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上下5000年,秦始皇公元前200年,如今2020年,那3000年呢

對傳統文化有興趣的朋友經常會聽到中華歷史5000年的說法,並因為中華民族擁有悠遠的歷史而產生一種自豪感。但有細心的朋友發現史冊上真正記錄的時間跨度好像並沒有5000年那麼長。

明明上下5000年,秦始皇公元前200年,如今2020年,那3000年呢

而以我們現在使用的公元紀年法來看,直到2020年,也就是說公元后只有2000多年曆史。再看公元前,秦始皇在位的時間是公元前200年左右。這樣一算,有幾乎3000左右的歷史不被人所知,但是中華上下5000年這個說法又真實存在,那麼那3000多年去哪了呢?

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明白5000年的這個說法是從哪裡開始算起的。

按照之前我們算的,這個時間的起點要從秦始皇時期繼續往前找。再往前是春秋戰國,這一時期特徵是諸侯勢強,天子力弱。原因是商朝的分封制使地方諸侯手中權力過大,導致中央權力被慢慢架空。

所以繼續向前追溯就是商朝。前面之所以沒將商朝算進去,原因是儘管我們現在都知道有這個朝代存在,但歷史界有一段時期是不承認商朝存在的,因為沒有證據。

但在上個世紀發現了許多帶有甲骨文的文物,還有著名的安陽殷墟。除此之外還發現了商都城的遺址,儘管比歷史記載要少幾座,但是這些都是證明商朝存在的有力證據。

明明上下5000年,秦始皇公元前200年,如今2020年,那3000年呢

商朝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按照公元紀年法來算,大概是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所以,這樣算來,與之前面相比,時間又多了一千年,但到商朝離3000年曆史,還有2000年。

其實,從商朝往前數1000年左右,是中華歷史上的又一段時期,叫作奴隸時代。這一段時期奴隸制盛行,公民之間等級分明,奴隸沒有人身自由,還會被帶到市場上進行交換。同時這段時期還有幾位歷史上有名的君主。用君主來說或許也不合適,因為此時並沒有皇帝制度。這幾位首領就是堯舜禹。尤其是最後一位首領大禹。

他本名叫作禹,因為治理水患得到人們的尊重和擁護,所以被人們稱為大禹,名字前面加一個‘大’表示尊重。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朝代夏朝。之後他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啟,改變了禪讓制的傳統,開啟了‘家天下’的歷史。

明明上下5000年,秦始皇公元前200年,如今2020年,那3000年呢

這個朝代在歷史上意義重大,三十年前,國家為挖掘歷史文化,啟動了有關文化工程。在工程啟動後效果顯著,陸續發現多處遺址。有一處據推測在開封的夏王城遺址,還未挖掘。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夏中晚期的王城遺址,在河南被發現。這些證據使歷史界內對夏朝的存在持懷疑態度的學者少了很多。

有了這些遺址,目前大部分人都承認夏朝的歷史地位。按照目前的資料來看,夏朝出現的時間是公元前2070年,再加上堯舜時期,就已經是4000年了。再往前就是原始社會時期。在這個時期有許多傳說,這個時候傳說故事的主角已經是人類,黃帝炎帝就是這個時期中神話傳說的主角。

有人認為這個時期只是傳說,但是在史記中司馬遷是有相關記述的。當初太史公寫《史記》幾乎把求真精神發揮到了極致,捕風捉影的傳說,他又怎麼會往書上寫。算上原始社會時期,5000年曆史就差不多了。

明明上下5000年,秦始皇公元前200年,如今2020年,那3000年呢

其實,5000年只是一個說法,大家並不需要為此有什麼爭論,它只是想表達我們民族歷史文化豐富,博大精深。另外,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只有中國延續了文明,究竟是幾千年,世人已經不再關注,因為接下來以後的時間才是重要的,才能創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