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以前的古方國簡介(一)

名稱一樣但時代或姓氏不一樣的,仍統計在一個方國裡。

頓國:

周武王滅商後分封的姬姓國之一,子爵,在今商水、項城一帶建都。西周末年,頓國本依附於陳國,後轉向楚國。約在公元前637年或稍前,陳國遂使頓子失國,頓子奔楚。公元前637年秋,楚王派成得臣攻打陳國,佔領焦、夷兩地,在頓地修築新城。公元前635年,楚令尹子玉(即成得臣)護送頓子返回新建的都邑復國。公元前496年,楚滅頓。

極國:

姬姓,周初所封,在今山東

濟寧

金鄉縣,初為

魯國

附庸

。公元前721年,魯國滅掉極國。

雕國

又稱

國,姬姓。

在今陝西省

延安

市甘泉縣蘭家川一帶,在商王朝時期為鬼方所居。周文王時大舉攻伐延安地區

。因其地

盛有鶻雕(鶚鳥),故稱為“雕”。周武王滅商後,封

弟於雕,建姬姓雕國,其時該地仍為鬼方所佔據。

或說為

周文王

所封

賈國:

西周時,周康王封唐叔虞的幼子公明於賈,建立賈國,伯爵,作為周朝的附庸國。公元前678年,晉

曲沃

武公奪取晉地,改唐為晉,吞併賈國。

毛國:

周武王封同母弟鄭於今陜西省扶風一帶,建立毛國,屬於畿內國。後轉封到今河南宜陽(即毛泉)。春秋末周敬王時,當時的毛伯介入了周王室的王位之爭。公元前516年爭奪失敗,毛伯南逃楚地國滅。有說公元前516年亡於秦國。

詹國

1、

有熊氏,黃帝

後裔

詹人夏

封詹國

(在古

河間郡

)。2、

春秋時期,周宣王封庶子姬志宏於詹(今山東菏澤甄城),建立詹國

北達於燕,地四百里,侯爵,史稱

詹文侯

周惠王二年(

公元前675年

)參與作亂被滅。

鄣國:

商朝時在今泰安市章丘縣鄣城村一帶有鄣國。周武王滅殷商後依然存在。西周初,鄣國被齊太公收為附庸國,後齊太公將鄣國及臨近的齊國分封給庶子鄣穆公。勢力範圍大約於齊、楚之間,後來被紀國收為附庸。都城在今東平無鹽縣東北(或說今江蘇贛榆縣北)。公元前664年,被

齊國

所滅。

尹國

公爵,姬姓,始封之君為尹吉甫,屬於畿內國,地在今河南省新安縣。尹吉甫為周宣王的大臣,官至內史,晚年被流放至房陵(房縣古稱),被周幽王聽信讒言錯殺,死後葬於今湖北房縣青峰山。

周敬王

即位後,劉文公、單穆公支援的周敬王和毛伯得、尹文公、召莊公、

召簡公

支援的王子朝在

王畿

附近作戰了三年。公元前前516年冬,周敬王一方勝利,王子朝、毛伯得、尹文公逃

。公元前513年,京師人殺尹文公等。商代有尹方。

原國

武王滅

,封文王第十六子為原伯,國域在今

河南

省濟源市。伯爵。有說原國初始在今山西沁水縣,後遷河南濟源市(古稱軹邑)。史傳夏帝寧都於原,周初的原國可能就建在夏都原城的

故墟

上。

晉文公

於公元前635年圍攻原國,原亡國,原人被遷往冀(

山西

省河津縣)。

郕國

又稱成國、宬國、盛國。1、商代的郕國在今河南蘭考縣。2、周成王封周文王之子叔武於今山東寧陽一帶(或說今河南省範縣一帶),伯爵。史不載其世系與國君諡號。公元

前686年

魯莊公

齊襄公

攻郕國,郕國降齊。公元

前616年

,郕國世子奔魯得以即位。春秋後期,郕君淪為魯大夫,郕成為

孟孫氏

采邑。公元

前408年

,齊國攻陷郕,郕君失國。1975年陝西岐山縣董家村發現成伯孫父鬲,或疑郕國本封於西周畿內,春秋時改封。

盛國:

始封於周穆王時,姬姓,地在今泰安市華豐一帶。公元前686年為齊國所滅。

魯國:

武王弟

周公

旦封於

曲阜

。周公旦留下輔佐周王。其子伯禽即位為魯公,疆域主要在

泰山

以南,兼涉河南、江蘇、安徽三省之一隅。公元前256年,亡於楚。有說,

夏商時已存在

,地

河南魯山縣,

稱西魯

。西周時

武王始封周公之魯

伯禽始居之魯

),即在此。後遷

山東曲阜

,也

稱東魯

(即一般所說的魯國)。

郜國:

