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社會動盪,原有社會規則面臨挑戰,盟旗制度也被逐步廢棄!

前言

蒙古盟旗制度,在長達百十年的時間裡,發揮了舉足輕重的歷史作用,隨著蒙古族地區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社會機構出現了新的特點,為了適應新的社會形態的變革需要,盟旗制度也處於歷史變革的緊要關頭。

尤其是清朝中後期,社會的劇烈演變,根本上促使了盟旗制度的歷史性變遷,本文擬從清代蒙古盟旗制度的歷史變遷原因,和主要表現兩個方面進行考察。

清代社會動盪,原有社會規則面臨挑戰,盟旗制度也被逐步廢棄!

蒙古族草原地區的生活方式

以地域為本位是蒙古盟旗制度,在地域分佈上的方式,它既有草原遊牧社會的色彩,又有中原農耕政治制度的印記,是二者相結合的產物。

蒙古族草原地區這種生活方式,決定了其社會生產力水平是很低下的,因為它嚴重地依賴於自然環境的變化,為了生存人們必須選擇水草豐美、適於遊牧的地區來生產和生活。

這是一種非常原始的社會生產方式,在有限的地域資源和低水平生產力的限制下,無論是社會資源還是自然資源,都不能發揮其潛在的能量,因此盟旗制度建立以前,蒙古地區自然資源處於未開發狀態,社會結構也處於封閉狀態。

清代社會動盪,原有社會規則面臨挑戰,盟旗制度也被逐步廢棄!

盟旗制度是如何運作的

盟旗制度建立以後,這種高效的社會制度和運作方式,帶來了經濟發展的活力,盤活了蒙古族地區潛在的社會生產力,使得蒙古地區生產和生活效率大為提高,人們不再滿足於現在的有限資源。

與此同時中原農業和手工業經濟進入了蒙古族地區,特別是農業生產這種相對新型的生產方式,極大地改變了對社會需求的願望,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大大增強。

為了適應生產方式的變革和農業經濟的發展,解決有限資源和社會不斷增長的需求之間的矛盾,盟旗地區加大了資源開發利用。

清代社會動盪,原有社會規則面臨挑戰,盟旗制度也被逐步廢棄!

蒙古盟旗制度變遷的重要因素

由於蒙古族草原地區原有的生態環境就比較脆弱,自然資源的承載能力也相對較小,加上土地的大規模開墾、自然資源的無限開採,隨之而來的是盟旗地區沙化加重,生態環境前所未有的惡化。

資源開採,生態惡化除了經濟上的影響外,其在客觀上造成了對盟旗制度的衝擊。由於盟旗制度規定了各個盟旗的領土活動範圍、旗界,並且各個蒙古部落是不能夠隨便越界從事生產的,但是大量的資源開發使得各盟旗所屬領地,可用於從事生產的空間變小。

再加之生態惡化帶來的自然災害時有發生,使得本旗生產生活變得艱難,直接導致了各盟旗間越界活動,甚至演變成土地兼併戰爭。這種情況打破了盟制的法律規定,使得盟旗制度的約束力受到了衝擊,這也就成為蒙古盟旗制度變遷的重要因素。

清代社會動盪,原有社會規則面臨挑戰,盟旗制度也被逐步廢棄!

漢民走西口的原因有哪些?

早在盟旗制度設立之前,就有漢族人民前往口外謀生,出現過短期的漢族移民現象,到了清朝中後期漢族移民,出現了大規模遷往內蒙古地區的情景,我們熟知的“走西口”就發生在這個時期,原因有多方面。

清朝中後期由於八旗貴族大肆圈佔土地,使得許多地方的漢族百姓,失去了可以耕種的土地,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隨著蒙古地區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和開發,特別是農業和手工業的崛起,地廣人稀的這一地帶急需大量的勞動力,導致了內地多餘的勞動力前往盟旗地區,加入到了開發和建設蒙古的大潮中。

清政府防止蒙漢接近的政策沒有發揮作用,到康熙年間導致大批漢民流向蒙古地區。他們從一開始的流動性較大,後來慢慢尋求定居下來,在內蒙古地區“漢人佔耕最早”的當為“山西邊外歸化城”一帶。

清代社會動盪,原有社會規則面臨挑戰,盟旗制度也被逐步廢棄!

清政府對於漢民流失採取哪些政策

對於漢族民眾大量湧入蒙古地區,清政府在不同時期採取了不同的政策,這也是與當時的社會形勢密切相關的。康熙八年到乾隆初年對漢人移民蒙古採取了許可政策,主要原因是統一後,為了解決蒙古民眾生計問題,緩解存在的社會矛盾,同時西北戰事頻繁,出於鞏固北邊防務需要。

雍正元年、乾隆八年,很多東部地區的人民,由於受到自然災害嚴重影響向西遷移,流民問題越發嚴重,清廷讓內地乏食人民可往可耕蒙地生活;清朝中後期至光緒年間,是從逐漸放鬆到對全面放開漢族移民蒙古的時期。

清朝後期,政治腐敗和階級矛盾愈演愈烈,各地反抗清廷的鬥爭不斷,清廷在全國的統治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境地,國家各項制度難以適應社會變革的腳步,再也不能夠引領社會繼續向前了。

清代社會動盪,原有社會規則面臨挑戰,盟旗制度也被逐步廢棄!

在經濟上,土地兼併加重,小農經濟的侷限性極大地阻礙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貧困,蒙古盟旗地區的政治經濟格局,也出現了嚴重困境。

由於長期以來清廷的壓制政策和分化統治,蒙漢地主階級對農牧民的長期壓榨,導致了民族矛盾的加劇,特別是全國各地的武裝鬥爭,對蒙古地區產生了示範效應,這一地區也出現大規模的武裝鬥爭。頻繁的戰爭加重了百姓生活負擔,一定程度上阻礙盟旗地區生產力發展和進步。

總結

19世紀60代,英美德俄等帝國主義勢力入侵蒙古地區後,帝國主義列強便加緊了對蒙古地區的瓜分和掠奪,在這一地區實行殖民統治。經濟上遭受掠奪,蒙古地區的自然資源被大肆運往國外,社會生產關係受到破壞。

政治上的滲透,使得盟旗制度原有的政治基礎出現危機,民族分裂勢力在帝國主義列強的支援下活動頻繁;司法主權受到嚴重的踐踏,盟旗制度下較為完善的司法秩序和法治環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

清代社會動盪,原有社會規則面臨挑戰,盟旗制度也被逐步廢棄!

為了鎮壓少數民族的反抗,清廷徵調蒙古各旗軍事力量參與平定,蒙古族地區進入了更加動盪不安的境地,蒙古上層也開始趁機分裂,清政府開始任用漢族官員應對局勢,這也就意味著盟旗制度的政治基礎徹底瓦解了。

為了應對帝國主義勢力,入侵蒙古所帶來的邊境危機,清政府建立起來了一套新的治理邊疆的行政制度,同時放棄了以往禁止旗民越界和相互往來的原則,加強邊疆團結和凝聚力量,一致對外。由此,種種跡象表明清廷已經廢棄了盟旗制度。

參考內容來源:《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