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朱厚照尚武,應州大捷擊敗蒙古,卻不能為大明培養幾個名將

明武宗朱厚照是個崇尚武力的皇帝,他能得“武宗”的廟號,就足以證明這點。朱厚照性格自由,為人荒誕,對朝政疏於打理,大明內外弊病重重。而在正德年間,大明內外更是戰爭不斷,外戰有蒙古韃靼屢次侵犯明朝邊境,內戰有諸多農民起義或藩王叛亂,例如劉六劉七農民起義、安化王叛亂、寧王叛亂等。

明武宗朱厚照尚武,應州大捷擊敗蒙古,卻不能為大明培養幾個名將

在這些內外戰爭中,大明大多都獲得勝利,例如在應對蒙古韃靼邊境,除了朱厚照自己率軍大敗韃靼之後,大明在主動防禦的策略之下,也曾取得很多小的勝利。在內戰方面,一些農民起義或叛亂曾一度聲勢浩大,卻最終仍被朝廷平定。一般來講,國家戰爭頻繁,將領也會得到更大的發展機會,國家也會誕生很多優秀將領。但實際上,正德年間的優秀將領寥寥無幾,除了王守仁和楊一清之外,其他將領幾乎不為後人所知。而王守仁和楊一清雖有軍功,卻都是文臣,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將領。

也就是說,朱厚照尚武,正德年間戰爭頻繁,卻仍不能讓將領出人頭地。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幾點:

明武宗朱厚照尚武,應州大捷擊敗蒙古,卻不能為大明培養幾個名將

1.這是明朝以文治國的延續;

明朝發展到正德年間時,已經形成以文治國的基本策略,即便朱厚照本人尚武,卻也未能改變這點。明朝各地的將領都受到當地文臣的節制,就算是立下戰功,其功勞的確認和評定也由文臣來完成。在出戰之時,朝廷一般派文臣總督軍務,宦官任監軍,將領任總兵。朝廷這種做法的目的是讓文臣、宦官、將領形成相互制約,削弱將領對軍權的掌控,以防將領擁兵自重。在這種組合裡,將領的地位是最低的,除了戰場之上衝鋒陷陣之外,將領的權力受到文臣和宦官的嚴重製約,例如文臣總督軍務,牢牢控制軍隊的糧草輜重和軍餉發放。戰果的彙報也由文臣和宦官共同完成,與將領沒什麼關係,這意味著將領必須與文臣、宦官保持良好的關係。

總之,在明朝這種以文治國的策略之下,將領的身份地位被大大壓制,在戰場上也會受到約束,立功也不容易,升遷更是難上加難。

明武宗朱厚照尚武,應州大捷擊敗蒙古,卻不能為大明培養幾個名將

2.朱厚照雖曾對武將進行培養,但實際上只是3分鐘熱;

明朝時的將領培養或提拔主要有兩個渠道,一個是世襲,另一個是舉辦武舉。明朝軍隊實行的軍戶制度是世襲的,即子孫後代可以繼承祖輩父輩的官職。這種世襲的體制使得軍隊將領不經過提拔,就可以直接進入軍隊任職,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導致軍隊將領的綜合素質下降。明朝中後期,朝廷雖曾多次對外招募軍隊,但軍隊待遇不高,也使得朝廷很難招募到合格計程車兵或將領,自然也很難選拔出優秀的將領。

武舉是選拔出優秀將領的重要渠道之一,即效仿科舉制度選拔文臣的方式,透過考試來選拔將領。但明朝在以文治國的基本策略下,對武舉不重視。與三年一度的科舉制度相比,武舉的舉辦並沒有形成有效的體制,而是想舉辦就舉辦,不想舉辦就拉倒。在弘治十七年時,當時任兵部尚書的劉大夏曾嚮明孝宗建議每三年舉辦一次武舉,被明孝宗採納。

