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韓帝國的白日夢越自卑便越顯擺,實則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韓國人這些年總是越發的優秀,這個民族是人類文化的起源,漢字是他們創造的,孔子是他們的祖先,端午節是他們的傳統節日,二十四節氣,太極,中醫……都是他們發明的。中國人啥都沒幹就只創造了韓國人。

大韓帝國的白日夢越自卑便越顯擺,實則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當然這是開玩笑的,是對韓國人厚顏無恥的嘲諷。韓國這個國家成立很短,直到1948年才成立建國。在這之前我們通常叫它為南朝鮮。然而人家北朝鮮沒有向聯合國申過遺,可同出一源的南朝鮮為何如此大放厥詞,譁眾取寵呢?

大韓帝國的白日夢越自卑便越顯擺,實則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在解決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朝鮮這個島國的前世今生。現在的朝鮮人並不是原住民,原住民是高句麗人。高句麗是我國東北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是隋唐時期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脅,在隋唐時期隋煬帝楊廣,唐太祖李世民,曾多次出兵高句麗。甚至隋朝因為高句麗戰爭多次無功而返,勞民傷財導致亡國。直到唐高祖李治在位時期才把高句麗解決了。在那之後高句麗逐漸衰弱,這時以李姓為首的朝鮮族人才佔據了絕大權力,掌握了話語權。

大韓帝國的白日夢越自卑便越顯擺,實則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到了元明清三朝朝鮮一直都是中國的附屬國,在明朝建立之時,

朝鮮的李成桂叛亂殺了原來的國王成了統治者,一直擔心明太祖朱元璋追責,不停的朝貢獻禮,朱元璋龍顏大悅就用“朝日鮮明”之意賜名朝鮮,從那之後直到今日朝鮮一名就此沿用。

明朝末年滿清入關,朝鮮曾出兵兩次出兵幫助明朝,這也差點導致朝鮮滅國,清朝問鼎中原後為了得到周邊國家的承認,同時彰顯自己的大度便饒過了朝鮮。朝鮮在明朝滅亡後還是穿戴漢服,保留髮冠。

朝鮮使臣朝拜之時,北京城的老百姓看見故國衣冠無不痛哭流涕,表達哀思。

大韓帝國的白日夢越自卑便越顯擺,實則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時間來到十九世紀末期,清朝衰敗,日本透過明治維新日益強大,開始展現獠牙。日本的慾望放在了東方大國清帝國。日本製定了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實則是狼子野心妄圖透過侵略獲得鉅額財富。在戰略的第一步便是征服朝鮮,以朝鮮為跳板侵略中國。02

一八七五年日本侵犯朝鮮江華島,朝鮮和中國一樣一直是小農文化,男耕女織,所謂的國防海軍還是封建時代的木船,次年二月,在日本的武力威脅下,朝鮮簽訂了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江華條約》,條約中最具代表意義的內容是:朝方開放港口給日本,日本在港口的領事擁有領事裁判權。而這也標誌著朝鮮開始了向殖民地淪陷程序。

大韓帝國的白日夢越自卑便越顯擺,實則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1882年,日本又強迫朝鮮簽訂了《濟物浦條約》,這次朝鮮向宗主國清朝求助,清朝經過這些年的洋務運動建立了強大的北洋水師,海軍實力一躍成為亞洲第一,一時間日本也不敢觸其風頭。經過三年的周旋,李鴻章和伊藤博文簽訂了《天津會議專條》,其中有一條為日後的甲午海戰埋下了定時炸彈:

朝鮮若有重大變亂,中日兩國向朝鮮派兵需告知對方,兩國不得私自向朝鮮駐軍。一八九四年朝鮮爆發了著名的東學黨起義,朝鮮向清朝求助,而日本也藉助條約中的規定公然向朝鮮派兵,和清海軍發生了劇烈衝突,導致了甲午海戰的開始。

甲午戰爭爆發後,北洋水師全軍覆滅,朝鮮眼看宗主國再無實力,轉頭向俄國俯首稱臣。朝鮮的閔妃擔任外交官和俄國建立了親密的外交關係。俄國一直想在朝鮮得利遇到這種好事當然樂意插上一腳。日本眼看俄國坐收漁人之利派出刺客殺了閔妃,先殺後奸,最後還用汽油燒了屍體,真是畜生行徑。

閔妃死後朝鮮君臣驚慌失措跑到俄國領事館避難,在這裡呆了半年後才敢回到皇宮。這是他們以為找到了新主子有了強硬的後臺,竟然打起了清朝的主意,認為清朝應對日本無暇自顧,便排除軍隊入侵清朝,卻被清朝的東北駐軍殺得落花流水,敗退而去。

大韓帝國的白日夢越自卑便越顯擺,實則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朝鮮王李熙在國內安享太平,竟然不再滿足國王的名號,朝鮮此時的大臣也是鼠目寸光,一味討好君王,紛紛進言對李熙歌功頌德,支援他稱帝。這個時期清朝和日本勢力都從朝鮮退出,正是翻身農奴把歌唱的大好時機。

於是在一八九七年這個全世界的帝王開始陸續下臺的時間,李熙逆歷史潮流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大韓帝國。

03

一九零四年日俄戰爭以俄國戰敗結束,日本再次控制了朝鮮本土,清除了朝鮮的俄國勢力,一九零五年日本內閣通過了《乙巳條約》徹底的控制了大韓帝國的內政,外交,軍事。大韓帝國已經成了日本的傀儡。

到了一九一零年,日本人乾脆連牌坊都不要了,直接搞了一個《日韓合併條約》厚顏無恥的規定朝鮮半島主權永久轉讓給了日本。

朝鮮君臣無力反抗,只能束手無策,做亡國奴。最終這短命而又滑稽的大韓帝國在八月二十九日被日本亡國。朝鮮人後來把這個事件稱為“庚戍國恥”,每年的八月二十九日都會舉行大型的哀悼儀式。

大韓帝國的白日夢越自卑便越顯擺,實則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朝鮮妄圖透過換名改命的幼稚想法最終還是沒有改變國運,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在一九四八年朝鮮分裂之後的南朝鮮竟然沿用了大韓這個名字。透過這些年韓國人四處申遺的做法,我們可以深剖析這其實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透過一種譁眾取寵的方式,巧智唬人。

越自卑便越顯擺,實則心比天高,命比紙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