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歲的“秦俑之父”袁仲一久久期待的時刻!新開放的秦陵銅車馬博物館究竟有啥“忒色”?

89歲的“秦俑之父”袁仲一久久期待的時刻!新開放的秦陵銅車馬博物館究竟有啥“忒色”?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驪山腳下,觀眾潮水般地湧進新落成的“秦始皇帝陵銅車馬博物館”。這個經過4年多籌備和建設的秦陵銅車馬“新居”,建成試開放。

在秦始皇帝陵封土堆西南角落成的秦始皇帝陵銅車馬博物館,總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整體為全覆土地下建築,屋面景觀利用大草坡折面處理,整體建築與陵區空間特徵、帝陵的恢弘氣勢相吻合,與周邊環境渾然一體。建築頂面為覆土綠化,入館口和整體建築消隱在林蔭中。

今天上午,89歲的袁仲一老先生在家人的攙扶下,拄著柺棍一步步走到館門口,等待新館館門開啟的時刻。

他是享譽世界的“秦俑之父”、著名考古學家,秦始皇陵和兵馬俑學術研究的開拓者與奠基人。先後主持發掘了兵馬俑第一、二、三號陪葬坑。40多年前的1980年,就是他主持發掘了銅車馬陪葬坑,從中出土了兩乘被譽為“青銅之冠”的大型彩繪銅車馬。

89歲的“秦俑之父”袁仲一久久期待的時刻!新開放的秦陵銅車馬博物館究竟有啥“忒色”?

袁仲一(右)與吳永琪兩位老館長共同開啟秦陵銅車馬博物館館門

上午11時許,袁仲一、吳永琪兩位秦俑博物館(秦陵博物院的前身)前後任館長,按下按鈕,秦始皇帝陵銅車馬博物館的館門被緩緩開啟,兩人和秦陵博物院現任黨委書記、院長李崗一起,步入這個下沉式銅車馬新館。他們的身後,是簇擁著一睹銅車馬風采的如潮觀眾。

89歲的“秦俑之父”袁仲一久久期待的時刻!新開放的秦陵銅車馬博物館究竟有啥“忒色”?

與會領導與袁仲一、吳永琪步入新館

89歲的“秦俑之父”袁仲一久久期待的時刻!新開放的秦陵銅車馬博物館究竟有啥“忒色”?

如潮觀眾湧進銅車馬新館

李崗說,“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恢復與重塑’,秦陵銅車馬博物館的建成並試開放,正是一種恢復與重塑,恢復的是秦始皇帝陵作為中國最大帝王陵墓的佈局結構和豐富內涵,以及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重塑的是作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保護展示理念和世界著名博物館的展陳體系。”

最大程度上實現了對銅車馬的“原址展示”

從1980年銅車馬出土,到迴歸出土地進行“原址展示”,四十年來,“青銅之冠”重新煥發昔日光彩併成為中華文明的代表性文化符號,傾注著幾代秦陵考古與文保工作者的殷殷心血。

新館展示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解決了原600平方米展廳不利於全面展示的侷限,大大改善和提升了展廳環境和觀眾的參觀環境,有效緩解了銅車馬原展廳的觀眾擁堵,也極大地豐富了展示手段、展示內容。

第一展廳內,被重新組裝安放在大玻璃罩櫃的兩輛彩繪銅車馬,一前一後,莊嚴佇立,接受世人的檢閱。這是兩輛秦陵彩繪銅車馬出土四十年後的首次“回家省親”,與其相隔僅僅240米的秦始皇帝陵西側,就是它們的“老家”。專家說,此次重展,在最大程度上實現了對銅車馬的“原址展示”。

89歲的“秦俑之父”袁仲一久久期待的時刻!新開放的秦陵銅車馬博物館究竟有啥“忒色”?

新館中的秦陵二號彩繪銅車馬(複製品)

89歲的“秦俑之父”袁仲一久久期待的時刻!新開放的秦陵銅車馬博物館究竟有啥“忒色”?

新館中的秦陵二號彩繪銅車馬

兩輛銅車馬的四周,簇擁著高舉相機的觀眾。二號銅車馬車體的後部,有三扇可以開啟的窗戶,遊客可以看到車廂內精美的紋飾,這在以往從外面是看不到裡面通體紋飾的。

新館反覆暗示、強化、烘托了世界級瑰寶“青銅之冠”至高無上的尊崇地位。外圍主題展廳,包括分解影像系列廳、陵園沙盤模型序廳、原址坑復原展廳、秦馳道及世界古代車馬廳、銅車馬相關器件展廳、青少年教育展廳、報告廳等。

89歲的“秦俑之父”袁仲一久久期待的時刻!新開放的秦陵銅車馬博物館究竟有啥“忒色”?