武王

周文王

第十一子封為

郜子

,故城位於今山東省

成武縣

護城堤內。後為宋國附庸。公元

前713年

聯合討伐

,鄭國軍隊攻入郜邑,把郜地讓予魯國。公元

前710年

,宋國以郜大鼎賄賂

魯桓公

,但郜尚未滅亡。西周末至

東周

初年之際,被

宋國

滅亡。後為齊邑。

畢國:

武王

周文王

第十五子高於畢地(故址在今陝西省長安、咸陽兩市之北),建立畢國,畢公高在王室擔任要職。在建立四百年之後,被

西戎

所滅(有說於國人暴動後絕封)。後裔

畢萬

在亡國後投奔

晉國

,軍功卓著,被

晉獻公

封於魏,

魏文侯

趙國

韓國

三國

瓜分

晉國

後,得到周王冊封,建立魏國。商代有畢國,曾受商王指令討伐東方的封國。商代在今西安市畢原有畢國。

單國:

周成王之子的封國。系東都畿內封國,在今河南省濟源市東南。單君世為王室卿士。公元前693年,周王嫁女於齊,單伯送周王之婦到

魯國

,以備出嫁。

鄴國:

為商末的自然形成的部落方國,周初獲封。地在今

河北

邯鄲市

臨漳縣

磁縣

河南

安陽市

安陽縣

交界處(或說在今河南溫陰或者淇縣附近)。史料記載:晉文公將要討伐鄴國,趙衰說明了用來戰勝鄴國的辦法。有說,始封於朝歌之北故殷之地,後徙商奄之地,再徙入燕。有說在今四川省廣元境內。一般認為是姬姓諸侯國。

鄭國:

別名奠國。公元前806年,

周宣王

周厲王

幼子友于鄭(今陝西

華縣

的東方),

伯爵

周幽王

時,鄭桓公為周司徒。公元前774年,遷移到

東虢

國和鄶之間(今

河南嵩山

以東),稱新鄭(今

河南省

新鄭

一帶)。公元前771年,鄭武公攻滅鄶和東虢國,定都新鄭。在春秋初年,鄭國一段時間內很強大,滅敗

傷周桓王,史稱“鄭莊公小霸”。鄭厲公間日益衰落。公元前375年,

韓哀侯

攻滅鄭國。

虢國:

周武王滅商後,封周文王的兩個弟弟分別為虢國國君,虢仲(一說虢叔)封東虢(今河南滎陽縣西汜水鎮),虢叔(一說虢仲)封西虢(今陝西寶雞市東)。西虢後隨周平王東遷至今河南陝縣東南,地跨黃河兩岸,河北的稱為北虢,河南的稱為南虢,實為一國,於公元前655年被晉國所滅。西虢留在原地的稱小虢,公元前687年被秦國所滅。東虢於公元前767年被鄭國所滅。

蔣國:

周公旦

之三子伯齡被封在蔣地(今

河南省

固始縣東北蔣集),故都在今

淮濱縣

期思鎮

一帶。公元前617年,被

楚國

所滅。

楊國:

姬姓。周宣王封子長父於今山西省洪洞縣一帶,侯爵。後被晉獻公所滅,楊地被封給獻公之弟伯僑。

岑國:

姬姓,周文王(一說

周武王

)封其異母弟耀之子渠為岑子,建立岑國,地在今陝西省韓城一帶(或說今河南商丘)。其後不詳。

遽國

魯附屬國,在今金鄉縣稍東。公元前721年,為魯

所滅

令狐國:

姬姓,畢萬的後裔魏顆在晉國有軍功,被晉封於令狐(在今

山西

臨猗縣西邊一帶),建立令狐國。

狐國

或即令狐國,或即周平王子貔的封地。

郤國:

出自姬姓。春秋時,晉獻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奮勇當先,晉獻公把郤邑(山西泌水下游一帶)封給他,建立郤子國。郤氏在晉國世襲卿位,後來被晉厲公滅族。

詹國:

公元前827年,

周宣王

生次子弘,封其於詹(今地不詳,據說在

地築城,賜土南至於京,北達於燕),建立

詹國

,為侯爵,後世襲為周大夫。文侯在幽王時任少師,辭職返回封地,成功逃過劫難。

林國:

一說子姓,

比干

遺腹子在周滅商後,被封在博陵(今河北安平縣一帶)。一說姬姓,周平王小兒子開封於今

河南

洛陽一帶。

翁國:

周昭王庶幼子食採於翁山。

龐國:

商代有龐國。婦好曾欲到該國徵集兵員而卜。

畢公高支庶有封於龐鄉者。古龐鄉今無從考。

樅國:

姬姓。周平王封子精英於樅(今安徽桐城),候爵。

武疆國:

姬姓。周頃王之孫姬滿的後裔有被封於武疆(今河南省鄭州市一帶)。

魏國:

