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媲美儒家,堪稱先秦百家學說之輝,墨家為何消失的如此徹底?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在戰國著作《韓非子》當中,法家學說將天下之禍亂根源,歸於兩派之上—“儒與墨”兩家,儒出文士,墨出俠士,這兩家煽動民間之火,成為法家的最大“敵人”。在那個思想百花齊放的年代,儒墨兩家拔得頭籌,並稱為當世兩大顯學。儒家影響了中華幾千年的歷史,而在它最為輝煌的年代,仍要低墨家一籌,足見當時墨家的輝煌。可如今的情況大家也知曉,儒家傳承千年,孔孟兩人享受香火無數,所推崇思想也被現代人列在各種教科書中;而反觀墨家卻是極為悽慘,秦至如今兩千多年,傳人幾乎沒有,所留著作也單單僅是一本《墨子》。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曾經的輝煌學派銷聲匿跡了呢?其實從墨家學說的思想當中,就可初見端倪。

曾媲美儒家,堪稱先秦百家學說之輝,墨家為何消失的如此徹底?

尚同—觸及統治者利益

按照墨子說法,天行有常,戰國之所以禍亂,其根本原因,為民眾思想未得統一。墨家的統一思想,為“民眾服從國君,國君服從上天”。而其觸及統治者利益的根本點,就是國君是否服從上天的標準。在墨家學說看來,統治者有沒有服從上天,要看兩點。一是統治者在位期間,有沒有發生天災人禍;而是統治年間,百姓生活是否富足。在那個科技低下的年代,天災人禍、百姓餓死的情況極其頻繁,加上年年征戰,根本沒有國家滿足墨家“尚同”的條件,此外,統治者的評判好壞,取決於平民的生活水平,對於當時仍然處於半奴隸半封建的戰國時代,根本無法想象。

曾媲美儒家,堪稱先秦百家學說之輝,墨家為何消失的如此徹底?

尚賢—得罪權貴

“國有賢良之士,則國家治厚”,在那個餓屍荒殍年代,墨家對於官場卻做出了極其詳細地規劃。在他們眼中,君主能否治理好國家,選拔人才又極其重要,而如何選拔人才,不看出生,須看才能。一個人如果有才,國君需敬重納之,而無才的貴族,則無官可做。這種說法接近於隋朝開始的科舉制,但在戰國年代,該想法還是太過激進。當時人劃為三六九等,級別森嚴,啟用下層的奴隸人才,貴族是無法接受的,他們無法忍受自己的奴隸在頭上發號施令,所以墨家“尚賢”的思想,遭到了大量的貴族抵制。而墨家之所以會湧現出此思想,就是因為墨士大部分都是“底層人民”。

曾媲美儒家,堪稱先秦百家學說之輝,墨家為何消失的如此徹底?

非攻—得罪大國

墨家是一個非常龐大而又雜亂的組織。除了非常接地氣的思想之外,墨門學士掌握多項技能,最為強悍的就是“機關術”。在《墨子·公輸》一文當中,就詳細記載了墨家機關術的神奇,在戰國年代,每個墨門弟子都相當於一個強大的“工程師”,他們不接受大國“聘請”,然而免費去幫助一些小國家。崇尚非攻思想,墨家對小國極其關照,可在幫助小國的同時,墨家毫無疑問得罪了當時最為強大的國家,這也為後期墨家遭到排斥埋下了伏筆。

曾媲美儒家,堪稱先秦百家學說之輝,墨家為何消失的如此徹底?

鉅子制度—成為統治者心病

墨家內部制度極其嚴格,首領被稱之為“鉅子”。所有墨徒,都為鉅子掌管,而墨家的每一代鉅子,都恪守墨家的“法度”。秦惠文王期間,墨家的在任鉅子叫作腹黃復,他的兒子殺了人,秦王看在他是墨家鉅子兒子的面子上,對於他網開一面。而腹黃復卻按照墨門的規距,嚴格地處死了自己的兒子。墨家組織紀律嚴明,相當於一個絕對集中的宗教組織甚至是“黑社會”,墨門弟子為鉅子之言唯命是從。即使是與國君衝突,弟子也會毫不猶豫地恪守鉅子之言。在君王的眼中,這樣的組織實在是太可怕了,君王之言如同兒戲,控制不了的勢力組織,宛如無法馴服的烈馬,面對這樣威脅政權的組織,國家只有摧毀了。所以在戰國末期,各個國家、官場,對墨家的打壓都極其嚴格,墨家弟子也是屢次慘遭殺害。

曾媲美儒家,堪稱先秦百家學說之輝,墨家為何消失的如此徹底?

正是由於上述的原因,墨學精神失傳了千年。然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該學說又重新登上歷史舞臺,逐漸復甦。近年來,許多教科書當中都有對於墨學的有關記載,墨學當中也有許多值得人深究的有利“思想”。培養堅毅品格、恪守樸素之風、崇尚鑽研精神,這些都是當代值得提倡的“墨學之風”。對於墨家學說的消失,不知道你有何見解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