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宮詞》之外:王安石讓皇帝用民兵取代正規軍,導致北宋滅亡

核心提示:王安石給宋神宗算了一筆賬,6000禁軍一年的錢糧是18萬貫銅錢,而100000民兵一年免稅額才8萬貫,我們用10萬民兵替代6千禁軍,不但節約了10萬貫錢,而且10萬民兵還替代不了6千禁軍(職業軍人)嗎?

作者蘭臺

小說《射鵰英雄傳》裡全真教道士丘處機為什麼給郭嘯天與楊鐵心的兒子分別取名郭靖和楊康?丘處機提出是希望不要忘記靖康之恥。

岳飛在其《滿江紅》裡也說“靖康恥,尤未雪”。

這裡的“靖康”指的是宋欽宗的年號靖康,靖康之恥說的是公元1127年,宋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金軍南下一舉攻破了宋朝首都汴梁,擄掠了宋徽宗、宋欽宗等大批北宋皇族北上,直接導致北宋滅亡;歷史上習慣稱其為“靖康之變”或者“靖康之亂”。

而岳飛與《射鵰》裡的丘處機,是站在宋朝立場,認為北宋如此被金國滅亡,堪稱恥辱,所以又稱之為“靖康恥”。

《大宋宮詞》之外:王安石讓皇帝用民兵取代正規軍,導致北宋滅亡

歷史上被攻破首都的朝代並不少見,為什麼認為北宋滅亡是“恥辱”呢?

這是因為北宋軍隊在靖康年間面對金軍入侵時的表現實在太過於恥辱。

比如宋金第一次議和後,金國派遣17名騎兵回幽州報信,路遇磁州,結果負責磁州軍務的

鈐轄

李侃不相信宋金議和,帶著2000士兵圍攻這17名騎兵,結果2000宋軍被這17名騎兵打的大敗,“

十七騎者分為三,以七騎居前,各分五騎為左右翼,而稍近後,前七騎馳進,官軍少卻,左右翼乘勢掩之。且馳。且射官軍奔亂死者幾半。”

後來成為金國反覆拿出來奚落宋人的戰例。

類似這樣的案例可以說在宋金作戰過程中比比皆是,在後世人看來,宋軍這樣的表現,當然是恥辱。

但如果我們仔細梳理史料,就能發現,靖康年間,宋軍之所以一觸即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此時宋軍大部分是由普通民壯組成的烏合之眾。

靖康年間,宋朝真正的職業軍人已經很少了,絕大多數都是臨時徵招的普通民兵,面對百戰精銳的金軍士兵,當然是一觸即潰了。

為什麼宋朝會用民兵來迎戰金軍呢?

原因是早在很久以前,宋朝就已經養不起職業軍人了。

《大宋宮詞》之外:王安石讓皇帝用民兵取代正規軍,導致北宋滅亡

是的,大家印象中的宋朝繁榮富裕,可歷史上的北宋真的窮得養不起職業軍人。

北宋之所以輕易被金國攻破首都,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北宋這個號稱實行募兵制的朝廷,窮得養不起職業軍人,當金軍南下時,宋朝軍隊裡幾乎都是臨時招募的老百姓,面對從白山黑水殺出來的金軍,自然是一觸即潰。

我說北宋窮得養不起職業軍人,並不是我故作驚人之語,事實上南宋在總結北宋滅亡教訓時,就認為“無兵無財”才導致了“天下瓦解”。

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正是朱熹。

凡州郡兵財,皆括歸朝廷,而州縣益虛。所以後來之變,天下瓦解,由州郡無兵無財故也。——《朱子語錄》

眾所周知,唐朝安史之亂後地方割據,藩鎮迭起,到了五代時期更不得了,“兵強馬壯者為天子”成了常態,所以宋朝建立後,總結前代滅亡經驗中最重要一條就是一定要“弱枝強幹”,體現在財政上,就是儘量不讓地方衙門有財政盈餘,一定把物資儘可能集中到首都汴梁(開封)。

所以,《清明上河圖》以及《東京夢華錄》裡汴梁的繁華盛景事實上是依靠宋朝地方州郡老百姓血肉堆積而成,可以說是聚天下之財供養一個汴梁,那汴梁能不繁華嗎?

