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居功至偉,為何孫權僅追封其兄為王,而司馬炎卻尊其伯父為帝

公元229年,蟄伏了多年的江東霸主孫權終於稱帝。稱帝后,孫權分別追封了兩位江東政權的奠基人,一位是他的父親孫堅為始祖武烈皇帝,一位是他的亡兄孫策為長沙桓王。而晉武帝司馬炎在完成禪讓稱帝之後,不僅追封其父、祖為帝,更是追封其伯父司馬師為世宗景皇帝。相比之下,司馬炎貌似比孫權慷慨許多。然而,這一切僅僅是個人的“大方”與否能夠解釋的嗎?

首先要說的是,追封皇帝這種國家級重大事件,是多方面綜合考慮而決策之。在世帝王的個人因素是起到一定作用,但絕非“任性”而為之,因為古代人對“名分”是十分看重的,而皇帝“名分”更是至高無上。擁有皇帝“名分”的人,哪怕是個作古之人,也極可能會影響到封建帝國的發展走向。所以說,能否追封一個人為皇帝,要出於以下幾個大方面考慮而決策:

同樣居功至偉,為何孫權僅追封其兄為王,而司馬炎卻尊其伯父為帝

上圖_ 東吳版圖

血統與倫理

我國封建帝國是典型的“家天下”統治模式國家,因此擁有絕對權力與國家象徵的帝王,血統上必須得符合“體檢要求”,否則天下不就隨隨便便就成了別人家的了嗎?至於倫理,就是被追封之人在家族中的地位。極重的家族意識,乃中華文化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此人的家族地位,也是其能否獲得追封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孫堅、司馬昭等人乃皇帝之父、祖,家族地位毋庸置疑,絕對有高資格獲得追封。而孫策以及司馬師也同樣具有較高的家族地位,那就是“嫡長子”。

換句話說,從血統和家族倫理角度來看,孫策與司馬師二人都同樣具備追封的資格。

同樣居功至偉,為何孫權僅追封其兄為王,而司馬炎卻尊其伯父為帝

上圖_ 孫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

功績

正所謂“無功不受祿”。即便有純正的血統,擁有嫡長子這般顯赫的家族地位,只要不是在世皇帝的父、祖,能被追封依舊亦絕非易事。這就需要另一個必要條件,就是生平之功績,尤其是為王朝締造所立下的功績。

在父親英年早逝,全家老小生死難料的危險境地下,孫策靈活利用各方資源,在短短的五、六年時間,就在江東打下了大片家業。作為江東集團的奠基人和首任領導人,孫策絕對擁有被追封為帝的資格。

而司馬師雖然不同於孫策的近乎白手起家,他確實是“站在”其父司馬懿奠基的平臺之上。較高的起點,確實給了司馬師獲得了成功的先機。但是,在司馬家族與曹魏集團的長期政治博弈與角逐之中,司馬師一直都是司馬懿身邊最得力的助手。尤其是在事關司馬家族生死的“高平陵事變”以及後來平定“淮南三叛”之“二叛”,司馬師都是擔負重任而力挽狂瀾,甚至丟了性命。可以說,司馬師為司馬家族達成最後的榮耀,可謂是居功至偉。因此,司馬師也不負追封為帝的榮耀。

上圖_ 司馬師(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

政治影響與目的

既然孫策與司馬師二人都具備追封為帝的資質,為何結果卻大相徑庭呢?這就與政治影響以及執政方針之不同,有很大關係了。

孫策與孫權雖是兄弟關係,但是二人年齡相差7歲。也就是說,江東集團最為艱難的創業初期,孫權幾乎沒什麼存在感。倘若孫權追封孫策為帝,就意味著孫權承認了孫策時期所創造之功績,與自己接盤後的建樹可以相提並論了。顯然,在孫權看來,兄長雖然創業艱辛,但是所取得的成就還不足以與自己相提並論。

反觀司馬師時期所創造的輝煌,大部分都有其弟司馬昭的一份功勞,可以說是“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結果。因此,司馬炎追封伯父為皇帝,並非僅是抬高伯父一人,更是為其父“臉上貼金”。

相對而言,追封伯父為帝,對於司馬炎沒什麼傷害,反而更有利於抬高自己的威望。而孫權追封孫策為帝,則對孫權比較“傷身”,恐有降低孫權江東權威的隱患。這是其一。

上圖_ 孫策開拓江東圖

其二,就是孫策時代的江東人物,在孫權稱帝之時,早已作古。從孫權接班到稱帝,時間過了近三十年。這期間,江東人物如大浪淘沙一般,換了一批又一批。而那些被“拍在沙灘上”的前朝人物,雖然在功績薄上有那麼一筆,但是當下跟著孫權打天下的這些人,絕對是不情願讓前朝人物搶佔風頭,這一點與孫權的政治需求正好切合。因此,孫權不追封孫策為帝,符合集團大部分成員的意願,也就是順理成章了。

而司馬炎稱帝之時,司馬師也就過世十餘年。司馬師時代留下老班底,此時不少仍是司馬氏政權的中流砥柱,司馬炎想要稱帝並坐穩皇位,這些老人必須加以籠絡,因此透過追封伯父為皇帝,就等同於承認這些人為司馬氏政權做出的突出貢獻,給予他們渴求的政治資本,從而得到這些人的有力支援。

所以,無論是孫權的“不追封”還是司馬炎的“追封”,都是籠絡人心的政治策略與手段罷了。

上圖_ 司馬炎(236年-290年)

其三,就是吳、晉兩國的統治方針不同。孫吳政權從建立直到滅亡,始終處於天下紛爭的狀態之中,所以孫吳集團的人心所向事關重大。如何讓上上下下一致對外,又要維持君主的絕對權威,這對於孫權來說,是一個即重要又不好操作的難題。所以,孫權一方面重用並監視江左士族集團,一方面又積極打壓宗室勢力,避免其另起爐灶,營私結黨。而其中其兄孫策之子孫紹,更是孫權重點打擊物件,就連孫策的王爵,孫紹都沒能承襲,可見孫權防微杜漸之程度。

但實際情況是,無論孫權如何抑制與打擊宗室,儲位之爭還是在發生了。面對宗室與士族聯合的黨派之爭,老邁的孫權採用了最為殘忍的解決方法,廢太子、殺魯王和逼死老臣陸遜。孫權對於黨派之爭的痛恨,可見一斑。

上圖_ 孫權題跋像

而西晉政權所處於的時代狀況和孫吳不盡相同。在司馬炎正式取代曹魏稱帝之時,蜀漢與孫吳已經呈現強弩之末之勢,歸於一統只是時間問題。而在西晉完成一統之後,司馬炎的統治方針之一,就是軍事上大膽依靠宗室而遏制地方士族,尤其是三國時期遺留下來忠於前朝的勢力。在重用宗室的大前提下,司馬炎更是分封了很多旁系宗室子弟為王,鎮守一方,如此追封伯父為帝也就不足為奇了。

事實證明,軍事上重用宗室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錯誤。西晉政權,就這麼在“自家人”的紛爭中而匆匆落幕。

上圖_ 西晉版圖

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時代,帝王的決策大多是政治需要的結果,尤其是那些開國之君們。他們之所以能夠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能夠用理智代替情感去思考與決策。只可惜,這種決策的正確性,能夠維持的時間有多長,很多時候只能取決於繼承者們有沒有及時止損的能力了。但可悲的是,“及時止損”這種能力,是稀缺之物,並非人人具備之。

作者:王金百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三國志》 (晉)陳壽/著

〔2〕《晉書》 (唐)房玄齡等人/著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