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從口出,因為一首詩而丟掉前途的兩大詩人

你想聽到的,你想看到的,盡在小編手中,還在等什麼,趕緊關注吧。

小編能夠與您相遇,真是三生有幸!

李白曾經讚美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意思是說孟浩然年輕的時候屏棄當官不走仕途,一生閒雲野鶴年老時仍在山間雲中逍遙自在。用來形容孟浩然淡泊名利,擺脫世俗羈絆的高風亮節。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孟浩然所謂的淡泊名利並非出自自願。

禍從口出,因為一首詩而丟掉前途的兩大詩人

在唐開元十六年(728年),四十歲的孟浩然來長安應進士舉落第了,心情很苦悶,因為孟浩然覺得自己很有才華,滿腹文章,又得到王維、張九齡為之延譽,已經頗有詩名。這次應試失利,使他大為懊喪,於是就寫出了一首歸隱之作,發洩了一種怨悱之情。全詩如下:

《歲暮歸南山 》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這首詩主要是感慨自己的懷才不遇,被迫終止仕途,歸隱田園,表面上是一連串的自責自怪,骨子裡卻是層出不盡的怨天尤人;說的是自己一無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為世用之情。

禍從口出,因為一首詩而丟掉前途的兩大詩人

在離開長安前的一天,王維邀請孟浩然到內署玩,突然唐玄宗到了,孟浩然只好躲到了床底下,後來被唐玄宗發現,就問王維,王維不敢欺瞞只能以實相告,玄宗大喜對王維說:“朕久聞孟浩然的名字但卻未還從沒見過其人,為什麼躲起來。”就下詔讓孟浩然出來。然後問他最近有沒有寫出新的詩篇,孟浩然便朗誦了這首《歲暮歸南山》當讀到“不才明主棄”時,玄宗不悅:““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 於是便將孟浩然趕出長安,再不錄用。就這樣孟浩然就只能如李白詩裡所言去”白首臥松雲“了。

另外一個倒黴蛋就是宋朝的柳永,柳永自稱”奉旨填詞“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柳永開始和其他文人墨客一樣,都把仕途放在人生的首位。哪知他的仕途充滿坎坷,初次參與進士科考落第之後,牢騷滿腹,寫了一篇《鶴沖天·黃金榜上》: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禍從口出,因為一首詩而丟掉前途的兩大詩人

這首詞的大概意思就是既然沒有得到好的機遇,為什麼不隨心所欲地遊樂呢!何必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個風流才子為歌姬譜寫詞章,即使身著白衣,也不亞於公卿將相。青春不過是片刻時間,我寧願把功名,換成手中淺淺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轉的歌唱。

這首詞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也帶來了他人生路上一大波折。這本來只是柳永的牢騷之作,但是那美麗的詞句和優美的音律卻征服了所有的歌迷(詞在當時是配上音樂來唱的),覆蓋了所有的官家和民間的歌舞晚會,最後還傳到了宮裡。當時的皇帝宋仁宗一聽大為惱火。

幾年後的有一次科舉考試,柳永終於以他出眾的才華高中,但等到皇帝圈點放榜時,宋仁宗看到柳永的名字不禁想起了《鶴沖天·黃金榜上》中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就說道:“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就這樣黜落了他。從此,柳永便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而長期地流連於坊曲之間、花柳叢中尋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託。

禍從口出,因為一首詩而丟掉前途的兩大詩人

古人用一次一次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那些沒有用的牢騷儘量不要亂髮,對自己那是百害而無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