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假如是主觀的,讀史還有什麼意義!

在甲骨文中,“史”,下半部分是一隻手,上半部分是一個“中”字,意為“執中”。這個字形就形象地概括了歷史的要義:客觀記錄所發生的事件。問題是,有客觀就有主觀,客觀是相對的,主觀才是絕對的,是人都脫離不了主觀的束縛,那麼歷史到底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呢?

歷史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假如是主觀的,讀史還有什麼意義!

借用《道德經》開篇語: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和名存在於萬物,至於它是什麼東西不能說,所有說出來得“道”,言出來的“名”,都已經不是真正的“道”和“名”了。

歷史同樣如此,每一個事件都是客觀存在的,但是經人記錄下來的歷史,哪怕是錄影機攝錄下來的歷史,又變成主觀的了,嚴格來講它已經不是真實的歷史了!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歷史呢?筆者結合個人讀史的感受,與大家分享。對待歷史客觀性和主觀性的基本態度

主觀性和客觀性,就像人手的正反兩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對立統一的政體,永不可分割。

歷史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假如是主觀的,讀史還有什麼意義!

1。歷史事件存在的客觀性要尊重

嚴格來講,就不存在完全客觀的歷史,哪怕是“不走樣”的影像資料,因為影像也是由人記錄和剪輯的,選攝錄素材和剪輯儲存,就是主觀加工。

即便時光倒流,讓歷史在我們面前重新展現,我們看到的也是“主觀歷史”,因為我們會根據自己的認知,對客觀的歷史有“選擇性”地保留在記憶中,這也是主觀加工過程。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否認歷史“客觀”的存在,對歷史的研究探討,就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恢復“客觀”的過程。我們對待歷史的第一個態度,就是要尊重歷史的客觀事實,雖然這個客觀只是相對的。

那麼我們就必須以史料記載的基本“事實”為出發點,不能因為絕對客觀的不存在,就懷疑一切,否則就會墮落為“虛偽主義”。

歷史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假如是主觀的,讀史還有什麼意義!

比如我們研究漢使,你總不能否認西漢十一帝的存在吧?你也不能否認劉邦推翻秦朝、打敗項羽的基本事實吧?你也不能否認漢武帝對匈戰爭的歷程吧?無論司馬遷有多不靠譜,史料的基本態還是要尊重的。

2。史料記載的主觀性要仔細辨析

新文化運動時,中國出現過一個“疑古派”,以胡適、顧頡剛和錢玄同為代表,撰寫了一本《古史辨》,全文三百多萬字。請注意,“疑古”跟某些人常掛在嘴邊的“翻案”不一樣,“疑古”是對客觀事件的質疑,“翻案”則是主觀立場糾纏,往往帶有目的性和情緒化。

“疑古派”表面上看,做的是改變客觀事實,但其研究依據,卻是從主觀性推導為出發點。

這項工作很有意義,我們發現兩種極端,一種是對基本事實胡亂質疑,另一種就是盲從,史書怎麼寫怎麼信,不會加以辨析。

歷史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假如是主觀的,讀史還有什麼意義!

比如《史記》中的大英雄項羽,明顯是被美化的形象,竟然被很多人視為偶像,還不斷探討,假如如何如何,項羽就能替代劉邦。又比如光武帝劉秀,史書中說他是標準的儒生,很多人不加辨析,沒把握住他豪強的本質,產生誤讀。

史書中需要質疑,甚至可完全推翻的地方很多,盲從泥古,就失去了讀史的意義。

3。拋棄“客觀”的執念,和“主觀”的情緒

如果一個人,堅定地固執於所謂的“客觀事實”,拿史書當真理,不容許自己和別人懷疑。這樣的人就不要讀史書了,不會對你有任何幫助,只會讓你更偏激。

第二種情形的人也大可不必讀史:陷於主觀情緒。這種人有點可怕,往往對別人形成傷害。他們通常以道德大帽子,審判理性的學術問題。比如動不動搬出“翻案”之類的詞,很討厭!

歷史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假如是主觀的,讀史還有什麼意義!

都說讀史可以明智,可是有多少人真正從歷史中明智了?掌握不好讀書的方法,史書就成了

故事會”,甚至熱衷於野史趣聞,花邊訊息,那東西漲的肯定不是“智”。

筆者將十幾年讀史經驗,與大家分享。

1。謹慎相信,多留心眼

初次接觸一段陌生歷史,筆者第一個態度就是選擇“相信”,忠實地跟隨作者思路,縷清歷史線索,包括人物生平、關係、履歷,以及重大事件。這就是對基本“客觀”的尊重。

歷史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假如是主觀的,讀史還有什麼意義!

