諡號、廟號、年號,中國古代皇帝的各種外號,究竟有何含義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統治者們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有名字,而且他們非常的任性,自己的名字還不允許別人和他們重名,重了就要判罪。講道理,既然這麼重視自己的名字,應該很喜歡被別人叫自己的名字吧,但事實恰恰相反,他們的名字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別人叫的,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諡號、廟號、年號,中國古代皇帝的各種外號,究竟有何含義

在古代,統治者的名字是不可以直呼統治者的名字的,但是無論是日常和他們交流、還是在歷史書上記載他們的事蹟,都不能避免使用他們的名字啊。這可怎麼辦啊?這個難題可能在當時把一眾大臣急得團團轉。

但是辦法總是有的,有人就想到了:不能叫他們的名字,那就給他們起一堆“號”,不就可以了嘛。於是,人們就用“號”來稱呼這些統治者們,比如唐明皇、武則天,這些其實都是號。

號與號之間也是有很大不同的,主要有尊號、年號、廟號、諡號,現在很多人都很不清各種各樣的號,不知道這些號分別有什麼作用,今天我們就逐個認識一下這些神奇的“號”。

諡號、廟號、年號,中國古代皇帝的各種外號,究竟有何含義

尊號

首先我們來聊一聊“尊號”。皇帝作為九五至尊,給個尊號是應該的吧。所以大臣們經常會給皇帝上一個尊號,以表示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乃至天下眾生都是十分尊崇皇上您的呀。

尊號,又稱“徽號”,可不是所有的統治者都有尊號,一般都是比較傑出帝王才有的,比如上文提到的“唐明皇”的“明皇”、“武則天”的“則天”都是尊號。但是也不一定非得是一代明君才能有尊號,有些愛慕虛榮的昏君也可以有,甚至也未必得是皇帝,比如“慈禧”太后,這老人家想要個尊號,一眾大臣還不得乖乖奉上,畢竟大臣們得恭維她呀,誰會去得罪一個惹不起的主啊。

最開始的時候,尊號是隻有兩個字的,後來的統治者可能覺得兩個字難以描繪他們的豐功偉績、也不能抒發他們的雄心壯志,所以尊號就越來越長,以便涵蓋更多的內容。舉個例子,比如慈禧太后,她的尊號全稱為“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恭欽獻崇熙聖母皇太后”

諡號、廟號、年號,中國古代皇帝的各種外號,究竟有何含義

看這氣派的尊號足夠長了吧,我們根據這個尊號就可以想象到大清朝的臣民有多麼“尊重”這位皇太后了,也可以感受到她有多大的“功業”了,也終於明白了她為什麼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受萬代後人“瞻仰”了吧。

年號

年號相對來講,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年號是古代帝王用來紀年所確立的名號,它正式形成是在漢武帝時期。

在這之前,我們可以看到史書上都是用帝王在位的時間來紀年的。有了年號之後,就能直接以年號來紀年了。當然,年號也不僅僅用於紀年,還常常表達統治者的執政理念,也用於宣示王權。

諡號、廟號、年號,中國古代皇帝的各種外號,究竟有何含義

從漢武帝開始,每個皇帝都會有自己的年號,年號更改成為“改元”。最初的時候,也沒有規定一個皇帝只能用一個年號,這就導致有的皇帝有事沒事就改個年號,典型代表人物就是創始人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一共使用了十一個年號,算得上是為所欲為。

更有甚者,唐高宗在位三十五年,竟然使用了14個年號,豈不是更過分,過個兩三年就得改元,也不嫌麻煩。一直到了明朝,才要求一個皇帝不管在位多少年,只能用一個年號,這也就是為什麼明清時期我們就可以用年號來代指皇帝了,比如萬曆、康熙、乾隆等。

當然,有喜歡改年號的,就有懶得改的,有的皇帝就是父子同號甚至三代同號,比如唐哀帝不改唐昭宗的“天祐”。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號制度越來越完善,尤其從隋唐開始,年號的制定有了一個新的基本原則,那就是不要與前代的年號相同。

這個要求其實是比較難的,若事先準備不周全,或者是歷史視野不夠,很容易就會和前朝的年號重複。萬一不小心重複了某個口碑不好的前朝皇帝用過的年號,是會受到天下人恥笑的。

諡號、廟號、年號,中國古代皇帝的各種外號,究竟有何含義

可惜,即便是小心謹慎的去取年號,這年號重複的案例還是比比皆是。清人趙翼曾經專門研究過“年號重襲”一事,據他記錄,“建平”這個年號,先後被使用過九次,“太平”“永興”被用過八次,等等。

好不容易到了明清,每個皇帝在位期間,只能使用一個年號,不再改元,按理說應該不會再撞了吧。可就這唯一的年號,竟然也有與前代撞車的。比如歷史上有名的朱棣所用的年號“永樂”就是前人所用過的。

