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統可以阻止對權力追逐嗎?看楚國自立、田氏篡齊、三晉分家就知

導語:血統可以阻止對權力的追逐嗎?從秦始皇不滅功臣角度看,並非如此,看看楚國、蜀國自立、田氏篡齊、三晉分家就知道了,血統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

在整個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程序當中,血統一直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詞彙,在封建社會當中,人們是非常看重血統的,擁有王族的血脈和擁有平民的血統是完全不一樣的,在社會上所處的階級也是完全不相同的,因此,在古代歷史的發展當中,無數人想要與皇室攀上關係,其實為的就是一個血統問題。

血統可以阻止對權力追逐嗎?看楚國自立、田氏篡齊、三晉分家就知

分封制度本身就是一個階級層次明顯的制度,天子是最為尊貴的,平民位於社會的底層,這樣明確的階級等級的劃分,讓血統問題變得更加的尖銳,於是就有了後來哪怕是擁有皇族血統的人再怎麼落魄,在人們心目當中這樣的人也比平民要高貴很多。

血統可以阻止對權力追逐嗎?看楚國自立、田氏篡齊、三晉分家就知

雖然血統真的在古代歷史的發展程序當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但是這能夠說明血統能夠決定一切嗎?提到這個問題,我們就不得不說到一種觀點了,這是一種對秦始皇之所以不殺功臣的問題的一種觀點,這一類人認為秦始皇之所以建國之後沒有除掉那些立過大功的功臣,那是因為在那個時代,人們對於血統有一種天生的崇拜,秦始皇是秦國的正統繼承人,秦國是東周分封的正統諸侯國。

因此,秦始皇的血統無疑是高貴的,在平民們眼中,他是天生的王者,他天生就擁有那樣的血統和身份,那是其他的人們求之不得的。因此,即使是有人上位,也不會被眾人所折服,所以那些立下大功的功臣也就不需要多此一舉的去篡奪國家的權力了,而秦始皇因為自身血統的高貴也不需要除去那些功臣。

血統可以阻止對權力追逐嗎?看楚國自立、田氏篡齊、三晉分家就知

在秦朝建立之後,並沒有發生像是漢朝建立之後的那種狡兔死走狗烹的現象。而到了後來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喊出了那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喊出了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讓天下的農民們覺醒了,讓他們不再那麼看重血統問題,而劉邦本身又是一個平民天子,他本身也沒有很高貴的血統。

因此,在劉邦登上皇位之後,人們對於血統的那種看重和崇拜漸漸的變淡了,所以在這種情況的制約之下,後來的君主們才不得已要消滅那些功高震主的臣子,那麼這種觀點真的是正確的嗎?秦始皇的這種做法真的是因為他天生血統的崇高嗎?血統真的能夠阻止人們對權力的渴望嗎?我們今天就來重點分析一下這種觀點究竟是對是錯。

血統可以阻止對權力追逐嗎?看楚國自立、田氏篡齊、三晉分家就知

其實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跟的,血統其實也並不是天生的,像這些國家的開國之君也並不都是天生的血統高貴,哪怕有一些諸侯國確實是血統比較純正,但是追溯到歷史的源頭,他們最原本的祖先也都是同出一源的,所以說血統問題其實並不一定能夠阻止人們對於權力的追逐。除此之外,在戰國時期發生的好多件事也都能夠論證這種觀點的錯誤。

第一個我們需要說到的是楚國和蜀國自立為王的事件。楚國和巴蜀地區其實都不是周天子所分封的正統諸侯國,原本它們只是西周的附庸國,後來因為天高皇帝遠,周朝並不能夠準確地把控這些諸侯國,以至於這些國家的君主萌生了反抗的念頭。

尤其是楚國,楚國本身就是蠻夷地區興起的諸侯國,對於周朝的統治就不是非常的折服,後來楚國對於周天子給他的封號也不甚滿意,強烈要求周天子為他提升等級,但是周天子對於這種不是興起於中原地區的國家很是鄙視,反對給楚國的君主提升登進,楚國君主一怒之下便自立為王成為了獨立於周朝之外的第一個諸侯國,這其實就是對周朝的一種蔑視。

血統可以阻止對權力追逐嗎?看楚國自立、田氏篡齊、三晉分家就知

可是事實情況並不是這個樣子的,楚國自立為王之後,周朝並沒有出兵反抗,甚至其他的諸侯國都在幸災樂禍,甚至他們從這件事情當中看到了自己稱王的機會,這樣的情況說明,並非是楚國其它的西周正統的諸侯國也有自立為王的傾向,在他們心目當中,周天子並不是唯一的天下共主,這就說明周天子高貴的血統其實並不值得一提,而巴蜀地區的自立為王也是一樣的道理。

巴蜀地區與中原地區的交通比較閉塞,周天子並不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征服巴蜀地區,所幸巴蜀地區的君主就自立為王,在易守難攻的蜀地建立了一個王朝,周天子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並沒有什麼實際的辦法。這是反對血統是當時那個歷史時間段最為崇高的第一個例證。

