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為什麼有的宮女被稱為姑姑?古代宮女的等級劃分是樣的?

後宮之中有句老話:“老太后好伺候,姑姑不好伺候”,由此可見,“姑姑”在清宮裡還是很有地位的,最起碼不是最低一級。

清代為什麼有的宮女被稱為姑姑?古代宮女的等級劃分是樣的?

其實,在宮廷裡有個傳統的規矩,太監基本上都是漢人,而有頭有臉的宮女,必須是旗人(應該是三旗包衣,無漢人宮女)。凡是伺候太后、皇后、妃子、格格的宮女,漢人是挨不上邊的。當然了,儲秀宮的宮女更要求要正根正派,規矩也更加嚴了。

在清廷後宮中,宮女並不是要一輩子都在宮中伺候主子的,宮裡也有嚴格的制度,一般情況下,宮女當上四五年,到了十七八歲,就要被打發走,這是之前皇帝留下的恩典,希望宮女還能出去嫁人。

至於宮女出宮以後連乞丐都不願意娶的問題,暫且先不討論了,那是宮外的事兒了。而在宮中,正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宮女的情況也一樣。

她們也有個新舊交替的過程,一般新宮女入宮以後,管上一代的宮女統稱為“姑姑”。這位“姑姑”的權利非常大,可以打、可以罰、可以認為你沒出息調叫不出來,打發你當雜役去,不過宮裡也有規矩,許打不許罵。

清代為什麼有的宮女被稱為姑姑?古代宮女的等級劃分是樣的?

因為,老話講了,“都是隨龍過來的,罵誰都不合適”,其實,主要是宮裡忌諱多,罵人就可能帶出不中聽的話來,掌事兒的聽見肯定是不答應的,要是罵人的髒話影射到高層貴族皇親國戚,更是掉腦袋的大罪,罵人和被罵的,誰也逃脫不了干係。

“姑姑”雖然權利大,可以懲罰新入宮的宮女,但是不允許打臉,因為臉在那個時候同樣是女人的本錢,掌嘴是太監的常事,絕不會發生在宮女身上。

之所以有的宮女被稱作“姑姑”,還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姑姑們要嚴格起到承上啟下的連線作用,她們在離開前,必須把所學知識全部交給新宮女。

其中,宮中的三大件難事,是“姑姑”與新宮女完成交接的必須項。

首先是睡覺,這一點宮女必須嚴格遵守規矩,睡覺不許仰面朝天,必須側著身子、蜷著腿。新宮女因為睡覺不符合規範,經常會挨姑姑的打。

清代為什麼有的宮女被稱為姑姑?古代宮女的等級劃分是樣的?

第二和第三樣難事,是吃飯和出虛恭。伺候主子不容易,宮女不光要把主子打扮的乾淨整潔,重要的是自己身上也得乾淨、整潔、利落,不許帶異味兒。如果當差中,身上突然冒出髒味,那叫“大不敬”,丟了差是小,可能姑姑和管事兒的也得受牽連。

鑑於此,宮女們必須在姑姑的教導下,嚴格控制飲食,最多隻能吃八成飽,絕對不能吃帶腥味的海鮮之類的。在儲秀宮伺候主子當上差,基本上從進宮到出宮就沒吃過飽飯,怕出虛恭,丟了差事,惹了麻煩。

還有在衣服打扮方面也需要在姑姑的嚴格教導下完成。在清宮裡有個好傳統,宮女一定要樸素,說話行動不能輕浮,要有宮廷氣派,應該像寶石玉器一樣,從裡往外透露出秀麗來,不能像玻璃球一樣,表面光滑刺眼。

清代為什麼有的宮女被稱為姑姑?古代宮女的等級劃分是樣的?

宮女不允許描眉畫鬢,穿衣也有著講究。宮裡會定期的賞衣裳,一般是四套,由底衣、襯衣、外衣、背心,算一套。但在什麼時候穿什麼衣服怎麼打扮也是有嚴格規定的,新宮女都要向姑姑學習。

總之,清代有的宮女被稱為姑姑,是新入宮的對那些資歷老的或者說入宮時間早的人的一種尊稱,宮女們稱“老宮女”為姑姑,在滿足她們虛榮心的同時,希望能從她們身上學習更多的清宮規矩,又因為宮中規矩確實多而雜,需要學習的時間長,慢慢的“姑姑”的尊稱就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