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當如孫仲謀",短短七個字,展露出辛棄疾的豪邁與諷刺!

1204年,65歲的辛棄疾就任鎮江知府,先後登上北固山,留下兩首北固亭懷古,一首是《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另一首《南鄉子?京口北固亭懷古》。

大多數人都更喜歡第一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詞也被稱為辛詞第一,在這首詞中,辛棄疾寫道:

"生子當如孫仲謀",短短七個字,展露出辛棄疾的豪邁與諷刺!

裡面的典故很多,總體來說說,最後一句表達了英雄遲暮的辛棄疾依然有“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豪言壯志,幾百年來,一直激勵著人們。

而在第二首《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辛棄疾寫道: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雖然《南鄉子》給人感覺也是大氣磅礴,但是總讓人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主要原因就是兩首詞本身充滿著矛盾,如果簡單理解的話,第一首較為樂觀,第二首較為悲觀。

辛棄疾這種複雜的心態,其實是有原因的,辛棄疾出生在宋朝北方的淪陷區,22歲就參加抗金起義,起義失敗後,南下歸順朝廷,想要獲得更多的抗金支援,然而在南宋期間,並沒有受到重用,反而動輒被貶,從二十歲等到六十歲也沒有盼來收復故土。

"生子當如孫仲謀",短短七個字,展露出辛棄疾的豪邁與諷刺!

幾十年的冷板凳,讓辛棄疾的心態變得十分複雜,一方面,儘管他已經年老,但還是希望能夠建功立業,收復故土;而另一方面,其實也表露出對南宋朝廷的失望之情,最終形成了諷刺與挖苦。

當然,辛棄疾的諷刺與挖苦並非惡意的攻擊與辱罵,其實辛棄疾的語言,還是那種恨鐵不成鋼,最終是希望南宋朝廷能夠有所作為。

本文,主要來解讀一下《南鄉子》中蘊藏的歷史典故,與辛棄疾想要表達的諷刺。

從青梅煮酒論英雄,看辛棄疾的“天下英雄誰敵手?”

辛棄疾《南鄉子》是一首懷古詩,在第一段中,介紹了北固摟的風景,雖然有不盡長江滾滾琉這樣摘取杜甫《登高》中的佳句,主要作用也是感嘆,全詞想要表達的內容都在第二段,從“坐斷東南戰未休”,就是讓人將南宋與東吳政權進行捆綁,將人帶入其中。

"生子當如孫仲謀",短短七個字,展露出辛棄疾的豪邁與諷刺!

全詞的重點,其實是在“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開始的,這個典故取自《三國志?先主傳》中,曹操青梅煮酒時曾經對劉備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南宋時期的文化界極力推崇劉備,奉蜀漢為正統,劉備是南宋時期的政治明星,辛棄疾引劉備,更能帶動南宋文化圈的認同感。

然而,你若是隻理解到辛棄疾想要表達對曹操與劉備的敬佩之情,那就太膚淺了,現在人喜歡讀快餐文化,很多都是斷章取義,因此只知道《三國志》中有“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卻不知道這是半句話,曹操後面還有半句“本初之徒,不足數也。”

因為加上後面那八個字,顯然不夠霸氣,影響他的傳播度,就比如愛迪生的那句格言,人們只知道前一句“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卻不知道後一句“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來的重要。”

本初也就是袁紹,佔據北方四州,擁兵幾十萬,是最有希望統一中國的人,曹操竟然說一句袁紹“不足數”,當時曹操不過一個割據軍閥,相比較之下,遠不如北方的袁紹。

"生子當如孫仲謀",短短七個字,展露出辛棄疾的豪邁與諷刺!

在收集曹操有關對袁紹的評價中,首先是承認當時袁紹勢力之強大“袁紹據河北,兵勢強盛,孤自度勢,實不敵之”。

然而最終認為袁紹:“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

從馬後炮的情況來看,曹操分析的實在是太過恰當,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曹操對袁紹的藐視,其實是來源於對袁紹的瞭解。

辛棄疾之所以引用這句話,似乎透漏更深一層的含義,我想辛棄疾是想以曹操和劉備當時實力不強,卻敢於在戰略上藐視當時最強大的敵人袁紹,這種精神應該是南宋朝廷應該學習的。

在辛棄疾看來,北方強大的袁紹就像當時的金國一樣,雖然強大,卻不堪一擊“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的隱句應該是“金人,不足數也。”

當然,辛棄疾的藐視,跟曹操藐視袁紹一樣,是建立在對金人瞭解的基礎上的,開篇已經說到辛棄疾出生在金人佔領區,以抗金南下歸宋,這說明辛棄疾是瞭解金人的。

"生子當如孫仲謀",短短七個字,展露出辛棄疾的豪邁與諷刺!