1、夏代已建立有魏國。地在今山西南部。2、

西周時分封的姬姓諸侯國。封地在今山西芮城縣北。前661年被晉獻公攻滅。

3、公元前453年,畢公高之後魏脫於趙、韓“三家分晉”,建立魏國。前期都安邑(今山西

夏縣

),後遷大梁(今河南開封,亦稱

梁國

)。公元前225年為秦國所滅。

汝國:

周平王封子於汝川(在今

河南省

南部)。

燕國:

又稱北燕。1、又稱

燕亳

,商代方國,

今北京市房山琉璃河遺址可能也是商代燕的所在地。

2、召公奭的封國。但召公並未前往,由長子克前往。在今北京、河北北部、遼寧西部一帶。公元前7世紀滅掉薊國,建都薊(今北京市房山區)。公元前222年滅於秦。

沃國:

1、子姓,微子啟之後有封於沃(今地不詳)。2、姬姓,公元前745年,晉昭侯封成師於今曲沃,號“沃國”,歷桓叔、莊伯、武公三世,公元前678年,武公滅晉自代。

鞏國:

春秋時期姬姓小國,地在今鞏義市孝義鎮一帶。公元前516年,晉滅鞏,鞏地被轉送給周王室。

戰國

時為東周國地。

魯國

周武王

滅商後封周公旦於魯,都曲阜。周公旦未能就封,乃由嫡長子伯禽前往就封。疆域主要在

泰山

以南,略有今山東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蘇、安徽三省之一隅。公元前256,亡於楚。

楷國

畢公子封于于商代黎國地,建立楷國。金文顯示:戎族曾大規模出於楷國,艹害和戎族進行搏鬥。約於國人暴動後滅國。

釐國:

燕國枝裔有封在山東省境內所建。

蒍國:

故墟在今

孟津縣

,原為鄭國的屬國,

周桓

王取之以為屬國。公元前675年,蒍國支援王子頹之亂失敗後,國君逃至

楚國

,蒍國滅亡。

豐國:

酆國

。1、姜姓,商代時已有的方國,地在今曲阜西南方。周成王時,“惟周公於(往)徵東夷,豐、白、薄姑”,歸順周朝,西周後期被齊國吞滅。2、戎族,商代時已有的方國,地在今陝西省灃河以西,周初被滅。3、周初,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封於酆國(今陝西省戶縣東,本為崇侯虎的屬地),侯爵,史稱“豐侯”。因豐侯常酗酒誤事,周成王十九年(公元前1084年),黜豐侯。今洛陽龐家溝有西周初期的豐國古墓。

貝國:

即郥國。

1、在殷商時,商都以南有貝國。2、周文王的庶子姬奭在輔佐周武王滅商後被封於燕國。至召公康時,賜封其支庶子孫食邑於鉅鹿甘泉浿水流域,建立了郥國(今河北清河),為燕國的附庸國。公元前664年,齊桓公吞滅郥國。

臧國

春秋時

魯國

國君魯孝公的兒子名彄,字子臧,被封在臧地(在今山東省境內郯城西南),建立臧國

東野國:

在今山東平邑縣。東野稷為魯國正卿受封。

鼓國:

商代有鼓方,也即周代的鼓國,一脈相承。

族姓有說白狄

姬姓

祁姓等

子爵,白狄之別種

,在

今河北

晉縣

(一說藁城市)。公元前527年

晉將荀吳包圍鼓國

三月後鼓人又請降,荀吳

以鼓人

“猶有食色,姑修而城”

直至鼓國“食盡力竭,而後取之,不戮一人”。鼓國之君鳶

放歸。公元前521年,鳶率鼓人叛晉復附鮮虞氏。次年,晉遣荀吳鎮壓鼓氏之叛,攻入鼓都昔陽,再俘鳶,鼓氏滅亡。

易國:

1、有易氏部落所建。

有易又稱有狄

,地在

今河北境內。王國維和郭沫若認為

有易氏

是傳說中的有扈氏部落,是夏初的一個較大的部族。

商湯厚賄有易部落,得助滅夏。商代有易方國仍存並勤於王事。2、孫亞冰認為成王時滅的唐國、叔虞分封的唐地是卜辭中的“易”國,認為易國在今山西洪洞紡堆永凝堡附近。

3、

姜尚的子孫

被周封

於易地

,在今河北境內

霍國:

周代姬姓霍國有兩處,一在河南汝州市西南部,一在山西省霍縣西南,大概是霍叔流放之地,或是改封霍叔後裔於此。周武王時,封六弟處於霍。周公旦攝政,管叔鮮、蔡叔度、霍叔處與武庚發動叛亂,霍叔處是協從者,被貶為庶民。不久,周成王恢復霍叔處的封地,降其為伯爵。公元前661年,霍伯求認為對其祖先霍叔處安置不當,遂自稱霍公,史稱霍哀公。晉獻公出兵滅霍。或說公元前565年,晉太子申生滅霍。

