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征服到隕落元帝國短暫歷程的轉折點,從“兩都之戰”開始

從征服到隕落元帝國短暫歷程的轉折點,從“兩都之戰”開始

引言

元朝是我國統治疆域最遼闊的地區,其設立的行省制,便於掌控領土的管理職權。摒除蒙古帝國的散養血脈治理權的分散性,為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帶來穩定的疆域界限。但依靠武力的維持,也終將因為武力的削弱,而造成難以解決的傷痛。

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就是靠兵變奪權,而成功上位。最終爆發皇位爭奪戰的內鬥,一直持續後代的繼承者。直到最後大規模的兩都之戰,直接造成內部實力的失控,引發後續的嚴重後果。直到王朝毀滅,才宣告爭鬥的結束。

兩都之戰原由

兩都之戰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威力,因何而造成這樣的自殘後果。其實還是因為私人野心,以及利益平衡的問題。無關正義與正統性,而是關乎兩大集團的利益分配問題。

從征服到隕落元帝國短暫歷程的轉折點,從“兩都之戰”開始

事情的原由是因為泰定帝病逝,而皇權出現一定的不穩定性。圍繞帝位之爭,重新確立權力分配的問題。大都集團趁機以下克上,發動奪權行動。為此作為泰定帝欽定的繼承人天順帝,在上都集團的勢力,進行平叛戰爭。由此兩都之戰爆發。

皇權正統性

而這一戰爭的根由,還是與皇位順承秩序有關。泰定帝的皇位繼承,並不是很光彩。他是元英宗在南坡之變中身亡,而被動推上皇位。當時的情況是如何境地,至今也說不清楚。

他上位後,也確實成為參與兵變的主要成員,對於次要人物進行赦免。但是因為其是最大的受益者,導致皇位來歷不正。這也是他的一個政治漏點。且其在位時間僅有5年,導致根基並不穩定。

從征服到隕落元帝國短暫歷程的轉折點,從“兩都之戰”開始

正因為有這一盲區,才有圍繞皇位正統性之爭。上都勢力集團是泰定帝的晉王一系班底,是自己的嫡系力量。擁護有5年太子名位的帝皇嫡子繼位,是為天順帝。準備接管帝國的治理權。

而大都勢力卻不認同這一主張,堅決認為泰定帝是篡位謀權之人。不承認其指定的繼承人為帝的合法性。堅決要從武宗、仁宗一脈找到繼承人,而懷王被推為元文宗。認為必須維持皇位正統性繼承權。為此雙方就這一個立足點,而不惜展開武力,來定奪最後的勝利者。

派系鬥爭問題

但皇位繼承並不是最主要的分歧點,真正的原因還是貴族內部治理權分配問題。泰定帝繼位後如果處理好朝中各派勢力的平衡,也就沒有那麼多的後遺症。只是作為晉王的境遇,讓其只相信自己的嫡系力量。

從征服到隕落元帝國短暫歷程的轉折點,從“兩都之戰”開始

而對於朝中的舊臣力量進行打擊,而且打擊面擴大化。這就導致武宗、仁宗時代的勳貴集團利益受損。而晉王一系勢力獨大。遭到這些舊臣勢力的不滿,雖然排除中央的特權與利益。

但是由此也埋下之後的禍根。可能真是泰定帝心虛,進行無差別壓制。使得朝中勢力失衡,而造成統治集團內部的不滿。但是他的掌控力還算有力度,在這執政期間,還能維持穩定局面。直到其因病而亡故,派系鬥爭就不可避免。

失勢的舊臣勢力開始趁其主力在大都之際,趁機奪取大都的控制權,擁立懷王繼位,奪取事實上的法理定位權。試圖利用皇權交接之際,維護自己的利益特權。而已經作為既得利益者的上都勢力集團,根本不可能退讓。因此兩派之爭,只能以戰爭定勝負。

從征服到隕落元帝國短暫歷程的轉折點,從“兩都之戰”開始

實力對比

而當時兩都實力對比,其實也是五五之數。單純軍事力量對比,上都佔優勢。而要是經濟實力對比,則是掌控江南與中原精華之地的大都佔優勢。從控制區域來說,大都勢力區域一體,而上都則分散在邊疆區。大都更佔據軍隊統合一體作戰,而上都則是四處出擊的各自作戰。

將領實力對比,則是上都佔優勢。因為當時的精兵都是伴隨皇家去上都,精兵強將不少。但卻是個不同屬,且互不服氣。而大都則是唯有一名將支撐,但卻是能夠做到統一指揮,從而贏得同一性。綜合起來,還是大都佔據優勢。

而貴族勢力支援度,則是邊疆區貴族支援上都。而關內精華區基本支援大都。從綜合實力來看,事實上還是大都會贏得最終的勝利。無論是兵力集中,經濟實力,統治區域,以及正統性問題,還有貴族勢力的分化,都傾向於大都勢力。而上都勢力集團只是擁有暫時的兵力優勢。