但是不能“缺心眼”,作者有可愛的地方,也有可恨的地方,不能全信,要在某些看不懂的地方做上標記,多問幾個為什麼。這些問號,就是你開啟從“客觀”承認,到“主觀”審視的鑰匙,也是“明智”的不二法門。

比如,《後漢書》記載鄧奉謀反,說原因是吳漢屠城,引起鄧奉不滿。可是吳漢做得再不地道,鄧奉可以向劉秀告狀,造反針對的不是吳漢而是劉秀,史書這個解釋說不通。

當產生這個疑問後,讀史就變得很有意思。我開始有目的地將相關人物的事件、相互關係、利益衝突等等,放在一起研究,最後判定:鄧奉謀反就是針對劉秀,原因就是幾個月前冊封皇后留下的後遺症。

此後,我將這個研究過程,寫成一篇文章,獲得了非常好的閱讀量和互動。

歷史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假如是主觀的,讀史還有什麼意義!

2。擺脫情緒化主觀

讀書需要代入感,但是過於強烈的代入感,反而會讓自己陷於情緒化,失去對客觀的“執中”。

比如喜歡一個人,就把他想象成神,使勁“強迫自己”給他貼金,不喜歡一個人就踩到底,想方設法給他找加“黑注”,這些都是要不得的。

一定要把自己當第三者,冷眼旁觀,該喝彩喝彩,該扇嘴巴扇嘴巴,反正他也不能跳出來跟你打架。請記住一點,最可愛的人一定不是神,而是人,最可恨的一定不是鬼,還是人。是人就有血有肉,有令人欽服的地方,也有讓人不敢苟同的地方。

歷史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假如是主觀的,讀史還有什麼意義!

史書不是客觀的,讀書的人需要客觀的態度!

3。把握歷史環境

歷史是客觀環境下的事件,離開客觀環境,很多人和事我們可能無法理解,或者會發生嚴重偏移。所以,我們不能把今天的環境,強加到當時的事件上去。

這一點太重要了!很多歷史客觀的扭曲,就來自於環境的約束。比如,史作者的身份和立場,就暗含了環境因素的束縛,他們往往站在士族階級的立場,和維護本朝統治立場,對歷史事件和人物進行主觀加工。

這一條几乎是史書的通病,沒辦法,環境的因素誰也擺脫不了,有些事故意而為之,有些就是他本人的理念,假如你在當時,拿槍頂在他頭上,他也會這麼寫。

歷史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假如是主觀的,讀史還有什麼意義!

比如王莽,我認為王莽至少是六四開的人物,正面佔六成。但為什麼在歷史上聲名狼藉,因為班固是東漢人,必須維護漢統,他又是儒生,站在維護皇權的立場,所以,必須徹底踩垮王莽。

所以,讀歷史第一個要清晰的就是歷史環境,及當時環境下的基本特徵。

4。博覽群書,審慎思考

因為歷史不能重演,所以所謂的探究歷史真相,其實是永遠做不到的事,我們只能窮盡可能的分析結論,加以甄別,推斷最可能接近事實的“客觀”。

因而博覽群書很重要,對相關事件和人物,把別人的觀點拿過來對照分析。

歷史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假如是主觀的,讀史還有什麼意義!

5。建立自己的歷史觀

讀史的最高境界就是形成自己的歷史觀,這是“明智”的必由之路。歷史觀的形成,其實就是個人價值觀的模式固化,雖有弊端,但是更容易形成個人鮮明的特色,也更容易汲取歷史的養分。

這一點,筆者尚處於起步階段,不敢多言。擺脫主客觀糾纏,把握精髓為我所用

筆者對讀史的目的,歸結為兩句話:

汲取先人營養,滋潤後世之根。

也就是說,對歷史“客觀”的探討並不是本質,我們所追求的是探討過程中,能獲得什麼樣的營養價值。

歷史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假如是主觀的,讀史還有什麼意義!

這就是讀史的另一個層次,基於主觀和客觀的探析,著眼點卻放在了個人的自我錘鍊!

史學家眼中的歷史,和歷史愛好者眼中的歷史,以及非歷史愛好者眼中的歷史,都是不一樣的,態度也是迥然不同。有人關注故事,有人關注代入感,有人把自己當作歷史海灘邊的拾貝者。

因而結果就是,有人認為歷史就是毫無意義的消遣品,有人把歷史當作個人的感情寄託,有人則把它當作自己的加油站。這種差異,跟歷史的主觀或客觀無關,完全取決於個人“主觀判斷”。

筆者認為,歷史本身是客觀的,但是我們每個人心目中的歷史是主觀的,而且必須是主觀的。因而歷史於讀者而言,是“千人千史”,而不是“萬人一史”,它的終極價值就在於滋潤後人的根系。

歷史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假如是主觀的,讀史還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