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戰國時代白起坑殺趙軍40萬,那時候一個諸侯國有40萬軍隊嗎

晉文公,是繼齊桓公之後的第二位霸主。能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其文治武功方面自然是令其他諸侯望塵莫及。那他晉級霸主的城濮之戰,動用了多少士兵呢?

楚方:四萬二千餘人;晉方:三萬兩千五百人。

說戰國時代白起坑殺趙軍40萬,那時候一個諸侯國有40萬軍隊嗎

這場戰鬥發生於公元前632年,算是到了春秋中期了,加起來也不過七萬五千人。更關鍵的是,這不僅僅是晉楚兩國兵馬,這是兩個集團的對決,當時能參戰的諸侯基本都去了,說是舉國之力也不算為過。

再看看兩百四十年之後計程車兵數量對比:

公元前293年,伊闕之戰,斬首魏韓聯軍二十四萬;

公元前273年,華陽之戰,斬首魏軍十三萬;

公元前262年,長平之戰,秦軍出兵六十萬,趙國四十五萬

問題來了,各國軍隊數量為何急劇增長呢?

一、兵員集中

春秋到戰國,諸侯整天打來打去的,是一個大魚吃小魚的過程。春秋初期,諸侯林立,每個諸侯國都有自己的兵馬,到了戰國時期,當年那些吃小魚的魚,已經長大了,能左右時局的,也就是那七雄了,地盤大了,所需士兵數量也必然增加,即便是不增員,所兼併的這些小的諸侯國計程車兵加起來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二、“閒人”增加

這裡的“閒人”,不是指遊手好閒的人,而是那些不用從事稼穡就能活著的人。閒人的增多,必然是社會生產力提高的結果,也就是說,戰國末期和春秋初期,社會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點我們其實可以從賦稅上就能看出來。

《孟子·滕文公上》:“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

也就是說,春秋初期,稅負是百分之十一,而且那個時候基本是用糧食做稅金。如果畝產一百斤的話,繳納11斤糧食就可以了,想想看,這個比例真是低啊,那個時候的奴隸還是挺幸福的,交點公糧就行了,還不用上戰場。

說戰國時代白起坑殺趙軍40萬,那時候一個諸侯國有40萬軍隊嗎

幾百年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渠就,用注填閼(淤)之水,溉舄[xì戲]滷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

鄭國渠修好後,關中平原那片鹽鹼地居然變成了沃野!一鐘的重量,換算成今天的單位,就是八百斤!

在我們的印象中,兩千多年前,畝產也就兩三百斤的樣子吧,但沒想到人家秦國做到了八百斤,這個數字怕是幾十年前我們都達不到,活該秦國兼併天下。

如果還是按照十一這個數字徵稅的話,怕是沒人去打架了,整天擺弄那片田產,就足以過上優渥的生活了,加稅勢在必行,這樣才能分出更多的人幹別的活兒,比如從軍。

三、兵源擴大

在春秋初期,諸侯間的戰鬥類似於“單挑”。我們在看古代戰爭劇的時候,兩軍疆場相遇,先是雙方帶頭大哥比劃一陣子,然後開始混戰。

說戰國時代白起坑殺趙軍40萬,那時候一個諸侯國有40萬軍隊嗎

實際上這是從周代演變過來的“軍禮”,那個時候,你把人家打敗了,就要開始計數了,如果對方跑出五十步開外,你笑笑也就算了,千萬不能追殺,畢竟,這事兒犯規,點到為止。

彼時,奴隸還沒資格上戰場,頂多就是做點後勤工作,你給奴隸發放武器,萬一他們“倒戈”,那就不好了,商紂王驅使奴隸對抗周武王,奴隸們轉身就殺奔自己來了,血淋淋的例子,大家都怕呀。

但是,後來就有人破壞規矩了,泓水之戰,宋襄公舉著“仁義”的大旗,被楚軍打了個稀爛,自己也重傷而亡,顯然,這規則已經不行了,有人開始不講理,用拳頭說話了。

這個時候怎麼辦呢?貴族畢竟有限,他們戰場丟命,那豈不是便宜奴隸了?於是玩法也跟著變了,各個諸侯國廢掉奴隸制,大家都是國民了,保家衛國人人有責。

說戰國時代白起坑殺趙軍40萬,那時候一個諸侯國有40萬軍隊嗎

到這裡,兵源的口子徹底被開啟,各國抽丁比例不一,大致在十抽一到五抽一之間。比如秦國兼併六國前夕,大概是六抽一,王翦調走六十萬滅楚,此外還有二十萬駐守九原,藍田大營尚存十萬作為機動力量。

結束語

應該說,兵員數量的增多,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社會變遷、規則更替的綜合影響的結果,其實,春秋戰國幾百年,天下早就厭戰了,兼併諸侯成為各國的目標,增加兵員便成為必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