從征服到隕落元帝國短暫歷程的轉折點,從“兩都之戰”開始

戰爭結果

兩都之戰,因為南北二帝並立的問題。而展開歷時兩個多月的戰爭程序,最終在初期優勢兵力的上都勢力集團,沒有取得應有的戰果。經過持久的消耗戰,在底蘊上更勝一籌的大都勢力,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上都勢力最終還是敗北,而大都勢力經過艱難的奮戰,贏得最後的統治維權。但雙方本就差距不大的實力輸出,造成的損失卻是巨大的。上都雖勝,卻也跟失敗差不多。可以說沒有最後的勝利者,只不過是一時的勝利,王朝統治衰亡的加速器。

大都贏得最終勝利

為何會有這麼一說呢?雙方為贏得最後的勝利,可是把自己能調動的資源,都調動到極致。上都勢力的依仗主要是草原區的諸王貴族勢力,而大都主要是中原與南方的漢化貴族的支撐。戰火就是兩都交界處,以及各控制區的邊界地帶。

從征服到隕落元帝國短暫歷程的轉折點,從“兩都之戰”開始

將領消耗,士卒損失,百姓傷亡,以及財政問題,都遭到極大的損耗。尤其是雙方交戰的兵力,可以說是主力精銳盡出。戰鬥進行激烈處,都打到大都城門處。大都幾度進入危難期。要不是有名將支撐,硬是靠運動戰殲敵的機動作戰優勢,逐步扭轉不利局面,大都還是很危險的。

統治實力與武力削弱

勝利的代價很慘重。終極勢力的消耗,耗盡國力最後的底牌。這次對戰本質上就是蒙古貴族特權的利益再分配。而後果就是大都勢力奪回自己的利益蛋糕,上都勢力被踢出統治權。看似只是內部勢力的權力變更。

其實卻是統治實力的變相消耗,當時的戰爭動員大半個元朝的勢力與領地。造成這一地區武力的減弱。使得元朝依靠武力維持統治的根本,遭受重創。蒙古人的數量本就有限,控制力減弱,造成地方維穩力量的失衡。

從征服到隕落元帝國短暫歷程的轉折點,從“兩都之戰”開始

元朝統治區的控制力與威懾力削減,為何後來中原與南方皆反,而元朝無力抗衡,只能勉強維持基本穩定。到後來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進入盲目被動的流動鎮壓狀態。就是因為這一戰損耗太大的元氣,直到二十年後的暴亂,還沒有恢復原狀。

下克上傳統延續

皇位的爭奪,自元世祖忽必烈開啟爭鬥模式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後代繼任者都面臨這一下克上的傳統。皇位繼承順序混亂,武力成為最終衡量勝負的標尺。成宗如此,武宗也效仿。現在的文宗更是上演高潮期。

而他的後繼者,也因為這樣的傳統,而接連發生兵變爭權現象。結果皇位更迭三次,直至元順帝接位,才避免紛爭。但元朝已經進入滅亡倒計時,統治集團內部不能折騰。而農民大起義,卻是顛覆了元朝的統治秩序。

從征服到隕落元帝國短暫歷程的轉折點,從“兩都之戰”開始

後續影響

這場戰爭的後續影響是巨大的,成為元朝最後興衰的倒計時與催化劑。這種內耗造成元朝武力值的減弱,與對直屬地區控制力的失衡。更是造成內部統治集團的分裂與離心。

南北分裂

兩都之戰以大都勝利告終,但也因此宣告與草原勢力貴族的決裂。失去對北部邊疆區的有效控制權。大都勢力只能直轄關內地區的統治權,南北勢力進入間接的分離期。

直到元朝內部動盪,草原勢力也見死不救,坐視大都勢力的敗退與衰亡。即使元順帝最終出逃關外,也難以有效整合草原部族的擁護。黃金家族只能成為名義上的共主,而難以事實控制權力。贏得戰爭,失去未來崛起的希望。

從征服到隕落元帝國短暫歷程的轉折點,從“兩都之戰”開始

加劇內部矛盾

而更慘的就是消耗實力的後果,加劇本就不穩定關內控制區。武力威懾不足,造成內部動盪。為彌補損失,而加大內部的搜刮力度。元氣沒有恢復而激化內部矛盾。

農民的承受力因為元朝簡單粗暴的管理模式,本就負重前行。卻還變本加厲地加重負擔,最終開始出現階段性小規模的反暴政起義。最後形成規模化,顛覆性的大勢。

從征服到隕落元帝國短暫歷程的轉折點,從“兩都之戰”開始

結語

兩都之戰並不是單一的內戰爭權行動,而是元朝內部的體制與傳統。只是這次規模造成的影響力不一樣。在元初國力雄厚,經得起折騰。而元后期則家底有限,這麼一下子,就摺進去4成實力,還造成南北分裂的局面,可就是雪上加霜。

兩都之戰39年後,明朝建立。兩年後元順帝逃離大都,期間還有農民起義階段。也就是說戰後不到20年,元朝就經歷可怕的全國性起義浪潮。僅僅用了十餘年的鬥爭,就把元朝推下神壇。可見這場戰爭對於元朝的破壞力與損耗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