共國:

又稱恭國。1、商代時,在今甘肅省涇川縣境內建有共國(有說在今河南輝縣)。周文王將其滅掉。2、西周時,衛僖侯之子餘與和先後受封於今新鄉市

輝縣

境內,建立共國。西周後期,厲王暴虐。公元前841年,共伯和被國人推舉為首領,發動武裝暴動,周厲王逃奔於彘(今山西霍縣),和掌管政權,攝行天子事。公元前828年,周厲王死於彘,太子靜繼為周宣王,共伯和交出政權重返故里。約於公元前660年,被衛國兼併。

巴國:

1、

始見於《春秋》,處蜀東南,與楚為鄰。

巴國地區(包括今

重慶

全境和四川東部、陝西南部、

湖北

西部、貴州北部地區)史前文化發端於2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其代表性古人類是“巫山人”,結束於距今4000多年前,即新石器時代末葉,其代表性文化是“巫山大溪文化”。約4000多年前,武落鍾離山(今湖北

長陽

西北)一帶有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五姓氏族部落。傳說周朝以前居住在今

甘肅

南部,後遷到武落鍾離山。巴氏部落首領務相以武力和船技上的優勢,統一了五姓氏族部落,聯合形成一個大型的部落集團,以白虎為圖騰,務相稱廩君。巴人部落集團溯流而上戰勝了原住民載人,控制了清江流域及巫溪河流域的鹽業生產,在夷城(

湖北

恩施

)建立了巴國第一個首都。禹“會諸侯於會稽,執玉帛者萬國,巴蜀往焉”,巴國加入

夏王朝

,成為夏王朝的諸侯之一。“帝啟八年,帝使孟塗人巴蒞訟”。夏末商初,巴是商的敵對方,收留了夏亡國後的遺民。在商代,巴和殷發生多次過戰爭。

武王伐紂,西南夷從徵者八,巴不與焉。有說商代

在今陝西省佛平縣有巴國。

2、周

武王克殷,以其宗姬封於巴。

春秋時

,巴、楚數相攻伐,魯文公十六年,巴與秦、楚共滅庸。哀公十八年,巴人伐楚,敗於鄾。文十六年,楚國奪取了位於巫溪和清江的鹽井,逼使巴都城沿江向西遷移,巴人先後都江州(

重慶

)、枳(涪陵)、墊江(合川)、平都(豐都)、閬中等地。

戰國時

,巴君稱王,疆域東至魚復(奉節),西至僰道(宜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應巴的要求派出軍隊南下滅蜀,秦軍順道向東滅巴。

四川廣漢西北有巴遺址。

召國:

也寫作邵國。

為西周的畿內封國,是西周、春秋時代諸侯國之一。召公奭為周室三公之一。周武王時,

召公奭

受封於燕地,但他並未前往,由長子

前往就任,自己則留在鎬京(今陝西省長安縣)與周公旦、畢公高一起輔佐天子。其子孫世代繼為三公。因食邑在召,故謂之召公。周景王死後,周王室內發生了王子朝之亂,召簡公有參預其中。公元前516年,

王子朝

迎周敬王回國。

周敬王

誅殺召簡公,國滅。商代

召國在今山西桓曲縣。

暴國

商代有子姓暴國,殷商時割據一方的諸侯,在今修武縣(有說原陽縣)一帶。周朝時有姬姓暴國,王族姬幸被封於暴邑(今鄭州北),公爵。暴辛公善於吹陶壎。春秋初期,被鄭國吞併,納入鄭地。有說姬姓暴國始建於東周時期。

滑國、及國:

商朝時期箴氏諸侯國滑方有及邑(在今河南滑縣,或說今河南省永城市)。約公元前1063~前1061年,武庚反周,箴氏滑國參與其中。周公旦率軍東征滅箴姓滑方,以其故地封姬姓親族。姬姓滑國將其都邑由滑西遷於費邑(今山東費縣)。或說姬姓

滑國在

以今河南省偃師市府店鎮為中心一帶。公元前678年,參加

齊桓公

組織的幽之會。之後,成為鄭國的與國。公元前627年,秦滅滑,地入於晉。商朝的及國即滑國。

雍國:

1、

姞姓雍國

起源於陝西的雍山、雍水,在今陝西鳳翔縣西北。後裔在唐虞時代東遷河南,曾居洛陽東北、陽翟縣東北。夏初遷居雍丘(今河南杞縣)。商初已北遷至浚縣西南,是商的臣屬國。商代甲骨文中有許多雍國的記載。周滅商時,姞姓雍國、南燕、光國同時存在。姞姓雍人的另一支,在周代於河南浚縣之雍城建立雍國,春秋中期為衛國所並。2、商王武丁把兒子封在雍人所居之地,建立

