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為何認為當時天下最缺公平正義,墨家理論體系有哪些發光之處

公平與正義彷彿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在現在的社會也是多有討論,很多人都認為,

換句話來講,當今的社會並不公平,也沒有相對的正義,那麼,社會出現了病態,生存在這個社會上的所有人,就都會受到這種社會環境的影響,從而引發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引發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利益衝突,最終導致戰爭。

實際上,不僅是現在的社會有這個問題,或者說,不僅是現代的人們認識到了公平與正義的問題,

墨家是一個相對來講比較草根的學派,它與儒家、道家這些學派不同,其思考問題的方式幾乎是站在平民的角度上的,而恰恰在2000年前的中國,平民與其他階層之間並不存在著利益上的對等,甚至在生存方面也有諸多的不公平,王公貴族與平民百姓兩個不同階層之間的生活環境有著極大的差距。

而之所以會有這一差距的產生,墨子認為,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社會缺失了公平和正義。所以,在墨子以及墨家的許多主張和行動當中,基本都以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為根源和目標,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墨子在當時社會的具體行動。舉一個比較鮮明的例子,當時南方強大的楚國準備攻打宋國,因為當時魯國著名的工匠“公輸盤”為楚國建造了一種攻城的器械,名為雲梯,楚國則想借雲梯之勢一舉佔領宋國。

墨子聽說之後,便立刻動身前往楚國面見了公輸盤,雙方從言語到實戰進行了諸多回合的較量,最終,公輸盤技窮,楚國也放棄了攻打宋國。

但問題是,當墨子成功營救了宋國準備回家的時候,路途中遇到了大雨,墨子想要進宋國的城池避雨,但是宋國的守城者並不允許墨子進入,可見,墨子並不是宋國的大夫,宋國人也不認識他。

換句話來講,墨子與宋國本身是毫不相關的兩者,墨子並沒有義務冒著生命危險前往楚國去勸說楚王,但是墨子依舊管了這件閒事,為什麼呢?

墨子為何認為當時天下最缺公平正義,墨家理論體系有哪些發光之處

在墨子的思想裡,如果一個人溜進了別人的果園裡偷桃竊李,那麼,大家都會指責他的行為不對,官府也會追究他的責任,因為這個人不勞而獲,損人利己。

同樣的,如果偷雞摸狗,那麼,受到的懲罰就會更重,而如果一個人殺人放火,那麼就是罪大惡極,這些行為都要透過危害的輕重來進行相對的量刑,如此推而廣之,殺一個人就是一重罪,殺十個人就是十重罪,殺一百個人,那就是一百重罪,這應當是整個天下最為合理的量刑方式,也是墨子認為合適的行為方法。

可在當時的天下,人殺一個人有罪,可是,在戰爭中,殺一萬個人卻是無罪,不僅無罪,這還可能被稱為英雄業績,叫做為國爭光,可是不管人殺人的目的是什麼?原因是什麼?戰爭的性質是什麼?人殺人本身就違背了社會法則。

也就是說,無論是一個人殺一個人也好,還是一個人殺一群人也好,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殺人也好,還是在戰場上殺人也好,這些都與打家劫舍沒有任何的區別,並不應該一個被稱為犯罪而另一個則被稱為功勞。

可是,春秋戰國期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不斷,強大的國家總是頻繁地對弱小的國家發動侵略戰爭,他們明爭明搶本身應該是一種無恥的行為,卻因為他們動用了國家的名義而變成了正義,並且他們還要將這種行為記錄下來,向子孫後代們炫耀,把這個稱為是一個國家的功勳。

與此同時,這些諸侯雖然以國家的名義在侵略其他弱小的國家,可他們卻不允許國內的平民百姓去攻打鄰居家,去搶奪其他人的糧食和財富,更不允許他們將這樣的行為記錄在冊,這公平嗎?顯然是不公平的。

所以,墨子認為,平民百姓自然不可以擅自去侵犯其他的人家,那麼,統領作為諸侯也不能擅自攻打其他的國家,因此,當楚國決定攻打宋國的時候,墨子是持反對態度的,所以即便墨子與宋國沒有任何關係,他對於宋國的生存沒有任何義務,但是依舊選擇長途跋涉去拯救宋國。

這樣的行為就是因為在墨子的思想裡,強國與弱國之間的戰爭,並不符合社會的公平正義,而公平與正義是墨子的畢生追求,也是墨家學派的核心價值觀。

墨子為何認為當時天下最缺公平正義,墨家理論體系有哪些發光之處

在他們看來,一個社會缺失了公平和正義,就會導致階級的不平等,就會導致整個社會的不平衡,如此必然會導致生存空間的缺失,那麼,想要拯救社會,想要維持社會的安定,首先要做的就是維護公平和正義,這也是墨子在當時總是選擇周遊列國遊說君王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說,只有大家都能夠同等的去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那麼,才會有公平和正義的可能。因為當人與人之間出現差別,那麼,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不再平等,既然不平等,那麼當兩個群體發生矛盾衝突的時候,人必然會傾盡於與自己更相關的人,那這個社會怎麼可能還存在正義呢?