宋仁宗朝河南、江蘇地區由於地方州郡缺少物資和士兵,導致盜賊橫行,用朱熹的話說就是“破州屠縣,無如之何”,結果江蘇一帶的大強盜王倫殺到高郵時,高郵“市長”晁仲約因為手裡沒有兵,也沒有募兵的錢,所以只能找高郵富戶集資,給了王倫這個大強盜一大筆錢,相當於是向王倫贖買了全高郵人的性命。

《大宋宮詞》之外:王安石讓皇帝用民兵取代正規軍,導致北宋滅亡

事情傳到汴梁,富弼認為晁仲約作為朝廷命官,遇到盜賊不但不討伐,反而用錢賄賂盜賊,應該嚴肅處理,最好是殺頭;還是范仲淹為晁仲約說了公道話,范仲淹說地方衙門既沒有兵也沒有錢,晁仲約能用贖買這一招,已經算是不錯的地方官了。

范文正公爭之曰: “州郡無兵無財,俾之將何捍拒?今守臣能權宜應變,以全一城之生靈,亦可矣。”——《朱子語錄》

當然,北宋地方衙門雖然制度性“缺錢”,但是在古代王朝,總而言之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畢竟地方政府還要承擔許多職能,還有許多工作人員要養,總還是需要錢的。

那該怎麼辦呢?

除了收刮老百姓,自然只能從軍費上想辦法了。

宋朝軍隊分為禁軍與廂軍系統,所謂禁軍並不是指的守衛京師的軍隊,而是野戰軍的統稱,廂軍則類似於今天工程兵以及生產建設兵團。

宋朝的禁軍以及廂軍也是全國各地配置的,而這些地方禁軍以及廂軍的軍費開支都是當地供給。原則上是中央估算某地禁軍每年需要多少錢,多少糧食,然後,該地直接把這些錢和糧食運輸入軍營。

但是,北宋雖然實行募兵制,但居然一直沒有全國性的“兵籍”,也就是花名冊,究竟有多少禁軍或者廂軍,全是靠將領和地方官一張嘴。

那麼地方官不管是出於地方行政開支考慮還是出於個人中飽私囊考慮,搞錢最佳辦法就是和當地禁軍軍官勾結,虛報兵額,然後截留軍餉。

所以我們看到北宋雖然有冗兵的難題,但事實上冗的只是“兵額”,而非實際兵員。

《大宋宮詞》之外:王安石讓皇帝用民兵取代正規軍,導致北宋滅亡

范仲淹畫像

宋仁宗朝時沿邊諸禁軍的缺額就已經很大了。慶曆三年(1043年),北宋中央派官員去陝西、河東檢閱軍隊,當時就有人指出:沿邊禁軍“甚有年老病患全不得力之人,兼更有見闕(缺額)人數不少,若不早行選擇,則恐將來依前誤事”。

到了宋英宗朝,“軍士闕額多”都已經成了一個公開的秘密。蔡襄就曾提到:“禁軍指揮,近年添置軍額名目數多,指揮將窠雖全,兵率只有三二百人,虛費將窠請受。”

等到了宋神宗朝,禁軍和廂軍存在大量的缺額已經是朝野皆知的事實了,熙寧四年,皇帝派人統計汴梁禁軍人數時,發現即使是首都禁軍都有1/3的空額。

在京系役兵士,舊額一萬八千二百五十九人,見闕六千三百九十二人。——《宋史·兵志》

按理說,不管是地方缺少行政開支費用還是因為單純的文武官員勾結吃空餉,解決辦法都應該是嚴查這種吃空額的現象,如果為了根治這一問題,那也要少稍微給予地方一些自主權。

但是,當時執政的王安石給宋神宗出了一個“天才”的主意——封樁禁軍闕額錢糧。

什麼意思呢?

王安石給宋神宗算了一筆賬,6000禁軍一年的錢糧是18萬貫銅錢,而100000民兵一年免稅額才8萬貫,我們用10萬民兵替代6千禁軍,不但節約了10萬貫錢,而且10萬民兵還替代不了6千禁軍(職業軍人)嗎?