明武宗朱厚照尚武,應州大捷擊敗蒙古,卻不能為大明培養幾個名將

朱厚照繼位之後,曾於正德二年舉辦“會武宴”,這種對武舉中舉者的賜宴就表明朱厚照有提升將領地位的想法。正德三年,朱厚照開辦武舉,透過三場考試,選拔出60名中舉者,當年的武舉狀元叫安國。這60名中舉者被分配到了西北廷綏等邊鎮,並被編入行伍,讓他們在實戰中熟知地理知識和邊防事務,表現優秀者再行功升官。不巧的是,正德五年,寧夏安化王起兵謀反。雖然叛亂很快被平定,但仍有言官藉此攻擊武舉中舉者,進而攻擊整個武舉制度。另外,當年主持武舉的是投靠劉瑾的兵部尚書劉宇,劉瑾倒臺之後,劉宇被清算,有很多大臣也借武舉來攻擊劉宇。

對於朱厚照而言,這些中舉者在安化五叛亂的過程中表現平平,並沒有達到他心中的預期,他深為失望。面對朝廷諸多大臣對武舉的攻擊,朱厚照將這些中舉者打發回原籍衛所任職。

本來,朝廷群臣對透過武舉選拔人才的方式並不熱衷,即便舉辦武舉也是草草了事,還常常拿武舉來做文章。再加上朱厚照對武舉也只是3分鐘的熱度,武舉一度被中斷。直到十幾年後,朱厚照才舉辦了正德年間的第2次科舉。

明武宗朱厚照尚武,應州大捷擊敗蒙古,卻不能為大明培養幾個名將

3.朝廷亂政之下,將領無法出人頭地。

朱厚照疏於打理朝政,喜歡遊玩嬉戲,寵信奸佞小人,使得朝綱混亂。本來在以文抑武的體制之下,將領就很難積功升遷,再加上將領社會地位不高,戰功還常常被剝奪。所以,明朝內外戰爭明明獲得勝利,但朝廷封賞卻不豐厚,一些將領甚至沒有得到足夠的封賞。

正德三年的武狀元安國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安國於正德五年被安置在綏德衛,在職期間小心謹慎,也沒出過什麼紕漏,逐漸升遷到副總兵,鎮守大同、延綏等地。正德十一年,蒙古韃靼兩萬大軍來犯,在偏頭關劫掠。安國等率軍出擊,大敗敵寇於岢嵐州,斬首八十餘級,獲戰馬千餘匹,敵寇狼狽逃遁。而在此之前,朝廷就曾派中官張忠、都督劉暉、侍郎丁鳳統領京軍討伐,卻被蒙古韃靼擊敗。負責評定戰功的御史官劉澄甫居然將安國等人立的戰功,記在張忠、劉暉、丁鳳等人的頭上,上報朝廷。

明武宗朱厚照尚武,應州大捷擊敗蒙古,卻不能為大明培養幾個名將

明厚照高興之下,對張忠、劉暉、丁嵐等人全都晉級加俸,並給予子孫世襲爵祿,連兵部尚書王瓊也因此加少保銜。真正立功的安國由都指揮僉事升為都督僉事配總兵官,僅官升一級,他的手下官兵沒有任何封賞。安國心灰意冷,上疏向朱厚照提出辭官,表示自己情願不當官,希望朝廷能夠撫卹手下將士。兵部尚書王瓊才向朱厚照提出為安國記功,朝廷這才晉升他為都督同知,並下令地方官對立功的將士加大撫卹。朝廷雖事後加大了對安國等人封賞,但這種做法顯然不能讓軍中將士滿意。安國是個優秀將領,卻生不逢時,四年之後,安國病逝。

事實上,這種事情在明朝中後期幾乎是普遍存在的,即將領立下戰功,其功勞卻被記在文臣、宦官身上,真正立功的將領只能得到微薄的封賞。

明武宗朱厚照尚武,應州大捷擊敗蒙古,卻不能為大明培養幾個名將

由此可以看出,明朝正德年間雖戰亂頻繁,本應該是將領出人頭地的時候,卻缺乏優秀將領,其根源是明朝以文治國的基本策略。在這種策略之下,將領的選拔不被重視,身份地位不高,就算立下功勳,其功勳也會輕易被剝奪,升官受賞的總是那些文臣和宦官。所以,說起正德年間的優秀將領,後人也只會記住楊一清、王守仁這種文人出身的將領,而不會記住安國、杭雄等真正意義上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