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15歲就擒住了鰲拜,為什麼沒殺他,而是選擇了終身監禁呢!

問天再借五百年,康熙大帝對霸業披肝瀝膽的豪情,令人歎服,其智擒鰲拜的少年神勇,更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

康熙15歲就擒住了鰲拜,為什麼沒殺他,而是選擇了終身監禁呢!

清順治帝早逝,臨終前拜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康熙幼年登基,鰲拜借輔政之名跋扈擅權,康熙少年親政後,設計將鰲拜擒住。

也許會有人質疑,康熙為什麼不殺他,只是將其圈禁呢?

小編覺得,康熙不殺鰲拜,是因為鰲拜不能殺。其實這亦是康熙帝王權術的智慧體現。且聽小編為你梳理分解。

說起鰲拜,他青年時期就在皇太極軍前效力,出生入死戰績不俗,尤其是他浴血奮戰攻克皮島、以及松錦大捷應是為大清開國掃清了障礙。

他被譽為“滿洲第一勇士”並不為過。

康熙15歲就擒住了鰲拜,為什麼沒殺他,而是選擇了終身監禁呢!

話說皇太極猝然而逝時,其身後事並未安排好。眾人虎視眈眈盯著皇帝寶座,其中最有力的爭奪者,就有多爾袞、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等人。

那時手握重兵的鰲拜只有忠心為主,一力支援先帝之子繼位。

就在多爾袞擠走豪格之後,鰲拜不惜血濺當場,亦拼死堅持己見。

經多方妥協,才有了先帝第九子福臨,亦是順治帝繼位,多爾袞輔政的局面。

可見鰲拜擁立順治確有大功。

鰲拜亦因此得罪了多爾袞。雖然他隨後破李自成,殺張獻忠功勳卓著,但還是多次險些被多爾袞陷害致死。

即使在如此險境下,鰲拜都未向多爾袞妥協投降,一直堅定地站在順治一邊。

康熙15歲就擒住了鰲拜,為什麼沒殺他,而是選擇了終身監禁呢!

那時他對皇太極父子的忠心耿耿日月可鑑,如果沒有他的鼎力襄助,也許順治朝早就被多爾袞篡位,又怎會有康熙繼位的機會?

正是因為鰲拜的忠心,他與順治帝感情相當深厚,順治帝臨終前才會託孤於他。無論怎樣,鰲拜前半生於康熙有恩,其行事還是可圈可點的。

據史料記載,康熙捉住鰲拜後,鰲拜並未辯解,只是脫下衣服,裸露出滿身的傷疤,述說著這一條條傷疤的歷史。

康熙聞聽亦深為動容,鰲拜功勞恩情確實值得敬重,殺之必揹負忘恩之名,與他立志做仁君理念相悖,因而不能殺。

說起鰲拜思想蛻變,還是源自他成為託孤大臣開始。雖說他只排在四位託孤大臣末位,可是首席大臣索尼年老避禍,遇事輕易不表態。排在第三位的遏必隆,甘願迷糊被無視。

康熙15歲就擒住了鰲拜,為什麼沒殺他,而是選擇了終身監禁呢!

說到底,四位輔臣之爭,只是蘇克薩哈與鰲拜之爭。而蘇克薩哈原屬多爾袞一方,主子失勢後才靠告發主子,得順治賞識。蘇克薩哈背主行為深為索尼等人不齒,其勢力單。輔臣之爭,最終還是鰲拜勝出一籌。

鰲拜大權在握,尤其是康熙年幼尚無力控制他,其驕橫跋扈擅權之心日盛。

幾年後,索尼臨終前,奏請康熙親政,後又有蘇克薩哈請辭,去守皇陵,康熙正式親政。只是鰲拜跋扈慣了,怎肯放權,這才招來牢獄之災。

其實說起康熙羅列的鰲拜罪狀,其本質還是鰲拜狂妄自大,並沒有謀反之心。

就如鰲拜被控圈地害民,他亦是想把多爾袞昔日為所屬正白旗圈的好地,與自己所屬鑲黃旗的壞地互換。只不過此舉受到戶部尚書蘇納海等三人抵制。

因而他羅織罪名,必欲除蘇納海等三人後快。康熙認為此三人罪不至死,處以廷杖之刑足以。鰲拜卻矯詔殺之,此舉令康熙大為惱火。

康熙15歲就擒住了鰲拜,為什麼沒殺他,而是選擇了終身監禁呢!

隨後,他又因蘇克薩哈請辭,意欲逼他交權的私恨,羅織罪狀,逼迫康熙下旨處蘇克薩哈極刑。康熙不允,鰲拜竟矯旨處蘇克薩哈絞刑。

從而他與康熙的衝突達到頂峰。

我們從這兩個導致鰲拜下臺的案件分析,他只是想跋扈專權顯示威風,並無奪位謀反之意。

鰲拜莽直,不懂月滿則虧,適時還政,因其阻住康熙親政之路致禍,並無必殺之罪。

康熙八歲登基,其身後一直站著孝莊太后。她全力培養康熙的帝王之術,擒鰲拜就是她考驗淬鍊康熙的過程。

康熙從謀劃到擒住鰲拜,盡顯其少年老成的睿智。他後續處理措施亦顯示出其帝王權術的成熟。

首先,鰲拜三朝元老,征戰多年,其黨羽牽連眾多,影響頗深,他擒鰲拜既收回權利,又打壓了其黨羽的氣焰,頗有敲山震虎之功。

康熙15歲就擒住了鰲拜,為什麼沒殺他,而是選擇了終身監禁呢!

其次,當日康熙少年執政時,時局並不穩定,他還面臨著諸多困難,殺了鰲拜只怕眾臣寒心不再真心輔佐。他為求穩定,未殺鰲拜亦未牽連他人,盡顯其仁德之心,令臣心歸服。

其實他知道鰲拜年歲已高,不殺亦命不久矣,不足為患。彷彿一切都在康熙掌控之中,鰲拜被圈禁兩月後,就氣鬱而亡。

自此後康熙集權利於己,臣子盡顯奴才之像,其目的已達到,孝莊太后亦放心讓其放手一搏了。

小編覺得,擒鰲拜只是康熙開創帝業的跳板而已,康熙本也無意殺他,不然康熙晚年怎會為其平反?甚至嚴苛的雍正帝還追封他為超武公?

帝心真的難測,帝王權術令人心驚,斯人都逝,是非曲直還是任人評說吧。

康熙15歲就擒住了鰲拜,為什麼沒殺他,而是選擇了終身監禁呢!

(作者:游龍公子,本文由“小世界大文明”創作)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贊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