子姓雍國

,故地在河南沁陽縣東北。3、武王伐紂後改封文王第十三子於子姓雍國之地,建立

姬姓雍國

,都城在今河南省焦作市府城村(此城始建於夏末商初)。春秋中期被晉吞併。伯爵,春秋中期被晉國吞併。

衛國:

1、商代在今河南淇縣有衛國,滅於商。2、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幼弟封於畿內之康邑建立康國。管叔、蔡叔作亂後,將原本管蔡監管的殷商之民遷到衛,徙封康叔於衛(今天河南淇縣朝歌),伯爵,轄今河南省鶴壁、新鄉一帶。公元前433年,成為

魏國

的附屬。公元前363年,貶號為侯。公元前326年時,只剩下

濮陽

,貶號為君。公元前242年,秦國把衛地歸入東郡。公元前241年秦取濮陽等地,衛君角被遷往野王。公元前209年,衛君角被廢為庶人。

衛國成為周

諸侯國

中最後一個滅亡的國家。

邘國:

商朝時,河南睢縣一帶生活著一支擅長製作盂器皿的部落,稱為盂部落,也稱為邘方,即在甲骨文的卜辭中所屢見的盂方。商朝中後期,盂方為商所滅,商王武丁的一個兒子被封為邘侯,建立子姓邘國。商末,周文王伐黎,邘侯援黎被俘,遷邘侯於翟(今河南沁縣西北),周初國滅。周武王封次子邘叔(姬誕)於邘,建立邘國,又稱於國,改邘城為邘

邰城

。春秋時被鄭國所滅。

1、

,在

今陝西省華縣

高塘鎮、東陽鄉一帶

始封者

為成王宗伯

,伯爵

或說為成王之子的封國。

2、

姒姓,禹的後裔,

夏朝

的封國,都於彤城(在今華縣境內),又稱彤城國。夏桀六年討伐不來入朝的彤城氏和黨高氏,彤城氏滅國。

岐國:

周太王居今風翔岐山。文王遷於豐後,其支庶留歧所建。黃帝時有岐伯任太醫師,封地在今河北境內。

墉國、邶國:

武王滅商後,周武王封武庚治理朝歌(淇縣),分商都畿內陸為邶、墉、衛三國監視武庚。“殷都以北謂邶,霍都監之;霍都以東謂衛,管督監之;殷都以西南謂墉,蔡叔監之”。衛都在朝歌東9。5公里的衛賢;邶都在朝歌北今湯陰邶城;墉都在朝歌的西南(即今新鄉縣境內)。邶亦作鄁、背。及三監叛,周公伐之,並其地於衛。商代北國在今以河北淶水、易縣一帶。商代墉國在今河南新鄉南,滅於商。1961年,在湖北江陵地區發現商代北子的青銅器4件,推測屬於商代北方被滅以後南遷復建的小方國。

鄂國:

1、汾河流域有以養鱷魚捕鱷為業的部落,至遲在商代建立了鄂侯國(在今山西寧縣一帶,或說

在今河南泌陽縣

)。商紂王“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鄂”即商代的“邘”,金文作噩。殷紂時在今沁陽市西北邘臺鎮一帶,紂王殺鄂侯。2、周武王克紂後封子邘叔於邘地,建立姬姓鄂國。周成王時被兼併,遺民南逃至今河南洛陽邙山的鄂裡坂定居。又被迫南遷至今南陽市石橋鎮一帶,史稱西鄂。周夷王時,鄂人再次南遷今大冶梁子湖畔的“鄂城”,史稱東鄂。公元前877年,楚熊渠攻滅鄂國。3、楚熊渠封第二個兒子紅為鄂王。至熊咢時為楚之國都(或說僅為重鎮)。或說,南陽之鄂國,是周武王所封的姬姓鄂國,形成於周初,西鄂、東鄂不存在承遞關係。周厲王之世,噩侯馭方先與周厲王友好,後來反周被擒滅國。

鄔國:

封國時間不詳,故墟在今

偃師市

大口鄉

。原為

鄭國

的屬國,後入周

王畿

,亡於王子朝之亂。商代有鄔方。

安陵國、信陵國、寧陵國:

均為魏國貴族的封國。安陵國又作鄢陵國,滅國晚於魏國。安陵氏有安陵纏嫁為楚王妃。寧陵君魏無咎後被陳勝立為魏王。

歐陽國:

越王句踐六世孫無疆為越王時被楚國所滅,無疆的次子蹄被改封於烏程的歐餘山南部所建。

郄國:

姬姓。公元前650年,晉獻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即郄豹)奮勇當先,晉獻公封給郄邑(在今山西泌水下游一帶),建立郄國。後被晉厲公滅族。

