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城在《水滸傳》中地位超然,如今卻是邯鄲的一個縣

公元751年冬,詩人李白又一次北遊。這次他的行程最長約2500裡。魏,是他的第三站。彼時,他五十一歲。魏州古城已然一千四百多歲。

詩人行至古城,立刻被它的繁華所吸引,既而發出“魏都接燕趙,美女誇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車日奔衝”的感喟。

此城在《水滸傳》中地位超然,如今卻是邯鄲的一個縣

詩人一生經歷無數,飄忽不定,有過青年時的狂放不羈,亦有過中年時的蹭蹬失意,大起大落後的他雖已知天命卻參不透自己的宿命。“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從。遠別隔兩河,雲山杳千重。何時更杯酒,再得論心胸。”他在魏州吟出的這首詩,彷彿已道出了五年後等待著他的那場劫難。

這座城市便是大名府。

《水滸傳》中,蔡京的女婿梁世傑梁中書鎮守於此,手下天王李成、楊志、索超等強將如雲。盧俊義、燕青出身此地。據記載北京大名府始建於宋仁宗慶曆年間,毀於十五世紀初,歷世359個春秋。加上北宋以前,曾作為歷朝路、州、郡、縣治地,共有1400多年的歷史。

此城在《水滸傳》中地位超然,如今卻是邯鄲的一個縣

大名府名揚天下,是在北宋時期,當時遼國兵力強盛,北宋和大遼常年交鋒,而攘外必先安內,趙匡胤處處防著手下的將領,搞得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讓軍隊的戰鬥力極度削弱,因此和大遼的交戰中,始終處於下風。自從燕雲十六州被石敬瑭拱手相讓,中原地區就象失去了一道屏障,北方的遊牧民族,想侵入中原就變得十分輕鬆。

此城在《水滸傳》中地位超然,如今卻是邯鄲的一個縣

一六四四年甲申清順治元年明崇禎十七年六月三十日,清軍遊擊戴興、都司劉聖宗等率軍圍攻大名府,故明官紳接應,內外夾擊。大順政權防禦使張景辰因兵力不敵,率城內府縣官員“斬關而出”,城破。一七二五年乙巳清雍正三年六月二十日,對大名府行政區域範圍進行調整,大名府所轄浚縣、滑縣、內黃縣三縣改歸河南行省,割內黃縣隸彰德府,割浚縣、滑縣隸衛輝府。此後,大名府領一州即開州,七縣即元城縣、大名縣、魏縣、南樂縣、清豐縣、長垣縣、東明縣等七個縣。

一七五八年戊寅清乾隆二十三年五月二十日,廢魏縣入大名縣、元城縣。魏縣原屬三百三十七村,分隸元城縣三十一村,分隸大名縣三百零六村。此後即魏縣併入元城縣、大名縣之後,大名府領一個州即開州,六縣即元城縣、大名縣、南樂縣、清豐縣、長垣縣、東明縣等六個縣,直到中華民國三年大名府被北洋政府廢止之前未變。

此城在《水滸傳》中地位超然,如今卻是邯鄲的一個縣

在1952年平原省撤銷時,原來被划走的大名府地區卻並未“迴歸”,作為和河南省的土地“置換”,河北省獲得了原屬河南省彰德府的涉縣、武安市及臨漳縣,而原屬大名府的南樂縣、清豐縣、東明縣等地被劃入河南省濮陽地區。

這次行政區劃調整,徹底奪走了大名府作為地區市的所有條件,剩餘的大名縣最終成為邯鄲地區的一個縣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