上慮歲久錢糧不給,安石曰:「巡檢下六千人,每千人歲約三千貫,是一歲費十八萬貫。今若罷招此六千人,卻以保甲代之,計所用錢糧費十八萬貫尚剩十萬貫。以十萬餘人替六千人,又歲剩錢十萬貫,何至憂不給也。教閱至一二年,便令保正募徵行者,六千人必可得,況但要守衛京師而已。若歲歲閱教保丁,又封樁所剩錢十萬貫,則非特畿內守衛日強,兼亦財有餘積。宗廟社稷之憂,最在於募兵皆天下落魄無賴之人,尚可與之守社稷封疆,況於良民衣食豐足者觽,複何所虞?——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

事實上靖康年間,黃河岸邊面對幾百金軍一鬨而散的十幾萬宋軍絕大多數都是王安石所謂的“民兵”。

王安石最後給宋神宗出的主意就是大規模裁撤禁軍,但是裁撤禁軍的同時,為了避免地方鑽空子吃空額,那些裁撤的禁軍不補充,現在許多大公司凍結招人名額我看就是跟王安石學的。

而裁軍省下來的錢都悉數送到皇帝內庫,由皇帝派太監掌握,這就是王安石創造性發明的——封樁禁軍闕額錢糧法。

《大宋宮詞》之外:王安石讓皇帝用民兵取代正規軍,導致北宋滅亡

王安石

用南宋朱熹的話說王安石這一招對地方衙門和地方駐軍是毀滅性打擊:

介甫只是刮刷太甚,凡州郡禁兵闕額,盡令勿補填。且如一州有 千人禁軍額,闕五百人,則本郡不得招填,每歲樁留五百名之衣糧,並二季衣 賜之物,令轉運使掌之。——《朱子語錄》

宋神宗熙寧五年,宋朝與遼國發生了邊境衝突,而且衝突還越演越烈,宋神宗很擔心遼國會大規模對宋朝用兵,結果王安石給宋神宗出的主意是把七萬河北禁軍兵額再裁一萬人,用這裁撤一萬人的經費給剩下六萬軍人發獎金,這樣可以刺激禁軍將士努力與遼軍作戰。

安石曰:「若減萬人,卻歲以其糧賜教得見在兵精,即不為妄費也。」——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

看到這兒,我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麼好。

河北禁軍經過宋神宗、宋哲宗朝一路裁撤不補,佔到河北禁軍總數三分之一定州軍,從宋仁宗時期的十萬減少到了宋徽宗時期的六七千人,而這還是河北各地禁軍中軍隊人數最多的了。

但是,王安石和宋神宗都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就算不停的裁撤空額,而且只裁撤不補充,禁軍將領該吃空餉的還是會吃空餉。

別說宋徽宗朝,即使是後來號稱南宋中興四名將的韓世忠,他身處抗金第一線還照樣吃空餉,連宋高宗都知道韓世忠部號稱六萬人,但最多隻有三萬人。

而韓世忠是老西軍出身,他吃空餉的習慣肯定不是在南宋時才養成的,應該是北宋禁軍慣例。

那麼我們按照韓世忠吃空餉的比例來計算靖康之變前河北定州軍實際人數,可能也就3、4千人。

很可能金軍南下時,北宋在河北職業軍人總人數不超過一萬人,而且還普遍缺少裝備和充足物資,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是金軍的對手呢?

這種窘狀絕非只有河北禁軍是這樣,靖康時期,北宋各地禁軍大多都是這樣。

《大宋宮詞》之外:王安石讓皇帝用民兵取代正規軍,導致北宋滅亡

完顏阿骨打畫像

以北宋末年,北宋最精銳的西軍為例,當時陝西五路制置使錢蓋(臨時性軍政統帥)就表示,陝西沒多少正規軍,而陝西民兵光是負責運糧等後勤事務就已經所剩無幾了,只能臨時招募“遊手惰民充軍”

而西軍奉命救援汴梁時,种師道一共也才一萬五千人。剩下的按照錢蓋的說法都是“陜西募土人充軍,多是市井烏合,不堪臨敵。”

宋朝民兵在靖康年間面對金軍的普遍表現是怎麼樣的呢?

知安吉縣曽綽,聚鄉兵,在石郭把隘,金人攻石郭寨,發數矢,或視之曰沙栁木,幹鑿子頭,真金人箭非潰兵也,鄉兵皆棄竹鎗紙甲而奔,金人入縣,縱火悉為灰埃。——《宋史》

這什麼意思呢?就是縣令帶著民兵守城,結果民兵發現攻城的不是潰兵,而是正經的金軍,結果嚇得丟掉了竹槍、紙甲就跑掉了,縣城也就被金軍攻破了

換言之,金軍南下時,絕大多數宋軍都是臨時招募的烏合之眾,而北宋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軍人很少,這種情況下,怎麼能苛求這些烏合之眾能戰勝金國虎狼之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