均國:

在今湖北十堰地區。

吳國:

姬姓,也叫勾吳、工吳、攻吾、大吳、天吳、皇吳。位於今蘇皖兩省長江以南部分以及環太湖浙江北部,後擴張到今蘇皖兩省全境、浙中北、贛東北部分地區。先後都於梅里(今無錫梅村)、吳(今江蘇蘇州)。周太王有太伯、仲雍、季歷三子。季歷子昌深受太王寵愛。太伯和仲雍一起逃到江南,定居於梅里(今江蘇無錫的梅村),建立了勾吳。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在今蘇州建立都城,任用伍子胥和孫武攻破楚國都城。闔閭的兒子夫差爭霸成功後,被越王勾踐趁虛而入。公元前473年,夫差兵敗被困餘杭山(今天蘇州南陽山)自殺國亡。商代在今山西虞鄉縣有吳國。

虞國:

1、

姬姓

,又稱北虞、北吳。山西晉南的,

周武王

克殷,封太伯仲雍之後虞仲於周之北,大體在山西省平陸、夏縣一帶。有說

山西

虞國乃陝西

隴縣

一帶西周矢國的

後裔

。公元前655年,虞國被伐虢之後的晉軍

順手

滅掉。2、夏代已有的方國,商代為伯爵,曾向婦好貢納玉戈。夏亡後西遷,地在今河南虞城縣北,也稱西虞。

胙國:

周成王封周公旦第七子在今河南延津縣北部及相鄰地區,建立胙國,史蹟不詳,其地春秋時為南燕所居。

韓國:

1、

武庚與管叔蔡叔之亂後,周成王封其弟於今陝西韓城(或說今河津縣東北),建立韓侯國。大約在公元前757年,晉文侯滅韓侯國。2、曲沃武公以旁系奪得晉國君位後,封韓侯國後裔姬萬於韓地,稱為韓武子。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公元前376年,魏趙韓三國廢掉晉靜公。公元前230年,秦滅韓國。3、周武王封叔叔於周之北土穢貊族之地,在今開原以北原穢國地域,改稱韓國。周朝徵發燕國的軍隊與流人幫助修建韓城。韓王是東夷長,可以代表周王室號令東方諸侯。周宣王時,韓侯入覲,受冊命,統治範圍,大體在鐵嶺懿路以北、吉林四平以南、遼河以東、撫順市新賓以西。其後不詳。

祭國:

祭、蔡音同相通。商甲骨文有祭,為商代與國,位於鄭州市東北部祭城村(或說在今河南崤山西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蔡叔於此。平三監之亂後,成王改封周公第五子祭伯於此。約在公元前722年,鄭國東遷滅祭。

蔡國:

周武王

封其五弟度於蔡,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一帶。三監之亂後,周公放蔡叔,叔度既遷而死。其子胡乃率德馴獸。周成王復封胡於蔡,以奉蔡叔之祀,是為蔡仲,其都邑在今河南省上蔡縣。公元前684年,

楚國

俘虜蔡哀侯,將蔡國納入楚國控制範圍。公元前531年,楚滅蔡。三年後蔡平侯復國,並遷都呂亭(今河南新蔡)。公元前493年,蔡昭侯遷都州來

,改名為下蔡

。公元前447年再次為楚所並。

檀國:

西周

初,周武王大臣檀伯達受封於河內(在今濟源市境內)。

南沈國:

姬姓,在今湖北境內。應是原沈國遺民遷入楚地後,在楚國主導下復建的國家,為楚附庸,存續時間不是很長。

庇國:

今山東定陶。商曾都於庇,遷都後應建立有子姓庇國,滅於周。有說即妣國。盤庚之亂後,周公封建親戚,以蕃屏周,有姬姓庇國,為周文王之子的封國。

榮國

姬姓

。榮伯與武王同輩,文王時已任職

。周武王封於榮邑,公爵。

其封邑約在今

陝西

戶縣

西

(或說在

河南省

鞏縣

一帶

。厲王的卿士榮夷公好專利,導致國人暴動

。約在此時國滅。

東周

時榮邑不存。

有說榮邑在今鞏縣一帶,或說約在今

戶縣

西。

陽國:

姬姓(有說為偃姓或御姓),受封者為燕的支系,侯爵,原居今唐河縣境,後移至今山東沂南縣黃疃村一帶。公元前660年,齊國逼徙其民而取地。有說初在今青州市東南,齊國逼遷於今沂水縣西南。

王叔國:

姬姓,在今河南省孟津縣西南。始封之君是周僖王之子。歷代國君都是周王室的卿士。公元前563年,王叔陳生與伯輿爭政。周靈王偏袒伯輿,王叔陳生怒而出奔晉國,國亡。

申屠

國:

