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我、黃花大閨女與黎民百姓!

冷知識:我、黃花大閨女與黎民百姓!

關於“黃花閨女”級這個稱呼的來歷,與古代少女的化妝術有關。古代女子也十分愛美,也懂得各種化妝方法。據說,最早、最普遍的化妝方法就是畫眉,產生於戰國時期。

當時畫眉的材料是一種黑色的礦石一黛。

到了漢代,畫眉更為常見。當然,除了畫眉,還有一種特殊的化妝方法,

叫“花

”,其實就是在眉毛和臉之間貼一個小裝飾。

關花鈿的來歷,據宋高城《事物紀厚》引《雜五行書》記載:

南北朝,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出生時非常漂亮。

有一次,公主壽陽和女僕們在宮殿裡玩耍。休息時,一陣微風吹來,把一片臘梅吹到壽陽公主的額頭上。這片冬花被汗水染紅後,

在公主的額頭上留下了淡淡的花痕,使壽陽公主更加嬌嫩迷人。

皇后看見了她,非常喜歡。從此,愛美的壽陽公主經常採摘幾片梅花貼在額頭上做裝飾。

女傭們看到後,

爭相稱讚

也跟著模仿起來

以後,像這樣的“梅花妝“流傳到民間,受到了許多女孩子的喜愛,尤其是那些官宦大戶人家的女孩子以及歌伎舞女們,更是爭相仿效。

可是,梅花是有季節性的,不可能每天都拿來打扮,

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設法採集其他黃色的花粉製成粉料,用以化妝。這種粉料被人們稱為“花黃”或“額花”。

由於“梅花妝"的粉料是黃色的,加之採用這種裝飾的都是未出閣的少女,於是漸漸地,“黃花

閨女”一詞便成了未婚少女的專有稱謂了。

補充:

關於“黃花

閨女”一詞中的“黃花”還有一種說法:“黃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來比喻人有節橾。

所以,在閨女前面加上“黃花”二字,就說明這個女子還沒有結婚,而且保持貞節。

冷知識:我、黃花大閨女與黎民百姓!

二、

最初的含義是指“兵器”!

“我”,漢語中最常用的第一人稱代詞,我們開始學說話就會說“我”這個字!

但是“我”居然

“騙”了我們這麼久!原來

居然是指

古代的一種冷兵器!

開啟《說文解字》,我們會發現:

“我,古殺字。”

這表明在古代,“我”用於戰場作戰。此外,在早期的甲骨文中,“我”非常像一種有許多鋒利牙齒的武器。

它實際上是“

”的變體。現代的話

來解釋它的含義就是:

“無人可敵的威猛戰器”。

後來“我”一詞逐漸演變成

“手”和“

”的組合

意思是“

以手持戈

說起這類兵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當時是中國的冷兵器時代,

說白了就是沒有槍的時代。

當時,各個部落諸侯之間常常各自為戰!而在這些戰鬥的兵器中,就有“我”這件兵器。

從今天出土的西周青銅器“我”

看,它是一種三角形的刺,形狀與青銅

戈器

相似。它可分為長、中、短三種類型。

其主要攻擊方法有

“勾、吊、綁、挑”

四種,既能交叉打擊勾殺,又能掃、砍。在當時的戰場上,是一件常見而可怕的兵器。

然而,這種武器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逐漸淡出戰場。究其原因,是秦朝重新設計了民族兵器,

把長劍作為冷兵器“主力軍”。就這樣,流行

於商周、

戰國時期的“我”逐漸被

淡出歷史的舞臺

補充:

“我”是如何從武器變成今天我們使用的第一人稱“我”的呢?

事實上,“我”與人稱產生關係緣於“手”和

戈”

組合

古代皇室貴族習慣稱自己的部落和宗族為“手持戰戈的人”,

於是“手”和“戈”的合字“我”,逐漸演變為第一人稱“

” 。

在《詩經》中,便有這樣一個記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靠靠",這裡的我已經不再是兵器的意思。

冷知識:我、黃花大閨女與黎民百姓!

三、

“黎民”並非

“百姓”

在看一些古裝電視劇時,官員們一般把老百姓稱為“黎民百姓”“。“黎民百姓”表面上是一個並列短語。按照一般認識,

這個“

黎民

”應該是“老百姓”

“老百姓”

應該

是“

黎民

的意思

,但事實並非如此

約在秦朝以前,“黎民”“和“百姓“有明顯的區分:

"黎民”是一個階級,“百姓”是另一個階層,而且

黎民”比“百姓”低,

處在

社會

底層。

我再簡單說一下

這兩個

階層

源。

人類社會進入父系宗法社會後,中國的祖先在黃河流域發展成為幾個強大的部落。當時有黃帝、炎帝、夷族和九黎族等等。

在圭尤的統治下,

九黎族

實行了嚴厲的奴隸制,勢力越來越強大,吞併了一些小部落

然後又

打敗了炎帝部落。

炎帝部落逃到涿鹿,向軒轅黃帝求助,形成了以黃帝和炎帝族為主的部落聯盟。

黃帝

與炎帝結盟後,黃帝在

逐鹿之野

戰役中擊敗了

九黎族

並且乘勝追擊,一舉統一了中原!

當時,

以黃、

、夷三個部落為首的同盟大約由100個部落

組成,一個部落

只有一個或幾個姓氏,所以

統稱

這個

大的

聯盟

的人叫“百姓”

就是很多種姓氏的意思

,戰爭中被俘虜的九

人被稱為“

黎民

為奴隸。

此時“百姓”與“黎民”的地位明顯不同,

可以看作是奴隸主與奴隸之間的關係。

此外,從一些古代記載中,

我們也可以大致瞭解“

黎民

”的身份。

在古代,“黎民”又稱“人鬲”,是什麼是鬲呢?

它是一種

炊具、喪葬

中用來陪葬的器

具。

例如,《令簋》中記載:"姜商(賞)令貝十朋,臣十家,隔百人。”《蔡沈集傳》說:“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曰黎民。”

這裡的“民首皆黑",是指“墨面”“黔首”

它們都

是奴隸的象徵。

可以說,

在春秋以前,“百姓”是貴族的標誌,"黎民”是奴隸的總稱。

春秋末期,隨著宗族世襲制度的破壞,出現了土地私有制,平民地位逐漸下降。

戰國以後,普通人和黎族的差別越來越小,今天已經成為一個

稱。

冷知識:我、黃花大閨女與黎民百姓!

補充:

是指姓和姓

他們之間有區別。姓源於母系,

源於父系。在秦漢之後,姓和氏

合二為一。

在母系社會時期,“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因此,古人造漢字(姓拆開就是“女”“生”)“從女生”作為孩子的姓(現在想想真是太有智慧了)

夏商周時期,人有姓也有

“姓”它來自你居住的村莊或者你所屬的部落的名字。

它來源於君主授予的土地、授予的頭銜、擔任的官職或死後根據自己的功績而增加的頭銜。

當時一般說來,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但是沒有氏!

專注幽默風趣知識科普,歷史、新聞、創業深度揭秘,讓你擁有別人不知道的知識!

冷知識:我、黃花大閨女與黎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