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能夠成一派詞宗,武能夠千軍萬馬中擒賊,這般俊傑古今幾人?

你的關注,我很在乎;你的點贊,我很欣喜;你的收藏,我很榮幸;你的轉發,我很榮耀。

大宋靖康之後,高宗南渡。岳飛力主抗金,意圖直搗黃龍恢復中原,可憐他一點都不瞭解帝王心思,此時的宋高宗早已成了驚弓之鳥,只想偏居江南,守著半壁江山苟安,於是他和秦檜等投降派沆瀣一氣,以十二道金牌召回了對金國戰爭中佔據上風的岳飛,找了個“莫須有”的罪名,草草殺害了岳家父子,並且分割打散了岳家軍。大宋王朝最接近收復中原一雪前恥的機會悄然而逝。

而在淪陷於金人手中的北方,無數仁人志士仍然心懷故國。他們紛紛揭竿而起聚起義師,一方面和金人周旋爭戰,一方面翹首南望,期盼王師北伐,與義師相互呼應,驅逐金虜,恢復大宋河山。但是大宋君臣連岳飛這樣打得金人聞風變色的名將都殺害了,投降議和的意見佔據了朝廷的主流,哪裡還想得起在北方拋頭顱灑熱血,誓死抗爭,絕不做金人奴隸的淪陷區人民?

文能夠成一派詞宗,武能夠千軍萬馬中擒賊,這般俊傑古今幾人?

辛棄疾出生之時,北方已經淪陷,雖然他的祖父辛贊曾任職於金朝,可是祖父辛贊卻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時時刻刻都在等待時機,和大宋朝裡應外合推翻金人的奴役。為了讓出生於淪陷區的辛棄疾不忘故國,他們不僅教他學問,更帶著他到處遊走,看淪陷於金虜的大好河山,親眼目睹淪陷區大宋百姓在金人奴役下輾轉哀嚎的苦難,在辛棄疾心裡從小種下一定要驅逐金虜的種子。

文能夠成一派詞宗,武能夠千軍萬馬中擒賊,這般俊傑古今幾人?

辛棄疾二十一歲時,金人再度大舉用兵,發動對南宋的侵略。為了保證軍需,他們更加殘酷地壓榨掠奪淪陷區的人民,無數人忍無可忍,反抗是死,不反抗也是死,他們拿起武器,掀起又一輪反抗金虜的鬥爭。在無數起義軍隊伍中,有一支由耿京領導的義軍最是壯大,辛棄疾也聚集了兩千多人,投奔耿京,受到信任。耿京知道如果僅憑義軍的力量是無法打敗金人的,便派辛棄疾去和南宋朝廷聯絡。

文能夠成一派詞宗,武能夠千軍萬馬中擒賊,這般俊傑古今幾人?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等辛棄疾聯絡上宋廷回到北方,卻傳來噩耗。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殺害,義軍隊伍一夜星散。辛棄疾怒髮衝冠,打聽到叛賊張安世在金人營寨中,就帶了五十餘人,闖進數萬敵軍之中,趁敵軍驚魂未定不知所措的時候,直撲張安世旗幟所在之地。張安世見辛棄疾勇猛,心膽俱裂,幾下就被辛棄疾打倒挾上戰馬,五十多人一陣風衝出敵營。整個過程迅雷不及掩耳,敵人還沒來得及展開攻勢,已經被辛棄疾得手遠逸。

文能夠成一派詞宗,武能夠千軍萬馬中擒賊,這般俊傑古今幾人?

辛棄疾帶著叛賊張安國,領著部分義軍南渡,投奔南宋。叛賊張安國被宋廷處斬,辛棄疾被委任為一個不太大的官職。之所以官職不大,當然首先是因為辛棄疾帶來的人馬不多,如果人數多,那就會像東晉流民帥一樣受到重用。另外,辛棄疾此時聲名不顯,還不足以引起宋廷的重視。最後,則是因為辛棄疾是來自北方淪陷區的“歸正人”,朝廷對這些北方淪陷區歸來的人抱著警惕,不太信任。

文能夠成一派詞宗,武能夠千軍萬馬中擒賊,這般俊傑古今幾人?

辛棄疾雖然不在乎官位高低,但是他矢志恢復,沒有足夠的權力怎麼能夠帶兵北伐呢?他向皇帝上書獻策,闡明守戰之道,信心滿滿的表明自己能夠為國討虜。可惜皇帝雖然欣賞他的策略,但並無立即北伐之意。只把他派到地方任職。辛棄疾不免有些失落,他冒著風險回到大宋可不是為了求個一官半職。壯志難籌,倩何人,喚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文能夠成一派詞宗,武能夠千軍萬馬中擒賊,這般俊傑古今幾人?

老天待辛棄疾還不算太薄,在他迴歸南宋,壯志難申的時候,他碰上了相伴一生的紅顏。“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位佳人闖入了辛棄疾的視野,她是舉縣迴歸南宋的一位縣令範邦彥的千金,這位縣令同樣是愛國志士,非常欣賞辛棄疾,欣然將女兒範如玉許配給辛棄疾。范家父子和辛棄疾志向相投,後來辛棄疾還把女兒嫁給了妻兄之子。

文能夠成一派詞宗,武能夠千軍萬馬中擒賊,這般俊傑古今幾人?

辛棄疾在愛情和親情裡得到了溫暖,但並沒有忘記恢復之志。他遍結朋友,和很多志趣相同的友人詩詞往來唱和,互相激勵。只待朝廷一聲令下,便能拋棄一切,為大宋出生入死。可惜宋朝已經喪失了收復河山的鬥志,只圖苟安。辛棄疾在宦途起起落落,終不能得到實際掌管軍事的權力,只在地方上打轉。金戈鐵馬驅除金虜只能在夢中,“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點秋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文能夠成一派詞宗,武能夠千軍萬馬中擒賊,這般俊傑古今幾人?

直到宋寧宗繼位,已經六十四的辛棄疾才再度被重用,他向寧宗進言,斷言金虜必敗。可是他勇猛精進、力主北伐的主張,與當朝那些只想暫時安寧苟且的大臣格格不入,不久又被貶官,後來又幾經起伏,到了六十八歲再度被朝廷急招入朝,但這時候辛棄疾已經病重不起,不能再為朝廷效力,不久在“殺賊、殺賊”的吶喊中,一代英傑,溘然長逝。一世英雄,蹉跎半生,報國無門,恢復之志難申,空留遺憾。再無人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文能夠成一派詞宗,武能夠千軍萬馬中擒賊,這般俊傑古今幾人?

辛棄疾文才出眾,一生詩詞頗多,流傳至今有600多首,他的詞豪邁壯闊,被尊為一代詞宗,與蘇軾一起成為豪放派詞的代表人物,文學史上合稱“蘇辛”。同時他武藝出眾,精於武略,堪稱將帥之才。如此文武雙全,精忠報國的英傑,古今也不多見,卻不得重用,這是其個人的悲劇,也是宋王朝的悲劇。宋王朝自誅殺岳飛之後,就已經失去了和金虜對抗的勇氣,一次次錯失了恢復中原的機會。如辛棄疾,陸游……一大批愛國志士都被磋磨一生,抱恨而終,等大宋朝再想和金人掰手腕的時候,斯人已逝,無人可用。到那時,便連淪陷北方的宋朝子民,已經是幾代人,也早對大宋朝失去了希望,甚至都不再認同。辛棄疾、陸游這些豪傑在天有靈,若是知道,只怕猶有餘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