更為重要的是辛棄疾在擔任鎮江知府時,屢次派遣間諜潛入到北方,偵查金人兵馬動向,駐守據點,將帥姓名,弓弩位置等情報,對金人防禦有著很深入的瞭解,就等指揮宋軍北伐了。

辛棄疾為何要聲嘶力竭的吐槽“生子當如孫仲謀”

辛棄疾在《南鄉子》收尾的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是整個詞的精髓所在,很多沒有讀過《三國志》的人甚至認為,這句話就是辛棄疾原創的,而不知這句其實也是引用自《三國志》。

單從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來理解,佔據東吳的孫權的確值得稱讚,也是曹操一生極少看得上的人,曹操之所以這樣評價孫權,一方面是曹操與孫堅有過交情,站在長輩的角度進行的誇讚,並非是佔孫權的便宜;

另一方面是因為曹操無法打敗孫權,在統一北方之後,率領二十餘萬大軍發動赤壁之戰,當時孫劉聯軍不過四五萬人,曹操大有一統天下之勢力。

當時很多人勸孫權直接投降算了,但是孫權不為所動,最後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

"生子當如孫仲謀",短短七個字,展露出辛棄疾的豪邁與諷刺!

赤壁之戰對曹操的戎馬生涯的一生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到五年後,曹操捲土重來,再次集結了號稱40萬的大軍與孫權在濡須口對峙。

這一次,曹操看到孫權的軍隊,也自知很難打敗,不由得從內心誇讚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

以往很多人在解讀這句詞的時候,通常被人認為是對孫權的簡單誇讚,認為南宋統治者應該向孫權學習,其實都沒有抓住關鍵所在。

兩軍對壘的時候,曹操說,生兒子就應該生孫權這樣的,誇的不止是孫權,也是在誇他的父親孫堅,孫堅是被歷史低估的一名猛將,因為很多關於孫堅的的事情,比如孫堅打敗華雄的事情被人寫到了關羽的頭上。

實際上,曹操這句話不止是要誇孫堅和孫權父子,更多的是反諷劉表與劉琮父子,因為在《三國志》中,“生子當如孫仲謀”其實也是半句話,後半句是“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沒接觸過三國的人,可能對劉表父子也不清楚,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時,劉表單槍匹馬接收了荊州,由於荊州戰略位置重要,是爭奪天下的戰略要地,劉表佔據荊州不久就成為當時勢力最強大的軍閥之一,在實力上完全可以與袁紹、曹操爭雄。

"生子當如孫仲謀",短短七個字,展露出辛棄疾的豪邁與諷刺!

換句話說,東漢末年哪一個軍閥不是刀劍添血闖蕩出來,哪一個沒有點真本事,然而曹操卻評價他“我攻呂布,表不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自守之賊也。”

等到曹操發兵攻打荊州的時候,本應該是劉表證明自己的時候,結果卻是“背疽發作而身亡”,有人因此諷刺劉表是被曹操嚇死的,雖然不是那麼恰當,但是背疽發作其實也就是急火攻心,導致病情惡化。

劉表死後,他的兒子劉琮繼承了荊州所有家業,卻直接投降曹操了,因此,曹操說他兒子“豚犬耳”,意思就是跟豬狗一樣。

辛棄疾引用這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半截話,實際上是表達後一句,就是要表明一個態度,那些在大敵當前,投鼠忌器,想要投降的人都是豬狗不如,藉以諷刺南宋初年主和派佔據上風的醜陋現象,直接昇華出全詞想要表達的憤恨。

簡單點說,投降派就是垃圾!

說在結尾的話

辛棄疾的這句話詩中,簡簡單單引用了三國時期的幾個典故,表面誇讚了曹操、劉備、孫權等三個人,實際上更是利用對袁紹的不屑,表現對金人的藐視,透過對劉表父子的諷刺,藉以抒發自己對南宋投降派不思進取的批判。

"生子當如孫仲謀",短短七個字,展露出辛棄疾的豪邁與諷刺!

三國的故事很多,南宋的故事也有很多,但是如果不去深入瞭解,又怎知辛棄疾在《南鄉子》“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只用了16個字的典故,卻深刻表達了自己的抗金意志。

無論是做詞,還是抗金,辛棄疾都做得認認真真,這也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