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革裹屍的主人公是誰,馬援馬革裹屍的故事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為國戰死的英雄,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些吧。大家知道馬革裹屍的主人公是誰,知道馬革裹屍的歷史人物是誰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馬援馬革裹屍的故事。

成語馬革裹屍

馬革裹屍的主人公是誰,馬援馬革裹屍的故事

馬革裹屍的歷史人物:馬援

釋義:馬革即馬皮。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多指軍人戰死於沙場。形容為國作戰,決心為國捐軀的意志。褒義詞。可參見三國89集,司馬懿為張郃馬革裹屍。

典故:出自《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

馬革裹屍的主人公是誰,馬援

馬革裹屍的主人公是誰,馬援馬革裹屍的故事

馬革裹屍的主人公是誰,馬革裹屍的歷史人物是誰,其實就是馬援(前14年-49年),字文淵。漢族,扶風茂陵(今陝西楊凌西北)人。西漢末至東漢初年著名軍事家,東漢開國功臣之一。新朝末年,天下大亂,馬援為隴右軍閥隗囂的屬下,甚得隗囂的信任。後歸順光武帝劉秀,為劉秀統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

馬革裹屍的主人公是誰,馬援馬革裹屍的故事

天下統一之後,馬援雖已年邁,但仍請纓東征西討,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將軍,因功封新息侯,被人尊稱為“馬伏波”。其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的氣概甚得後人的崇敬。後於討伐五溪蠻時身染重病,不幸去世。因梁松誣陷,死後被劉秀收回新息侯印綬,直到漢章帝時才遣使追諡忠成。這下大家知道馬革裹屍的主人公,馬革裹屍的歷史人物是誰了吧。

馬革裹屍的故事

在東漢時期,北邊的少數民族經常進犯邊境,燒殺搶奪,無惡不作,邊境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北方的少數民族入侵邊境這一問題,在西漢的時候就已經出現,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雖然有了成效,但那也只是短暫的。東漢的時候,這個問題也困住了當朝者。這時候,後來的馬革裹屍的主人公,馬革裹屍的歷史人物馬援就出現了。早期的時候,馬援跟著光武帝南征北戰,戰果無數。東漢建立之初,邊境發生動亂,馬援直接請旨出擊,大破進犯的敵軍,劉秀也因此將他封為伏波將軍。時光易逝,英雄遲暮。在馬援62歲的時候,北方的匈奴又來進犯,滿朝文武議論紛紛,但是沒人有能力擔此重任,將匈奴驅逐出境。這種時候,馬援怎麼能坐視不理?

馬革裹屍的主人公是誰,馬援馬革裹屍的故事

要求率兵出征。62歲在古代的時候算是高齡的,皇帝怎麼還能忍心這麼一位老者替自己去守衛江山?馬援自然是堅持到底,“老臣的筋骨還硬朗著,男子漢就應該為國戰死在疆場之上,死後馬革裹屍還,怎麼能安心享受兒女侍奉而老死在家裡?現在有這樣的機會,老臣怎麼能畏畏縮縮?”皇帝無奈,只得答應。後來,馬援在軍中病逝,為祖國奉獻自己最後的精力,算是圓了他那句“馬革裹屍還”了。身為馬革裹屍的主人公,馬革裹屍的歷史人物馬援老當益壯、不畏生死的精神至今仍受到後人的景仰。

馬革裹屍的主人公是誰,馬援馬革裹屍的故事

南宋詞人辛棄疾還曾就馬革裹屍的典故寫了一篇《《滿江紅·漢水東流》:“漢水東流,都洗盡,髭鬍膏血。人盡說,君家飛將,舊時英烈。破敵金城雷過耳,談兵玉帳冰生頰。想玉郎,結髮賦從戎,傳遺業。腰間劍,聊彈鋏。尊中酒,堪為別。況故人新擁,漢壇旌節。馬革裹屍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但從今,記取楚樓風,庾臺月。”辛棄疾借馬革裹屍的典故,祝福友人。希望友人能像自己的先祖一樣馳騁疆場,建功立業,抗擊金兵,收復祖國的大好河山。馬革裹屍的典故素來為後人所崇拜,身為前方將士,每一個出征之人都希望自己能在戰場之上征伐殺戮,為著自己的祖國流盡最後一滴血。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