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豪大清的一件"怪事"!

李書豪大清的一件"怪事"!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這一年的蘇州城發生了一件事。

蘇州這個地方,天下無人不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風景如畫,魚米之鄉,還帶包郵。生活在蘇州的人可以說是很幸福了。

可是這一天,蘇州下面的長洲縣縣衙外,圍滿了吃瓜群眾。出乎意料的是,大家竟然不是來跳廣場舞的,而是來聲援一位平民。

這位平民,名叫顧堯年。在縣衙大門外,顧堯年雙膝跪地,似乎有話想對官府說。

為了證明自己是良民,絕沒有偷襲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想法,顧堯年只穿了一件薄衣,還把自己的雙手綁在背後。顧堯年身上沒有攜帶任何危險物品,包括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物品,以及三星手機。

顧堯年把自己弄成這副樣子,他到底有什麼話想對官府說呢?

歷朝歷代,蘇州城都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除了今天,蘇州什麼時候都是國家一線城市。經濟發達,人口繁茂,人民生活富足。

然而這一年,蘇州城卻遭遇了罕見的麻煩:糧食產量不足。天下糧倉糧食不足,聽起來相當於龍王廟停水的感覺。

蘇州城人口幾百萬,對糧食需求巨大,缺糧是直接危及百姓生存的事情,可以說是頭等大事。然而這個時候,蘇州的米商卻和官府勾結,不允許外地的糧食運進蘇州賣,只准自己賣。為了讓百姓信服,官府釋出了通告說外面的大米有毒,如果不想被毒死,只能吃我們的。

同時呢,他們再肆意抬高糧價。畢竟這是謀取暴利的好機會,米商和官府都能大撈一筆。蘇州百姓的存亡並不是他們關心的,因為他們的官位是上級給的,不是百姓給的。

最恐怖的時候,蘇州的米價一天之內連漲幾次,老百姓們真的連飯都吃不起了。

顧堯年就是這無數饑民中的一員。為什麼這麼多人餓肚子,只有顧堯年站出來了呢?可能是他餓得實在受不了了,或者是他比較有勇氣,願意為民請命,我們不得而知,但總之顧堯年站了出來,跪在官府門前,希望政府能控制糧價,給百姓一條活路。

顧堯年在身上貼了一張紙,上面寫著八個大字:無錢買米,窮人難過。

這是顧堯年的訴求,也是全體蘇州百姓的訴求。並不是每個蘇州百姓都敢第一個站出來,但當他們看到顧堯年隻身一人站出來時,他們全都來到官府聲援顧堯年。

長洲縣的知縣叫鄭時慶,此刻他正坐在衙門裡,有人來彙報了這件事。鄭時慶知道後,脫口而出一句話:把他給我抓起來!

來彙報的小差吏其實也對顧堯年心生同情,於是問道:為什麼這就要逮捕他?

鄭時慶說:區區草民,竟敢在官府門前示威,背後必有反清勢力的支援。圍觀群眾都不明真相,如此輕易就被煽動,可見此人背後勢力之大。速速抓來,嚴刑拷打!

於是官府立刻出兵,把顧堯年抓進了縣衙。為了防止圍觀群眾暴動,縣衙還派出一支防暴大隊阻擋在縣衙門口。

顧堯年被抓進了縣衙。鄭時慶問:老實交代,你到底有什麼目的?

顧堯年哭著說:大人冤枉,城內糧價太高,草民一家已經沒法活下去了,希望大人能為民做主啊!

鄭時慶大怒:還敢胡說!你到底受了什麼人的指使?把背後的反清勢力交代出來!

顧堯年說:我不認識外面的人,支援我的只有全蘇州的百姓啊。

鄭時慶大怒:此等刁民,來人啊,給我打!

此時,縣衙門外的圍觀群眾聽說顧堯年受到了殘忍對待,群情激憤,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怒火,開始衝擊縣衙。但是,百姓們畢竟手無寸鐵,無法和全副武裝的官兵抗衡。百姓被鎮壓下來,其中39人被逮捕。

就在這一片混亂中,顧堯年被他的兩個朋友救了出來,速度逃離了官府。

官府的很多地方都受到了憤怒的百姓的衝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但那塊掛在頭頂上的牌匾安然無恙,上面仍然寫著“明鏡高懸”。

鄭時慶認為,此人背後絕對有反清勢力,於是立刻寫信上報乾隆,六百里加急快遞送往皇宮。

乾隆看到這封信是什麼反應呢?史書記載,乾隆看到顧堯年說的那些話後,反應並沒有很大,但是當他看到蘇州百姓聚眾聲援顧堯年時,大為惱火。

乾隆認為,有刁民敢來上訪,已經是大罪了,竟然還有無數人跟在後面聲援,與官府做對。這種事如果不震懾一下,以後豈不亂套了?

馬上,乾隆回了一句話:刁民聚眾抗官,這是最破壞法紀的事情,近日聚眾案件太多,我命令,以後再有刁民聚眾鬧事,立即正法。

而對顧堯年的處理辦法,乾隆毫不留情寫下一句話:“立即杖斃,以儆效尤,斷不可輕縱。”

這是史書原文。

“杖斃”是書面語,翻譯過來就是直接打死。

長洲知縣鄭時慶接到乾隆的聖旨,當然要好好遵守了。於是馬上帶人全城搜捕顧堯年。顧堯年最終還是沒有逃掉,再次被抓走了。連帶被抓走的,還有當時救他出來的那兩位朋友。

到了行刑的日子,顧堯年和他兩個朋友被押到刑場。蘇州的百姓放聲痛哭,為顧堯年喊冤,但這時已經沒人救得了他了。在刑場上,劊子手們用板子把他們活生生打死。

長洲官府專門組織了一幫人,要他們在顧堯年捱打時大聲叫好,以此來帶動不明真相的群眾,來展示政府的正義,並且在民間抹黑顧堯年,說他受到外面反清勢力的支援,煽動群眾對抗自己的國家,破壞蘇州的穩定,讓他名聲變臭。

有些百姓並不知道被打死的人是誰,但他們只相信官府的話,所以他們都認為顧堯年是個地痞流氓,影響了他們的穩定生活,該死。這些人非常討厭顧堯年,私底下喝酒聊天時常常指責說:顧堯年不喜歡蘇州,可以去別的地方啊,為什麼非要呆在我們這?

也有人說:顧堯年一點也不體諒官府的難處,他從不想想他到底為國家做了什麼,只會抱怨社會。

還有一部分百姓,本來是支援顧堯年的,但是官府對他們說,如果每個人都像顧堯年這樣做,大清一定會陷入混亂和分裂,你們是想要現在的穩定生活,還是要混亂和分裂?聽到了這樣的解釋,這些人也很快就開始反對顧堯年了。

還有一部分百姓,從始至終堅定支援顧堯年,這些人裡面帶頭的一些人被官府抓了,有的從此就消失了,不知道去哪裡了,後來其他人也就不再提這件事了。

而這件事最大的贏家就是長洲知縣鄭時慶了。因為和米商勾結,鄭時慶本來就大撈了一筆,這回又因鎮壓有功,受到了表彰,官升一級,可謂名利雙收,享盡榮華富貴。

這件事發生在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距離現在已經270多年了。

本文轉載自網路

作者:李書豪(知名時評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