為酬謝申侯的援立之功,周平王封申侯的小兒子

屠原(今陝西省合陽縣東)。

管國:

周武王滅殷建周後,封三弟鮮于管(今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因勾結

蔡叔度

武庚

叛亂被誅,管國由此而廢。

方國:

1、

商代的方國在今山西夏縣的方山,

地望

今固安東南

一帶。2、周昭王南征時的方國在今湖北竹山南部。3、

周宣王時,有大夫姬方叔在征伐淮夷、獫狁,特別是平息南方荊蠻的叛亂中居功至偉,封於洛(今河南省洛陽市)

許國:

1、

姜姓。許氏是與商族部落平行發展的部族,應於夏商時有封國。2、周成王封文叔於今

許昌

境內,建立許國。公元前576年,許靈公南遷葉地(今河南

葉縣

西南),成為楚國的附庸國。公元前534年,許憚公遷城父(今

安徽

亳州

東南)。公元前538年,遷往荊。公元前529年,回遷葉地。公元前506年,遷容城(今河南

魯山

東南)。戰國初被楚滅亡(有說為魏所滅)。此後,在史書中記載有多位許君,嚴格說算不上許國君主。3、公元前481年,楚惠王封公子結為許國君主,後傳五世被楚國滅亡(一說為魏國所滅)。

聃國:

即冄(冉)國。周武王封同母弟聃季(即載),因年幼暫未封侯。周公東征後,封聃公爵,地在今河南開封市境內,其傳承世系已不可考。公元前745年,鄭武公滅掉聃國。其地有今

河南

平輿縣北、湖北

荊門

市東南、安徽臨泉、河南固始等說。滅亡時間在公元前635年之前。或說滅於蔡國。

樊國:

又稱陽樊國,周文王的兒子虞仲之孫仲山甫,輔佐周宣王南征北戰,號稱“宣王中興”,封為樊侯。初封在今長安縣東南,後東遷至陽邑(今濟源縣西南),故曰“陽樊”。公元前635年,周襄王將陽樊之地賜給晉國,樊亡。商湯後裔在商中期以後形成有樊氏大族。商亡後劃歸齊國管轄。據考證,周時大體有妃、嬴、慶、姬四姓樊國存。信陽

平橋鎮

一帶有嬴姓樊國,約在春秋中晚期為楚所滅。襄陽樊城或為楚滅樊之後,遷樊人於鄧國故地的遺留。有說襄樊樊城是姬姓,春秋時成為鄧國的屬國,約在春秋中晚期滅於楚國。

潘國:

周武王封姬昌第十五子姬高於畢,建立

畢國

。畢公高封其子季孫於潘(在今滎陽,或說溫縣)。西周初年,因季孫治理潘地有功被加封為伯爵。後遷至商丘(潘侯集)再至固始。春秋時,被楚國吞併(或說前504年為吳所滅)。

茅國:

周公旦的第三個兒子茅叔受封在今鉅野縣昌邑集,建立茅國,後為鄒國攻滅(有說,

茅國

在今金鄉縣西南,為甲父國故地,

春秋

時被

邾國

佔據)。

攢茅在今輝縣市境內,本是茅國。茅國後東遷濮陽,攢茅之地被蘇國佔有。

陘國:

在今溫縣境內,一般認為是邢國的誤寫。

貳國:

為漢陽諸姬之一,在今

廣水

市應山縣境。春秋時為

楚國

所滅。

不羹國:

姬姓。良人所建立的國家。良人大致在夏商之際已遷至今舞陽一帶。古音良讀為郎、朗。是遠古延續下來的族性小國,西周時成為周的屬國。春秋時分成東不羹國和西不羹國。東不羹國中有相當一部分為媯姓胡氏融合,在今舞陽縣彰化鎮一帶。公元前518年左右被東不羹國所滅。西不羹國位於襄城縣範湖鄉一帶,公元前531年之前已為楚所滅。

散國:

姬姓,散宜生在周初受封,建立散國,在今寶雞地區的

散關

一帶。

周厲王

時期,

矢國

侵擾散國的城邑,被散國打敗後,向散國賠償眉田和

井邑田

兩塊,以新劃分的疆界製圖送給散國儲存。老子在大散關遇到尹喜而寫下《道德經》。約在春秋早期滅於秦國。

滕國:商代

在今滕州一帶有滕國。周公東征後封其弟錯叔繡於滕,為滕侯。春秋初期,滕、魯關係密切。公元前414年,被越王朱勾所滅,不久復國。公元前286年,被

宋國

所滅。有說,滕始封在衛地,後改封山東。戰國時因

滕文公

而被稱為

善國

甘國:

1、姜姓,有扈氏的一支於夏初所建,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為夏啟所滅。甘人東遷至宜陽,商王小乙、武丁時有甘盤之國。2、

