文龍部軍紀渙散,尾大不掉,對朝廷命令陽奉陰違,引起朝廷不滿。袁崇煥督師遼東後,對毛文龍也很不滿。於是,崇禎二年,袁崇煥找了個藉口,把毛文龍斬殺了。毛文龍所屬部隊歸副將陳繼盛管轄。孔有德、耿仲明對毛文龍之死耿耿於懷,且他們看不上陳繼盛,不服他管轄。他們料想在陳繼盛部下沒有前途,得不到重用,於是相約帶領本部人馬投奔山東巡撫孫元化,駐軍山東登州。孫元化仍舊任命他們為參將。

皇太極改國號為清,封了三個漢人王爺,後來他們結局如何?

孔有德和耿仲明在孫元化帳下幹得並不如意。當時,明朝將領黃龍鎮守皮島,他發現部將李梅在軍裡搞起了走私活動,於是將其打入大牢。但是,這個李梅是耿仲明的親信,兩人關係很好。耿仲明弟弟耿仲裕恰好在黃龍的軍隊裡任職。為了救李梅,耿仲明指使弟弟耿仲裕,以索要軍餉為名,包圍了黃龍的衙門,將他綁起來,押到演武場上批鬥,打斷他的腿,割掉他的耳朵和鼻子。其手段之殘忍,令人髮指。耿仲裕本來想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黃龍殺掉。但是被部將阻止了。畢竟黃龍是朝廷任命的武將,殺了他不好交代。於是,黃龍就這樣撿回一條命。不久之後,黃龍恢復了兵權。他急於復仇,命人抓了耿仲裕,並當場將其殺死。同時,他還上書朝廷,請求治耿仲明的罪。耿仲明對黃龍殺死弟弟十分氣憤,他攛掇老闆孫元化上奏朝廷,彈劾黃龍貪汙軍餉,這才導致士兵譁變。朝廷派人來查,結果查來查去也沒有查清楚,給朝廷交了個調查報告,便不了了之了。

皇太極改國號為清,封了三個漢人王爺,後來他們結局如何?

崇禎四年(1631年)冬天,孔有德奉命代表出城抵禦後金,途經吳橋,由於風大雪大,環境惡劣,且後勤供應跟不上,部隊沒有飯吃。心懷不滿的孔有德便發動吳橋兵變,也不再進兵,而是迅速率領部隊往回趕,回到山東攻打登州。山東巡撫孫元化企圖與孔有德講和。但是,還沒等孫元化提出條件,登州城裡的耿仲明就率領本部人馬叛變,與孔有德里應外合,一舉拿下了登州城,生擒孫元化。孔有德勸孫元化跟他們一起另起爐灶、另立旗幟。但是孫元化忠於朝廷,不願意叛變。孔有德感念他的收留之恩,將他放了。逃離登州後,孫元化回到北京,結果被崇禎下令斬殺了。而耿仲明則將黃龍一家老小全部斬殺,為弟弟報仇。帶兵在外的黃龍氣得牙齒打顫,恨不能手撕耿仲明。

得了登州之後,孔有德自任總兵官,耿仲明任副將。他們並不滿足於眼前的勝利,於是組織人馬圍攻萊州。駐守萊州的是接替孫元化任山東巡撫的徐從治。他率領部將堅守城池,憑藉高牆深壘,讓孔有德不能前進一步。但是,就在徐從治堅守城池的時候,朝廷又有人主張招撫孔有德,主戰派和主和派爭論不休。前去救援的大軍也畏懼不前,眼看著徐從治在萊州城苦苦支撐。孔有德摸清了明朝廷的底牌,更是肆無忌憚,招兵買馬,不斷壯大實力。為了儘快攻下萊州城,孔有德命令士兵用大炮轟擊城牆。在戰鬥中,新任山東巡撫徐從治戰死。萊州知府朱萬年等人堅持不投降,彈盡糧絕也要死守。

皇太極改國號為清,封了三個漢人王爺,後來他們結局如何?

這時候,朝廷才下定決心圍剿孔有德,先前就在外圍觀望的明軍這才向萊州撲過來。孔有德見明軍聲勢浩大,而萊州城又遲遲攻不破,只好下令撤回登州城。但是,明軍並不想就此罷休,大軍急速趕到,將登州城圍了起來。幾次戰鬥後,孔有德軍損失慘重。孔有德見登州難以堅守,又生出了投降明軍的主意。但是,由於耿仲明和黃龍結怨太深,黃龍堅持不放過耿仲明。於是,投降這條路被堵死了。沒辦法,孔有德只好整頓兵馬,率大軍突圍,然後乘船從海上逃跑。駐守在旅順一帶的黃龍得知訊息後,在旅順附近設下埋伏,孔有德的船隊登陸後,遭到黃龍軍的猛烈攻擊,死傷過半。

孔有德和耿仲明率領殘部,倉皇逃到蓋州。走投無路之際,他們只好向後金投降,請求剃髮,併發誓永遠效忠後金。在乞降詔書裡,孔有德說“朱朝之天下轉瞬即汗之天下”,毫無氣節可言。

此時的後金,皇太極繼位後,一改努爾哈赤不信任漢人、打壓漢人的政策,對漢人極盡籠絡,善待來降漢人。當皇太極得知孔有德有意投降後,非常高興,立即同意孔有德和耿仲明的投降請求。

崇禎六年(1633年)四月,孔有德、耿仲明率領殘部以及家眷一萬餘人,在鴨綠江口與後金部隊會合,正式剃髮投降。皇太極給予他們二人極高的禮遇。部隊抵達盛京的時候,他親自出城十里迎接,並向他們行了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見禮”。

皇太極改國號為清,封了三個漢人王爺,後來他們結局如何?

孔有德投降後金,不但給後金補充了人馬,更重要的是,孔有德帶來了後金急需的船隊、紅夷大炮和工匠,這些東西是後金夢寐以求的戰略物資。

投降之後,孔有德和耿仲明自成一軍,被稱為“天佑兵”。他們調轉槍頭,作為後金進攻明朝的先鋒,為清朝統一全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順治年間,清廷改封孔有德為定南王,帶兵進入廣西,征剿南明政權。很快,他就破了桂林,佔領廣西全境。順治九年(1652年),南明西寧王李定國率軍進攻廣西。孔有德率軍迎戰。雙方展開一場惡戰。南明這邊,李定國用上了大象,組建了象陣,大破清軍。孔有德敗退桂林。李定國則將桂林城包圍。不久之後,桂林城破,孔有德受重傷。無奈之下,他殺死妻子,點燃大火燒了定南王府,然後自刎而死。孔有德的兒女都被南明軍殺死,只有女兒孔四貞逃脫,後被孝莊太后收為養女。。

順治年間,耿仲明擔任孔有德副將,跟隨孔有德南征南明政權。順治六年(1649年),清廷改封耿仲明為靖南王。後來,有人上奏耿仲明放縱部下私藏逃犯,按例應該論斬。攝政王多爾袞嚴厲斥責耿仲明。清廷卸磨殺驢,密令閩浙總督張存仁在江西吉安將其殺死。

以上就是孔有德和耿仲明的投降故事和最終歸宿。

這篇寫得夠長了,下篇咱們聊智順王尚可喜的投降經歷以及他的最終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