陵園沙盤模型系列顯示的銅車馬坑和銅車馬博物館位置

“陵園沙盤模型序廳”透過3D全息投影方式,向觀眾直觀地展現了秦始皇帝陵園各個陪葬坑的發掘區域。

展廳耳廳裡,有一個模擬復原的銅車馬發掘坑,這是銅車馬的分解影像系列廳。發掘坑內,是兩套銅車馬複製品的殘件,這裡模擬和復原的是銅車馬遺址發掘、出土銅車馬時的場景。銅車馬的表面採用3D的全息投影,直觀地體現了當年考古隊如何一層層清理出銅車馬的情形。

89歲的“秦俑之父”袁仲一久久期待的時刻!新開放的秦陵銅車馬博物館究竟有啥“忒色”?

銅車馬分解影像系列顯示銅車馬出土情形

在二樓第二展廳的器物展廳,有大傘蓋和傘槓及底座的展示,它採用複製品呈現秦人實物傘的造型及其工藝,大的是復原的秦代實物傘,直徑2。44米。不僅還原了銅車馬標誌器物的蓬傘,背後的投影表現了它的拆解和組合變化,使遊客能夠直觀地瞭解銅車馬製作的精妙。

讓觀眾全方位、多角度地欣賞“始皇鑾駕”風采

新展覽以兩乘銅車馬為主體,結合相關的車馬器具文物,透過圖文版面、藝術場景、數字多媒體技術、互動活動等方式,全面展示秦陵銅車馬所蘊含的古代文化資訊和科技成就,讓觀眾能夠全方位地瞭解古代馬車的相關知識,多角度地欣賞始皇鑾駕的風采。

新館展廳充分展示了銅車馬的歷史、科學、藝術和社會價值,全面闡釋秦代車馬文化,將銅車馬的展示內容與展示方式向多元化、全方位推進,對秦代車馬文化、 禮儀文化、科技水平,及其為現代研究做出的巨大貢獻進行深刻解讀,增強展示的深度和廣度,使人們更加深刻地瞭解並理解銅車馬的真正價值和非凡意義。

89歲的“秦俑之父”袁仲一久久期待的時刻!新開放的秦陵銅車馬博物館究竟有啥“忒色”?

89歲的“秦俑之父”袁仲一久久期待的時刻!新開放的秦陵銅車馬博物館究竟有啥“忒色”?

多媒體演示的銅車馬出行“軌跡”

新館增加了更多的展示內容,透過更多的文物來展示古代車馬文化,闡釋銅車馬的文化內涵。此外還增加了多媒體演示,運用虛擬手法展示了一、二號銅車馬的出行“軌跡”。東側的大螢幕上,滾動播出著一幅幅展示車廂內精美紋飾的畫面。還展示了銅車馬的鑄造製作工藝、各個部件的結構和製作。

89歲的“秦俑之父”袁仲一久久期待的時刻!新開放的秦陵銅車馬博物館究竟有啥“忒色”?

大螢幕顯示的部分彩繪紋飾

記者瞭解到,新館還增設了一些展版、文字和圖片介紹,有“雍容華貴 秦陵銅車馬的風采”、“華美奢裝 銅車馬的彩繪紋飾”、“神駿強健 銅馬的雕塑藝術”、“恭謹自信 銅車馬的雕塑”等單體內容。重要零部件的介紹,有十多個單元的文圖。

講解員齊文靜介紹記者,新館增加了許多細節介紹,比如車輿的形制、雕塑藝術、紋飾和彩繪方式等,能夠讓人更直觀地瞭解銅車馬的結構、造型和秦代的工藝水平。

未來的銅車馬博物館陳列內容將著重圍繞兩乘彩繪銅車馬展開,將銅車馬的結構、紋飾等細節展現給觀眾。同時,還將使用大量圖片、復原仿製品、普通影像和三維影像、文字註解等進行輔助陳列展示,全面呈現出銅車馬的性質與用途、形制與結構、鞁具與駕鞔、鑄造與製作技術、雕塑藝術與彩繪紋飾、考古發掘與修復等專題的展示和解析,展示秦陵銅車馬所富含的古代文化資訊和技術成就。

在此基礎上,新館將根據銅車馬提供的形象又具體的實物資料,結合古文獻和考古發現的古代車馬資訊,利用與銅車馬同坑出土的木質馬車上的金銀銅質的車馬器,對秦代馬車的結構和駕鞔進行分析和重構,讓觀眾看到秦始皇帝隨葬車馬的精緻,瞭解其結構和駕鞔方式,領略秦代銅車馬鑄造與製作技術的高超。

文:文匯報駐陝記者 韓宏

圖:韓 宏

編輯:趙徵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