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裡的中國》:走進《史記》故事,瞭解華夏源頭

《典籍裡的中國》播出到第三期,終於迎來了家喻戶曉的古籍——《史記》。

相較於第一期《尚書》的佶屈聱牙和第二期《天工開物》的豐富而雜亂,《史記》以嚴格的文體範例、簡潔生動的語詞貫通了自炎黃開始的中華民族傳統而悠久的歷史。朝代更迭、文明演進的脈絡就這樣清晰地展現在了我們眼前。

當代讀書人撒貝南依舊是在一盞檯燈下打開了那部厚重的典籍,但與前兩期節目不同的是,《史記》的戲劇舞臺表演所呈現的內容故事性更加完整。

《史記》中所塑造出的英雄群像使得我們對《史記》的解讀更加多元。我們通讀《史記》已經不止於對司馬遷的生平進行品讀,更是對其中每個歷史人物、對史家精神傳承的學習,而最終的目的是要在精彩生動的歷史故事中追尋中華文明的血脈和根基。

從節目三期的編排來看,製作人可謂是用心良苦。每一期聚焦一個主題,關注一種題材,從不同的側面展現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和方向,但這其中則始終秉持著一箇中心——讓傳統文化走近觀眾、走近現實。

1、司馬遷與《史記》

司馬遷修史和《史記》的問世,在中國古代歷史和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可以稱得上是開天闢地的大事。

《典籍裡的中國》:走進《史記》故事,瞭解華夏源頭

從《史記》開始,中華文明的傳承有了一以貫之的史料記載,上古史的空白被填補,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得以佐證。而這既離不開司馬家的家學淵源,更離不開司馬遷本人堅韌不拔的意志。

西漢時期,當時的中國已經基本進入了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統時代。漢武帝的雄才偉略讓漢王朝呈現出了大國的雄渾與豪邁氣象。生長在長安城中司馬遷見證了王朝的繁榮,接受了當時最好的教育,也因此立下了遠大的志向。

“昔在顓頊,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司馬家自上古時代開始,便世代為天官,掌管歷史。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重回長安,看到了王朝興盛後決定要整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撰寫一部規模空前的鉅著。

《典籍裡的中國》:走進《史記》故事,瞭解華夏源頭

這部鉅著涉及政治、哲學、經濟等諸多方面,堪稱一部描繪社會發展的百科全書。司馬談深知修史決不會是一代之事,必須一直傳承下去,所以,在對這部“史書”定調後,司馬談將這個艱鉅的任務傳給了司馬遷,希望他繼承司馬家修史的精神、繼承先輩的宏志,真正實現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壯舉。

司馬遷就是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長大,一根“史官之筆”述往事、追來者,既寫出了世家大族、英雄人物的華彩篇章,也揭露了社會現實,張揚了庶民的勝利。

《史記》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表、八書、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這裡的“紀傳體”和“通史”是《史記》最重要的兩大特點。

司馬遷首創了以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透過視角的轉變使得歷史的多個側面能透過不同人物的描述展現出來,讓歷史變得更真實、更厚重,也由此奠定了後世史學最核心的“實錄”精神。

《典籍裡的中國》:走進《史記》故事,瞭解華夏源頭

可以說正是從司馬遷開始,《尚書》中所弘揚的史家精神復甦,歷史再也不是王侯將相的功勞簿,而是真正成為了社會的白皮書。

回過頭來追溯,我們不得不感慨於司馬遷的偉大,在生命遭到威脅之時,在人生困頓之際,他沒有讓史家精神腰斬,相反,他用自己不畏強權的勇氣和剛正不阿的氣度,讓史學精神有了更豐富的底蘊。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

《史記》不僅記載了一個個鮮活的歷史故事,也傳承了先賢即便身陷囹圄也毫不畏懼的鬥爭精神,這種根植在所有炎黃子孫心底的民族精神和家國情懷,藉由英雄人物表達,也藉由司馬遷傳頌。

《典籍裡的中國》:走進《史記》故事,瞭解華夏源頭

2、英雄人物的相逢

由於《史記》的“通史”性質,在本期的舞臺表演中,節目組以司馬遷的人生經歷為主線,串聯起了《史記》當中一個個精彩的歷史故事。在講述的過程中,黃帝、秦始皇、陳勝、吳廣、廉頗、張騫等悉數登場。幕布升起又落下,那些中華歷史上閃耀的群星就這樣在一個狹小的舞臺上實現了跨越千年的相逢。

