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幅對聯,上聯一字不差照抄下聯,卻流傳至今

明朝一幅對聯,上聯一字不差照抄下聯,卻流傳至今

九華山釣魚臺上有一副對聯:“來到半山坐一坐,再行五里天上天。”中國歷史中,從來不缺乏文人墨客。而文人墨客們似乎都得學會一個基礎學問,那就是會做對聯。直到現在,對聯的傳統一直也沒有被取締。

明朝一幅對聯,上聯一字不差照抄下聯,卻流傳至今

在過春節時,家家戶戶也會貼上春聯。這不僅是為了討一個好彩頭,更重要的是國人想要傳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對聯在我國曆史文化中,已經有了很深厚的底蘊。公元934年到公元966年是五代時期,後蜀就是當時的一個國家。

這是在唐朝和宋朝之間,五代十國國的期間內,誕生了一個小政權。而後蜀當時有一位執權者,名字叫做孟昶。這位君主就非常喜歡作對聯,並且至此之後中國人就養成了一個喜歡對對聯的習慣。而在五代十國之前,人們對對聯,只是小說中的橋段罷了。

明朝一幅對聯,上聯一字不差照抄下聯,卻流傳至今

2003年,我國出土了明朝時期的一幅十字架對聯。從這一出土文物資料中,大家可以得知,在明朝時期,我國人民對對聯已經成為了社會習俗。在市井生活中,對對聯的景象已經成為了常態。而在人們去世之後,把對聯作為陪葬品帶入另一個世界,也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

可見,對聯對於人們的生活而言,不僅是一種娛樂作用,而且也是一種文化傳承。 對對聯需要講究的事情其實有很多,當對聯和禮儀掛鉤之後就格外需要講究了。比如說春節時候掛的對聯,叫做春聯。辦喪事的時候,所用到的對聯叫做輓聯。

明朝一幅對聯,上聯一字不差照抄下聯,卻流傳至今

慶祝喜事的對聯,叫做慶聯。後蜀時期的對聯不需要押韻,只是講兩句話就成了對聯。但是後來加入了七言律詩的對仗和對偶句式之後,慢慢就需要講究押韻了。然而在我國曆史當中,被稱之為是最奇特的一副對聯,上聯和下聯一字不差,但是意思卻南轅北轍。

明朝一幅對聯,上聯一字不差照抄下聯,卻流傳至今

這幅對聯是:“好讀書不好讀書”和“好讀書不好讀書”。這幅對聯的精巧之處就在於這個好字,因為好的讀音有很多種,意思也不一樣。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意思在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不一樣的見解。

明朝一幅對聯,上聯一字不差照抄下聯,卻流傳至今

而這副對聯的作者叫做徐渭,在公元1593年,潦倒一生的徐渭因病去世。而徐渭留下來的這幅對聯,也成為了後人眼中最奇葩的對聯,意境非常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