血統可以阻止對權力追逐嗎?看楚國自立、田氏篡齊、三晉分家就知

第二個例子我們要說到田氏篡齊的事件。齊國是戰國時期的戰國七雄之一,也是整個戰國七雄當中經濟最為發達的國家,它位於東海之濱,在經濟發展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而其古的歷史底蘊也是非常久遠、深厚的,它的建國要追溯到西周剛剛成立的歷史時間段。

齊國的第一任國君是在武王伐紂的歷史事件當中立下首功的姜子牙,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在戰國時代那個曾經逐鹿中原的齊國,並非是姜子牙這個家族所傳承下來的齊國,在春秋末期姜氏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

整個國家的絕大部分權力都落入到了齊國的貴族田氏手中,後來田氏更是篡奪了姜氏的王位成為了齊國的霸主,最終成為了齊國的掌權者,姜氏齊國也正式的變為田氏齊國,雖然齊國的國號並沒有改變,但是統治齊國這個國家的家族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血統可以阻止對權力追逐嗎?看楚國自立、田氏篡齊、三晉分家就知

姜子牙作為齊國的開國之君,在齊國這個諸侯國之內姜氏一族的血統一定是高貴,並且被人們所尊崇的,這樣的一個家族在血統統治天下的歷史時間段之內又怎麼可能被自己國內的一個貴族篡奪權力呢?齊國的民眾又怎麼可能會允許這樣的事件發生呢?所以說田氏篡齊的歷史事件也能夠表明血統並不是當時人們最為尊崇的東西,畢竟權力對人的吸引力是非常之深的,人們對於權力的追逐一旦開始也是很難停下來的,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切的東西都顯得比較暗淡失色了,而血統也就不值得一提了。

血統可以阻止對權力追逐嗎?看楚國自立、田氏篡齊、三晉分家就知

第三個例子,我們要提到三家分晉的事件。與田氏篡齊一樣,三家分晉也是發生在西周分封的正統諸侯國國內的,而且這件事情還發生在當時中原地區已經稱霸多年的晉國身上。

晉國是一個老牌諸侯國,土地面積位居前列,國家的綜合國力也位居前列,晉國的晉文公更是春秋五霸之一,晉國作為西周分封的正統諸侯國,又是中原地區的諸侯大國,晉文公又曾經作為春秋時期的霸主出現在中原歷史上,按理來說這個國家的血統也是非常尊貴並且崇高的。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老牌諸侯果,最終卻被韓趙魏三家給瓜分了,瓜分掉晉國之後,韓趙魏原本這三家貴族成立了韓國,趙國和魏國這三個國家,自此之後,春秋時代結束,戰國時代正式開始,韓國趙國魏國這三個諸侯國也成功的逼迫周天子承認了他們的地位,魏國的魏惠王更是成為了戰國時代第一個稱王的君主。

血統可以阻止對權力追逐嗎?看楚國自立、田氏篡齊、三晉分家就知

我們綜合上述三個例子來看,我們最開始所提到的那種觀點就成為了完全站不住腳的觀點了。按照那種觀點來看,秦始皇因為是秦國的正統繼承者,它擁有秦國王室的血統,所以他是秦國民眾或者說秦朝人民天生崇拜和尊崇的物件,這種對於血統的尊敬和仰慕讓人們根本不可能去反抗,所以秦始皇根本沒有必要收回這些無比尊敬他的人們手中的權力,他完全可以放心的任用這些人為自己的王朝積蓄力量。

但是我們透過上述的三個例子來看,事實並不是這個樣子的。人們對於血統的崇敬並沒有那麼深,諸侯王們對於周朝權力的爭奪從春秋時代就已經開始了,完全不是自從陳勝喊出了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後才漸漸發生的,所以秦始皇之所以沒有除去那些立有大功的功臣並不是因為血統的問題,而是他自有他自己考量。

血統可以阻止對權力追逐嗎?看楚國自立、田氏篡齊、三晉分家就知

君主如果真正擁有掌握國家的能力,他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大臣,當然,秦朝建立之後的臣子如同蒙恬,蒙毅或者是王翦父子,他們並沒有向劉邦所面對的韓信那樣桀驁不馴,秦始皇也完全沒有必要去跟他們討要所謂的權力。但是更多的還是因為秦始皇本人的那種統馭能力,在這樣的絕對強勢面前,血統問題就顯得有些蒼白無力了。

血統可以阻止對權力追逐嗎?看楚國自立、田氏篡齊、三晉分家就知

即便如此,血統也不是無所不為的,也不是無往不利的,歷史的發展有它自己的規律,當一個王朝真正的走向鼎盛的時候,權力問題就不可能成為困擾這個王朝的根本,同時當一個王朝走向衰弱的時候,當一個王朝已經衰弱到極致的時候,哪怕是擁有高貴的血統,國家的君主也很難去保全這樣一個國家,不然中國古代的發展程序就不會出現王朝更替這種現象。

因此,我們對於每一個歷史事件的分析都必須要面面俱到,都必須要結合之前發生的歷史事件進行論證,並不能夠以偏概全。去用一種觀點或者是一個看法來概括整個歷史的發展歷程,這樣的想法在歷史研究當中是非常片面的也是不正確的,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它包含的道理實在是太多了,後來人還需要仔仔細細的去體會,而不是簡單的以偏概全。

參考文獻:《過秦論》、《戰國策》、《史記》、《左傳》、《國語》、《呂氏春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