所以,墨子堅定不移地高舉“兼愛”的旗幟,那這又是一種什麼思想呢?或許這也可以算作是一種社會主義思想。

墨子就像我們現在進行的社會主義一樣,他高度肯定勞動的價值和意義,認為人與動物之所以會有差距,

墨子為何認為當時天下最缺公平正義,墨家理論體系有哪些發光之處

但人卻不一樣,人是要依靠自己的力氣來進行生存的,不勞動就沒有食物,

但是在當時的天下里,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分配,並不是用本質的“勞動”來作為區分的,雖然,平民百姓佔據著當時人口的大多數,可是,他們佔有的社會資源確實很少,大部分的平民百姓甚至並不能解決溫飽問題。

但與之相對應的王公貴族卻不一樣,他們當中有絕大部分並不需要付出勞動,可過的卻是非富即貴的日子,也就是說,佔有社會資源和財富最多的人,往往是出力最少甚至完全不出力的人,這就是一種無故富貴,並且這種現象極其不合理。

因此,在墨子的方案當中,社會的分配製度和人事制度必然要進行改革,要要求人們做到自食其力,要求社會做到按勞分配,要求統治者各盡所能,也要求所有的社會崗位機會均等。

在這樣的體系當中,每個人都要勞動,都要做貢獻,當然,勞動也分為不同的很多種類,比如君王就去搞君王的政治,農民就去種農民的莊稼,這些都是勞動,而且要根據這些勞動所創造的不同價值來給予相應的報酬。

墨子為何認為當時天下最缺公平正義,墨家理論體系有哪些發光之處

與此同時,為了體現公平和正義,也應該保證所有人都能夠各盡所能,每個人都得到充分的發揮,因而不能夠讓農民去治理天下,也不應該讓君主去做紡織,同時也不能讓本來是農民的人就只去種莊稼,本來是領導階層的人哪怕沒有能力也去治理天下,即每個人都要在自己最能夠創造價值的崗位上才可以。

而做到了這些,整個社會其實就沒有了高低貴賤,無論是農民、商販還是工人,只要有能力就可以給予爵位,而那些王公貴族,如果沒有能力也就不能夠再身居高位。

那麼,人就不會在意最初的血脈問題而禁錮自身的發展了。實際上,在當時的天下,人們對於血脈是非常看重的,“投胎”的好壞基本上決定著一個人今後的生活,農民家的子孫幾乎不具有出人頭地的機會,而那些王公貴族的子孫卻可以憑藉著自身的血脈以及祖上的功勞而世代富貴。

可如果按照墨子的理論,這樣的情況就不會再出現了,人們都以自身的能力為標準,如果做不到就換人,

墨子為何認為當時天下最缺公平正義,墨家理論體系有哪些發光之處

只不過可惜的是,墨子的理論在當時的天下是沒有理論依據的,它與儒家的主張有著根本區別,儒家的主張有著切實的依據,那就是西周的整套社會制度,畢竟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就是主張克己復禮的人,他的理論體系自然也是建立在西周的政治基礎上提出來的。

而墨子的主張在那個時候卻是憑空想出來,沒有任何的社會現象可以當成是墨家主張的依據,他的改革方案說起來振振有詞,聽起來也頭頭是道,但是在此之前卻沒有人做過,在墨子的時代也沒有人願意去實施。

事實上,到了漢代的時候,人們選拔人才的方式,才漸漸地出現了舉孝廉,到了隋朝才有了科舉,這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發展過程,只能說,墨子的思想高度高於當時的人們太多,畢竟墨子的理論在今天這個社會是非常恰當,可墨子卻出生在了兩千多年之前,這是墨子的遺憾。

墨子為何認為當時天下最缺公平正義,墨家理論體系有哪些發光之處

春秋時代,人們都想爭霸中原,而到了戰國時代,更是變本加厲地明爭明搶,可是有哪個國家的人民生來有罪呢?有哪個國家的人民願意承受顛沛流離的戰爭之苦呢?想必沒有,而且在戰爭當中死傷更是不計其數。

可以說,戰爭就是以國家之名厲行的殺戮,本身就沒有公平正義可言。而墨子出生在這樣的年代裡自然會對社會的公平正義有著獨到的理解。

也正因如此,墨子才會為了維護公平和正義提出自身的理論體系,希望整個社會能夠按照人類的勞動和貢獻來進行資源分配,希望每一個接觸的人都能夠得到同等的愛護。

當然,墨子的理論體系是有弊端的,在當時那個年代裡,沒有人能夠為他提供依據,與此同時,墨子在肯定公平正義的時候,也對公平正義的要求太過於苛刻,他認為,社會需要按照勞動原則進行分配,那麼,勞動就是體現人們價值最為重要的方式。

因此,人們必須每時每刻都要進行勞動,甚至不能有任何的娛樂活動,也就是說,墨子在主張公平正義的同時,其實也忽略了人們對於幸福的期望,這也是墨子的體系無法進行推行的關鍵原因。

只不過歷史發展到今天,這樣的時代依舊沒有到來,但哪怕如此,這樣的希望也一直伴隨著人們進行發展。

而話說回來,墨子在兩千多年前就能夠認識到這一點,思想境界確實比我們現代人還要高出很多,這也是墨子留給我們最大的財富,值得我們後人一直去追尋,去探討,以為將來真正的公平正義時代的到來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