節目剛開始時,許多觀眾耳熟能詳的故事就在當代讀書人撒貝南的講述中一一在舞臺上展現。以這樣的方式開場,既能使觀眾對史記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又能與觀眾產生共鳴,使觀眾從學生時代的語文課本移情到當下的戲劇舞臺。

而在完整的戲劇表演開始後,節目組以中青年司馬遷和老年司馬遷兩條故事線並行,透過兩位演員的表演呈現出了不同時期司馬遷的人物性格和人格魅力。

《典籍裡的中國》:走進《史記》故事,瞭解華夏源頭

以不同時間段司馬遷的變化展現出了世事更迭,這種以個人的成長見證歷史的興替的表演方式,使得歷史的品讀變得更有層次,也讓戲劇表演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幼年時的司馬遷在父親的諄諄教誨下立下了“當史官”的志向;青年時代的司馬遷拜別父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用腳丈量出了中國遼闊的疆域,也記載下了一個個塵封已久的歷史故事。

在遊學的過程中,青年司馬遷對於歷史感同身受,而作為旁觀者的老年司馬遷、撒貝南、以及我們,也在與歷史人物擦肩而過之時,同樣感受到了那種撲面而來的滄桑和厚重。

“在舜和禹身上看到美德;在越王勾踐身上學到隱忍;在孔子故里追慕先賢;在汨羅江畔感受屈原的家國情懷;在烏江之畔記取項羽的英勇也反思他的敗亡”。

《典籍裡的中國》:走進《史記》故事,瞭解華夏源頭

站在甬道的兩側,3000年來最偉大的人物從司馬遷的身邊一一走過,從滿頭烏髮到兩鬢斑白,青年時的鬥志昂揚漸漸變成了老年時的穩重隱忍。歲月的流逝、世事的變遷摧殘了司馬遷的身體,但卻在他的心裡燃起了不滅的火光。

人們常說,修史的人看透了世情,他們冷靜睿智、從容淡定,但在剝去歷史的外殼後,他們最終會在史書的字裡行間挖掘到真正觸及靈魂的東西,那是大勇,是一種興奮的狀態,是逆境中的奮發,是中華民族始終能重新崛起的底氣。

3、千年一拜,史家傳承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

《典籍裡的中國》:走進《史記》故事,瞭解華夏源頭

“三不朽”精神是中國古代文人對於人生理想和人生意義最理想化的追求。這裡的“立德”指的是樹立高尚的道德,“立功”指的是為國為民建立功勳,“立言”指的是提出有真知灼見的言論。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司馬遷毫無疑問做到了“立言”,並且在“立功”與“立德”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因此可以稱得上突破了命運的桎梏,實現了人生的價值。

而在完成“群賢盛會”後,撒貝南還帶領司馬遷縱觀了《史記》之後兩千年的歷史。司馬遷的外孫楊惲將《史記》公之於世,使《史記》得以流傳。

東漢史學家班彪和班固繼承了司馬遷修史的精神,寫下了《史記後傳》和《後漢書》;唐朝名臣魏徵編纂《隋書》讓歷史得以傳承;魯迅先生最後蓋棺定論,留下“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與司馬遷跨越千年成為了知己。一個個史學名家從司馬遷身邊走過,遠去的是背影,留下的是經典。

《典籍裡的中國》:走進《史記》故事,瞭解華夏源頭

當“二十四史”的書簡在大銀幕上一一展現時,我們能看到司馬遷的扮演者王學圻老師眼含熱淚,在這一刻,司馬遷與王學圻融為一體,千年之後,司馬遷走入了我們的歷史,他耗費畢生心血完成的典籍,刻畫的人物終於成為了我們的力量源泉、精神支柱。

史學家為何要秉筆直書?為的是引領人類向更深層次探索。史學精神傳承千年,是一種使命,更是一種擔當。述往事讓後人知道前人可歌可泣的事蹟,追來者為後世樹立標榜千秋的典範。

節目的最後,司馬遷緩緩地向歷史走去,而站在現代的撒貝南站在甬道的彼端,代表炎黃子孫向司馬遷獻上了“千年一拜”,“感謝先生,書寫青史,寫得精彩”。

《典籍裡的中國》:走進《史記》故事,瞭解華夏源頭

在漫長的歲月裡,在經歷了那段孤獨的、難熬的、屈辱的歲月後,看到了史學的傳承,看到了史家精神的復興,司馬遷終於實現了父親的願望,也沒有辜負當年那個立志成為史官的自己。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知史以觀成敗,鑑得失,明是非。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裡,我們唯有在典籍中,在史書中,才能找到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才能在思潮迭起的大環境下培養獨立之精神。