這真不能怪當時學識淵博的解縉、楊士奇、楊榮等大學士不給力,純粹是永樂大帝實在是太強勢獨斷了,這些柔弱的文人著實說不上話。

年號除了基本的紀年功能外,後期衍生了不少新功能,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奉正朔”,所謂奉正朔,指的就是歸順和降伏,你把人家打了,人家降順於你,為了安撫一下,同時表示這是順應天意的事,就改個元。

諡號、廟號、年號,中國古代皇帝的各種外號,究竟有何含義

同樣的,當有人起兵造反的時候,也不會承認當朝皇帝的年號,會自立新的年號。關於年號,還有很多趣事。中國漢字博大精深,許多人喜歡玩拆字遊戲。比如說,晉元帝的“永昌”,昌拆開為兩個日,兩個太陽,代表兩個君主,有人便說這預示著這一年中將有兩個君主,說明會有新老皇帝交接的場景。

時至今日,日本還在使用年號紀年,臺灣用“中華民國多少年”,實質上也是年號的一種變體。年號的秘密,還有很多等著我們去探索呢。

諡號

接下來我們聊聊諡號,諡號其實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有了,是大臣們在皇帝死後給皇帝定的。當然一些達官貴人也有自己的諡號,甚至民間也存在私下裡起諡號的現象,叫做“私諡”。

諡號最開始是一個字的,比如漢文帝的“文”、漢武帝的“武”,都是一個字的。後來發現,一個字不夠用了,怎麼辦呢?沒關係,可以增加字數。

諡號、廟號、年號,中國古代皇帝的各種外號,究竟有何含義

慢慢地出現了兩三個字的諡號,一直到了清朝,皇帝的諡號已經多達二十多個字了。之前提到西周就已經有了諡號,但是秦朝是沒有諡號的,因為秦始皇認為諡號不好,這個東西是“兒子議論老子、臣子議論皇帝”,所以就廢掉了。

但是到了漢朝,諡號再次興起。那諡號的用途在哪呢?主要就是對已逝皇帝的一種高度概括的評價。雖然說是評價皇帝,但是敢給皇帝惡諡的還真沒有幾個,自漢朝以來,一共只有九位皇帝有惡諡。

一是因為忌憚當朝皇帝,二是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大部分臣子是不敢批評皇帝的。真正有惡諡的皇帝,基本上都是有原因的。比如說漢靈帝,他寵幸宦官、賣官鬻爵,甚至搞“黨錮”針對士人集團,所以被針對計程車人集團在他死後就給了個惡諡。再比如隋煬帝,他的惡諡主要與李唐有關,搶了人家的天下,自然要把他說成不好的來證明自己是正義的啊!

唐朝以後,諡號就基本失去作用了,因為諡號作為一種評價,全是美諡肯定體現不了評價的客觀性,而且變得越來越長,也不方便。唐朝以前,我們稱呼皇帝基本的都是用諡號,因為在此之前的皇帝不一定有廟號,但是諡號都有,而且年號呢也比較多,不方便用,所以就用諡號。關於諡號,想必大家已經有多瞭解了吧。

諡號、廟號、年號,中國古代皇帝的各種外號,究竟有何含義

廟號

最後,我們來談談廟號。廟號也是在皇帝死後追尊的,但與諡號不同,諡號是別人起的,廟號是皇帝自己家裡人搞得。

一般認為在商朝的時候就已經有廟號了,但是和諡號一樣,在秦始皇在位時曾經短暫的廢除過。漢朝開始又恢復了廟法,但是廟號的給予十分慎重,所以很多皇帝都沒有廟號。到了唐朝之後,這個嚴謹的廟號制度放寬了很多,除了部分亡國之君或者命短的皇帝之外,幾乎所有皇帝都有廟號。

諡號、廟號、年號,中國古代皇帝的各種外號,究竟有何含義

所以唐朝以後的一段時間,大部分人稱皇帝都使用廟號,比如唐太宗、唐玄宗,都是廟號,並且此時的廟號也取代了諡號的作用,用於對前朝皇帝的一生做一個評價,因為之前提過諡號在唐朝之後已經不再客觀公正了。

不過,稱皇帝廟號也沒有持續很長時間,因為到了明清,大家就用年號稱呼皇帝了,廟號就成了皇帝自己家裡用的稱號了。

結語:

到這裡,中國古代皇帝的各種“號”我們就一起了解完了。知道了這些之後,不禁會感慨皇帝的世界可真奇妙啊,這麼多封號,還各司其職,實在是太有趣了。以後再有人和我們提及皇帝的各種稱號的時候,我們也可以不再顯得那麼陌生啦。

參考文獻:

《宋史·禮志九》

《歷代帝王廟諡年諱諡》

《司馬文正集》

《廿一史四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