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滸之戰時努爾哈赤已佔據絕對優勢,明朝失敗是必然

薩爾滸大戰是努爾哈赤讓明神宗震撼的一場戰爭。當時20萬明軍兵分四路,結果被努爾哈赤的6萬八旗兵打得丟盔棄甲,從此明朝一蹶不振,而後金越來越強大。

那麼如果明朝沒有兵分四路,是不是就能戰勝努爾哈赤的八旗兵呢?管你幾路來,他自一路去,明軍依舊不是努爾哈赤的對手。因為薩爾滸大戰遠不是簡單的軍事問題。

1。、勵精圖治的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出生於建州女真,可是25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塔克世和爺爺覺昌安都被明軍給殺了。結果明朝為了彌補努爾哈赤,送了他30匹馬,給了他龍虎將軍這麼一個虛職就了事了。

從此以後,努爾哈赤便以13副鎧甲起家,開始了自己的復仇之旅。剛起家的時候,努爾哈赤身邊只有幾十個人,憑藉自身的努力,他完成了建州女真的大一統。

薩爾滸之戰時努爾哈赤已佔據絕對優勢,明朝失敗是必然

隨後他又開始對外征戰,陸續征服了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的大部分地盤。為了形成強有力的政治集團,努爾哈赤從金國的猛安謀剋制度中得到靈感,建立了八旗制度。

八旗兵馬出則為兵,負責攻城略地,入則為民,負責農業生產,共計6萬人的建制。在遇到袁崇煥之前,八旗兵和明朝的戰爭,從來沒有打過一次敗仗,這就是努爾哈赤的可怕之處。等到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58歲建立了後金汗國,號稱天命汗。

2、數十年不上朝的明神宗。

當努爾哈赤在努力創業的時候,反觀萬曆皇帝在幹啥?張居正改革10年,給明神宗留下了一個不錯的底子,可是明神宗在幹嘛呢?他為了立皇太子的事情,居然一口30年不上朝。

他想要立福王朱常洵,結果大臣們堅持立長的原則,要求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結果僵持不下以後,明神宗索性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長達30年之久。

薩爾滸之戰時努爾哈赤已佔據絕對優勢,明朝失敗是必然

那麼萬曆帝在幹嘛呢?他不像自己的爺爺嘉靖帝那樣躲在後宮修仙,而是選擇想各種辦法給自己斂財,他居然是個財迷!

他把張居正、馮保的家給抄了,錢都落進了他自己的口袋,而不是進國庫。此後又設立了礦監、稅監,讓他們帶民間各種剝削掠奪。

一個是志得意滿,努力開創基業。一個是頹廢不朝,努力斂財滿足私慾。這兩位君主較量的時候,誰能獲勝呢?後金在走上坡路,而明朝顯然在走下坡路,而且快到山腳下了,薩爾滸大戰明朝能贏嗎?

萬曆帝最出名的事情,自然就是萬曆三大徵。這三大徵打出了明朝強大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從中也可以看得出,張居正的改革卓有成效,要不沒實力連續打這三大戰爭。

薩爾滸之戰時努爾哈赤已佔據絕對優勢,明朝失敗是必然

第二大徵,也就是著名的抗倭援朝了。當時日本的豐臣秀吉一統日本以後,便帶兵入侵李朝,李朝國王宣祖李昖立刻嚮明朝求援。雙方打了7年多時間,明朝精銳損失6萬多人,倭軍損失10萬人。要不是豐臣秀吉去世的話,後果還真不敢想象。

第三大徵,楊應龍在播州發動叛變。這事持續了足足11年時間,萬曆帝收拾完朝鮮的事情以後,立刻出手平定播州。這件事影響深遠,從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徹底改變了西南地區的局勢。但是同時對明朝的打擊也是非常大的。

抗倭援朝以後,萬曆帝立刻又讓人平叛播州。抗倭援朝打得十分慘,李如松差點就戰死了,明朝精銳損失大半,壓根無法在短時間內支撐起另外一場戰爭。可是萬曆帝偏偏不信邪,又讓他們組織20萬大軍遠赴貴州,打響了播州之戰。這支部隊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從東北那地方調來的,所以說這就給努爾哈赤鑽了空子。

而三大戰役過後,明朝的經濟損失巨大,《明史》記載:“近歲寧夏用兵,費百八十餘萬;朝鮮之役,七百八十餘萬;播州之役,二百餘萬。”收上來的稅壓根就無法跟開銷持平,每年都有嚴重的虧空。無奈之下朝廷只好增加稅賦,打響播州之戰時,明朝的稅收比例比20年前提到了四成。

所以說明朝的損失是相當巨大的,據統計,寧夏之戰,明軍傷亡5萬,抗倭援朝,明軍傷亡6萬,播州之戰,明軍傷亡5萬。精銳老兵都被打光了。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兵分四路跟努爾哈赤較量,這不是自取滅亡嗎?

薩爾滸之戰時努爾哈赤已佔據絕對優勢,明朝失敗是必然

所以當時萬曆帝派遣20萬大軍,兵分四路,出兵撫順關、鴉鶻關、三岔口、寬奠口,把本就沒什麼戰鬥力的部隊一分再分,壓根就沒有取勝的可能。

如果他們合兵一處呢?依舊沒有可能戰勝八旗兵。因為八旗兵這6萬人,是多年大戰磨練出來的精銳部隊,這是明軍沒法比的。

明軍這20萬大軍中,熟悉戰爭的能有2萬人就很不錯了!哪怕全都集中在一起,其實其他人也只是看熱鬧,真正投入戰鬥的人不會多。一旦有實力的老兵被擊潰了,後面那些新兵蛋子全都會跑路。

這就跟後來的松錦大戰有的一比,明朝出兵13萬,本來是合兵一處的。結果皇太極把前後路一堵上,他們立刻就內亂了,不戰自潰敗,互相踐踏而亡的人不計其數。

可以說,從來沒有哪個朝代,真正同時經歷過萬曆三大徵,還要再來一場薩爾滸大戰。這就是不少人為萬曆帝叫屈的原因,甚至有人覺得萬曆是個明君。

其實之所以明朝能扛得住萬曆三大徵,主要功勞不在萬曆帝這兒,而是在張居正那兒。沒有張居正的改革,明朝的經濟早就垮了,沒有經濟做保證,壓根就打不贏任何一場戰爭。

三大徵以後,萬曆帝還挺自豪的,畢竟在他手裡展現出了明朝的軍事水平。可是他萬萬沒想到,在他快要駕崩之前,卻在薩爾滸之戰中,被努爾哈赤打得一敗塗地。他不免也為此流下了眼淚,含恨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