西周

時,周武王封同族人於畿內,在今戶縣南。周平王東遷洛宜(今河南洛陽)時,並同姓甘國為周邑。3、

春秋

時,周襄王封后母周惠後所生的弟弟(有說是周惠王封少子太叔)在今原陽一帶。

公元

前520年國滅。

道國:

1、

商代的道國也寫作首國,在今河南確山縣境有道國

(或說在今山西永濟縣首陽山)

。2、西周時有

姬姓道國,位於今汝南縣南部一帶。齊桓公後,道國成了楚國實質上的附庸,一度被遷到荊地,楚平王時又遷回原地復國。公元前500年前後,被楚昭王所滅。故城在今確山縣北、駐馬店市區南部一帶。

耿國:

1、夏初已建立有耿國。2、

商王祖乙把國都從相地(今

內黃縣

)遷到耿地(今河津市),次年再次將國都遷到庇地(一說是刑),將弟弟祖丙封於耿地,建立耿國。3、

周朝

建立後,耿國滅亡,封同姓人於耿(今河津市山王村一帶),建立姬姓耿國。公元前661年,被

晉獻公

所滅。

宜國:

1、子姓,商末

有宜侯

微子之後。

故地在今陝西省境內。2、故地在今江蘇揚州(或說

鎮江附近

),始封之君為

泰伯之孫

拓。公元前589年,為吳王壽夢所滅。有說周康王封虞侯一支所建。

芮國:

先後有四個芮國。1、處黃河中游(今山西南部),舜禹故鄉,姜姓,於夏初立國,為夏朝畿內侯。2、商朝時芮國西渡佔據了大荔縣河西侯國之地,與虞國在山西為鄰。商末,虞、芮爭奪田地曾請周文王評斷。武王克商後,商代河東的芮滅亡。3、周武王將芮國黃河北部劃給魏國,封卿士姬良夫於芮(陝西省朝邑縣故芮城,有說在

山西省

芮城縣

)。周成王時正式建立芮國。4、北芮國在今韓城市東北梁帶村,和南芮國原本是一家,都稱芮伯國,約公元前806年,芮伯在韓城梁帶村筑北芮城(今陝西大荔朝邑鎮南的朝邑城),率領族人徙居北芮國。公元前709,芮伯萬被其母芮姜趕出芮國,客居於魏國鄭村。芮國另擇立新君。次年,周、秦、虢包圍魏(今山西芮城)解救姬萬。公元前707年西戎人將芮伯萬迎於鄭;公元前702年秋,秦穆公幫助芮伯萬回到芮國重新復位,芮國由此成為秦國的附庸國。公元前661年,晉獻公滅掉魏國,將芮城賜予畢萬。公元前640年,秦滅芮國。

梁國:

1、東梁國,

嬴姓

,伯爵伯益之後秦仲,有功於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周宣王封

秦仲

少子康於夏陽梁山(今

陝西

省韓城市附近),為梁伯,建梁國。梁伯好大喜功,常大興土木,百姓怨聲載道。公元前641年,

秦穆公

攻滅梁國。2、南梁國,

周平王

封子姬唐於

南梁

,治雒陽(在今商丘南,有說臨汝西),建立梁伯國,稱少梁。後為楚國所滅。3、戰國時魏國從安邑遷都大梁(今開封),也被稱為梁國。

邗國:

1、

周武王封小兒子於今江蘇揚州,稱邗叔,因參與武庚叛亂被滅。2、周成王分封姬姓貴族於邗,建立新的邗國。公元前846年,吳王夫差鑿邗溝通江淮滅邗國。有說邗國為寒國族人南遷所建,或說武王滅商安撫抗紂有功的寒國族人從徐州南遷建立幹國(或說在今河南濮陽的竿城)。

郇國:

也叫荀國,姬姓。周成王封周文王少子於今

汾河

流域,侯爵。後為晉國所迫,南遷至今臨猗縣(或說今新絳縣)。公元前703年,參與討伐

曲沃

晉武公

)。公元前636年,郇國已被晉武公所滅。

譙國

召公奭

兒子盛被封於譙(今四川省境內),候

劉國:

丹朱後裔劉累訓龍有功,夏王孔甲賜姓御龍氏,封於劉聚。後遷河南魯山。商王武丁滅古豕韋國(今河南滑縣),封劉累後裔為豕韋國君。商末周初改豕韋國君為唐公,以奉堯祀。周成王滅唐(唐地封與其弟叔虞,史稱唐叔虞),而遷唐公於杜(今陝西西安東南)。公元前612年,周匡王封少子劉康公於劉,建立劉國,故城位於河南偃師市緱氏鎮西南。劉國事蹟自公元前502年以後已無記載,滅亡的時間當在戰國初年的周貞定王時期。西周時

周成王

也曾封曾祖父

王季

的後人於

(河南偃師),但是時間不長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