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為什麼叫"菠菜"其實,這種菜在千年前國人根本吃不起

菠菜是一種常見的蔬菜,看似平凡無奇,實則大有來頭,若糾其起源,這還得從唐朝說起。

很多朋友都以為菠菜是土生土長的中國蔬菜,實則不然,菠菜其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舶來品。在唐朝以前,只有波斯,也就是現今的伊朗種植這種蔬菜,因此,在引進中國後,老百姓稱其為“波斯草”。這裡,我們說到了菠菜,就不得不說說唐太宗和菠菜的淵源。

"菠菜"為什麼叫"菠菜"其實,這種菜在千年前國人根本吃不起

《唐會要》中有這樣一段記敘:“泥婆羅向大唐進獻了一批菠菜,唐太宗非常喜歡這種洋菜,稱其根部鮮紅,烹調後味道鮮美。”《新唐書·西域傳》中同樣記錄了這件事:“泥婆羅國王派使臣運來大量菠菜,唐太宗首先在長安推廣種植,於是,菠菜便在中國‘安家落戶’。”

泥婆羅舊址在現在尼泊爾一帶,泥婆羅其實就是尼泊爾的舊譯名,最早出自於《封氏聞見記·蜀無兔鴿》。《舊唐書·西戎傳·泥婆羅》中說道:“ 泥婆羅國 ,在吐蕃西。其俗翦發與眉齊,穿耳,揎以竹筩牛角,綴至肩者以為姣麗。食用手,無匕箸,其器皆銅,多商賈,少田作。”

其實,在菠菜剛剛引進唐朝時,這種蔬菜在中國的種植率並不高,是一種十分稀有的蔬菜。自古以來,道士們特別鍾愛這種稀缺的食材,於是,便有“吃菠菜排丹毒”的說法應運而生。當時,煉丹的道士們紛紛對菠菜趨之若鶩,並表示:吃菠菜可以化解丹藥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菠菜"為什麼叫"菠菜"其實,這種菜在千年前國人根本吃不起

這種說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本草求真》中就有記載:“菠菜質地滑,能治療大便不通等症。又可以清熱解毒,甚至是治療因酒溼等原因造成的中毒。因為,傳統的草藥通常先由腸道消化,菠菜則不然,可入胃清解,將溼熱與毒氣排到腸道。”

根據現代科學研究,菠菜確實有一定的抗病作用,以及延緩衰老的作用,也難怪,唐朝的道士對吃菠菜樂此不疲。

唐朝皇帝同樣是“道門中人”,喜歡在雲蒸霧繞中煉丹服藥,唐太宗也不例外。受道士的影響,唐太宗愛上了這種“排毒蔬菜”,每餐必食菠菜。或許是因為常吃菠菜的緣故,唐太宗活了五十歲,在那個年代來說,這可是難得的長壽。

此外,唐太宗一生總共留有子女三十五人,這還沒算上幼年早夭的。其實,唐朝的菠菜可不像現在這般普通,在那時因為菠菜種植率太低,又沒有發達的種植技術,所以,產量十分有限。當時的菜市場上雖有菠菜出現,但是,普通的老百姓根本吃不起,只能望而興嘆。

"菠菜"為什麼叫"菠菜"其實,這種菜在千年前國人根本吃不起

名臣魏徵與李世民一樣,也是個不折不扣的“菠菜控”,一日無菠菜不歡。君臣二人還因為菠菜發生過一段趣事:

魏徵的性格非常耿直,經常在大庭廣眾之下直言不諱,屢屢惹得唐太宗心下不悅。有段時間,魏徵就像刻意與皇帝做對一般,每當李世民頒佈某項政策,魏徵總會站出來反對,讓李世民感覺非常頭痛。

某次,李世民趁魏徵不在,對其他大臣發牢騷:“我該如何除掉這個不會說話的鄉巴佬呢?”其他大臣眼觀鼻鼻觀心,不敢搭話,長孫無忌自然清楚李世民的意圖,說道:“陛下其實根本不想殺掉魏徵,只是想打擊一下他的銳氣罷了。”

於是,太宗追問道:“那我該如何挫魏徵的銳氣呢?”長孫無忌附耳說了一計。之後,李世民請客吃飯,文武百官欣然赴宴,魏徵自然也在受邀之列。大夥來到皇宮坐定後,魏徵方發現桌上有一盤新鮮的菠菜,食指大動,立馬伸筷想要一飽口福。

"菠菜"為什麼叫"菠菜"其實,這種菜在千年前國人根本吃不起

正當此時,李世民卻突然說道:“愛卿先別忙著動筷,今天難得我們君臣在同一桌吃飯,不妨吐露心聲,聊聊心裡話。我知道你平時對朕頗有微辭,今天不妨讓你說個痛快,免得以後在朝堂上讓朕下不來臺。”

魏徵的眼睛都快掉進菠菜盤裡了,哪有心思諫言呢?於是,便一邊流口水一邊重複些此前說過的舊事,因心不在焉,未免驢唇不對馬嘴。李世民聽了一會,發現全是些舊日往事,便訓斥道:“魏愛卿,今天能不能說點新鮮事?”

魏徵隨口答道:“沒錯,這菠菜的確特別新鮮。”發現自己說錯了話後,魏徵剛想改口,太宗就說道:“原來愛卿是對這盤菠菜有意見啊!來人,趕緊將這盤菠菜端走,免得壞了魏愛卿的胃口。”魏徵一聽美味被端走,連忙求道:“陛下千萬別讓人端走,臣最喜歡吃菠菜了!”

太宗見魏徵服了軟,哈哈大笑,說道:“那今天就不談國事了,眾愛卿好好吃飯吧。”太宗一鬆口,魏徵這才如願以償地吃到夢寐以求的美味菠菜。從這天開始,魏徵的言行果然有所收斂,說話含蓄了許多。

"菠菜"為什麼叫"菠菜"其實,這種菜在千年前國人根本吃不起

李世民就這樣用一盤美味的菠菜,巧妙地緩和了自己與魏徵之間尷尬的關係。

民間還傳說:清代皇帝乾隆,在江南微服出遊時,在百姓家中吃到一道可口的菜。回宮后皇帝要御廚如法炮製,菜名為“金鑲白玉板,紅嘴綠鸚哥。”這其實就是“菠菜燒豆腐”的美名。其實,在《本草綱目》中也認為,食用菠菜可以“通血脈,開胸膈,下氣調中,止咳潤燥。”

參考資料:

【《唐會要》、《新唐書》、《本草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